想咨询一下关于有人说类似南京大学梁莹教授在学术上造假、在教学上敷衍的人不在少数,你怎么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不用看,当下各行各业都是这样。自然环境破坏,精神环境也是非常糟糕
总体而言,目前职称评审的正面意义非常有限。附着在职称上的现实利益太多太多,以至于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弄得污浊不堪!然后再依靠这些表面耀眼实则肮脏的人去培养所谓的高级人才,真的笑死人了!更糟糕的,在这帮人传帮带的培养下,一批又一批更加肮脏的人才出炉并如法炮制,头顶更多的光环和帽子,占据各类资源与关键位置,于是就形成了一条闭环链。闭环链的各类专家自以为是、自娱自乐、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地伪造出一堆一堆的垃圾成果,并换来更多的利益和荣誉。可怜可悲可叹可恨!
梁莹被戳,想必最糟心的应该是她带的硕士生了
高效里面有兢兢业业,不以发论文为目标,尽心教书,对学生好,在学术上也有成就,但是这样的老师一般年纪大,在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幸运地买到了原始股,可以纯粹地工作,纯粹地热爱学术。
也有的买了原始股的老教师,已经达到了教授级别,人生目标已经达到,就开始混日子,糊弄糊弄就行,正常上课,对于所带硕博,不打不压也不管,延毕大旗随便扛。
很多年青老师就不是那么幸运,他们拿到的是蓝筹,不说上涨空间有限,价格也不便宜,高校的门槛越来越高,以前只要是985博士就可以进好的学校,现在,非出过国不要,即使进入好的高校,学术资源上也是有名望的前辈优先,而最新的课程也是由青年教师上,还要面对激烈的评优竞争。就我个人的观察,青年教师的才华大都优于混日子吃老本的老教师,但是待遇却相差很大。
那年青老师如何回本呢?他们大都经历了被老板压榨的硕博生涯,熟悉发文套路,学生上课本就不是他们最为重要的工作,发论文,发牛逼期刊的论文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只要不挂科,不上课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有怨言,何况梁莹还给他们打高分,谁会去较那个真呢?
高校当差,发论文就是硬实力,各有各的路子,只能说梁莹没有实力硬要赶着上,路子跑叉了。
文科嘛别太认真,认真起来,中国所有大学老师全部下岗,怎么办?
她太跳了,估计也得罪了不少人,而且删论文这件事也忒出格了。学术圈就是个利益共同体,一般来说外人也看不出道道,而且评价机制也是同行评议,如果不是圈内人搞她,相信普通民众也搞不清她是抄袭了谁的成果。所以总的来讲还是同行不容她了,才会被爆料出这些事情,至于她身上学术不端问题,确实许多人身上都有,可能有的人还更严重,但是套用一句老话就是这些事情是“民不告官不究”的,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部分学者都是比较低调内敛的,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南京大学梁莹教授造假一事最近持续发酵,国内各种媒体纷纷报道,迫于舆论压力,梁莹教授已从校网上撤下多篇论文,并已辞职。
一个年仅39岁的教授,前程远大,但该教授并不珍惜,多篇学术论文抄袭,上课不认真,玩手机,甚至让自己的学生代上,这样的教授难免学生们发难,一个人没有事业心责任心必然会自食其果!
学术界造假成风,论文抄袭泛滥成灾!国家已专门成立学术机构,加大对学术造假进行严厉打击!造假者的市场越来越小。
评价机制的原因。其实不管教学还是科研想做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入都是无止境的。但是怎么评价优劣呢?教学涉及到很多主观层面的东西似乎是很难量化评价的。科研也很难,但是还是能从基金 、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看个八九不离十的。数量容易数,质量就看发表的期刊的级别了。
在这种情况下,无止境的投入搞教学当然是非明智的了,因为很难出头。只要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差得离谱被学校抓就好了。所以在高校想评优升职称都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上。申请基金、写论文。而要想申请上基金,首先得有拿得出手的论文。高校教师那么多,人人都需要评职称,可是有质量有创新的论文哪是那么容易发的呢?人人都能创的新,恐怕也不叫创新了。
可是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没得选择,这就是你的生存之道。必须努力多发论文,发有质量的论文。学校这样评价老师,学校也是这样被评价的。没有论文,没有有质量的论文,你的处境就会很尴尬。极少部分天之骄子脱颖而出,大部分人被动平庸着,还有一部分就走了偏门。
沉稳风度
2022-11-07南京大学明星教授梁莹以这样的方式让广大网友记住了她,学术造假,教学敷衍,前者我们见得多了,或许已经不觉得特别吃惊,但教学敷衍,教学态度差,学生投诉教授上课玩手机,迟到,甚至还威胁学生等,这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教授也是老师,走上三尺讲台,就应当的责任和良知,就应当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教学不认真,敷衍,这是在误人子弟,而一位老师,误人子弟则是最大罪过,是缺乏师德的表现。
想一想,这两方面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是有关联的,真正对学生负责,认真上课,深受学生欢迎的教授,学术不端的现象是比较少的。
在功利的教育环境下,能静下心来搞科研的教授越来越少了,为了多出成果,多发论文,多外出搞讲座演讲,为了省下时间,教授抄袭论文,甚至剽窃自己带的研究生的论文等现象比比皆是,现在不仅南京大学,还有其他中国知名高等学府也暴出学术造假现象,某些教授也在忙着撤回论文,撤回就完事了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也太纵容这些教授了。严惩才能正风气,至少这样的教授,已经没有资格走进课堂,没有资格面对学生,没有老师资格。
监督机制到哪里去了呢?学术不端行为的泛滥,将大大损害中国大学的声誉,给社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若不实施严厉的监督惩罚机制,后果恐怕会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