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我国教授与副教授怎么评选?都有哪些大学拥有教授评审权?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本人目前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工作,对高校的教授和副教授评审有一些了解。
关于教授与副教授的评选对于有独立组织职称评聘工作的高校来说,教师系列(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和教育管理系列(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以及其他系列的评聘工作一般是同时进行的。每年职称评聘工作一般都由人事部门组织进行,此项工作开始时,各个学校的组织方式各不相同,但一般都会发布正式的学校文件,对各个级别的职称的申报条件和开展申报的方式及时间安排详细的规定,各类人员根据条件申报对应的职称。随着省级主管部门政策文件的变化和学校自身的改革,每年的申报条件或许会有变化,这也是每年老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职称评审条件
对于教授和副教授来说,每个高校的条件规定会有所不同,甚至因为学科和专业的差异,各高校规定的条件会有很大不同,有的高校规定评教授的条件非常高,而有的却一般,所以这也就造成在不同学校评教授副教授的难度差异,而社会上的教授副教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也有不同。具体的条件一般在高校网站上找不到,这部门文件一般不是公开的,可以告诉您的是,如果没有国家级项目,在省属高校评教授和副教授现在都是很难的,更别说各类核心论文了。
任职资格审核
申报教授和副教授的人员提交申报申请之后,人事部门或人事联合科研部门,会对申报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核,审核这些人员的条件是否符合文件所规定的最低要求。符合条件的自然进入下一阶段评审,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有的是因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申报了一下,有的则是对条件规定有异议,已经做好了去人事部门或科研部门大闹一场的准备,每年这样的事情都有。
科研和教学业绩量化
这个阶段每个学校可能会有所不同。据我所知,很多高校采取将各类科研业绩和教学业绩量化的方法,他们有一套换算体系,可以把各类业绩放入其中,最后每个人都有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就成为后面评审过程的重要报考。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发生,比较常见的是,并不是分数高就一定可以成功,分值第一都不一定。
学科组评审
通过任职资格审核的人员进入学科组评审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由每个学院组织,人事部门要求,各学院要按申报人员所在的学科组织专家对申报人员提交的各类材料进行评审,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有的会实行差额评选,最后会有一部分人通过不了学科组而止步于此,当然这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本校的职数限制,如果教授或副教授职数很多,也有可能全部通过学科组评选。
大评委会
通过了学科组评选,就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所谓的“大评委会”,这个委员会的委员一般由和学院院长和部分职能部门(主要包括教务处、科研处和研究生院等)的正职参加,而委员会主任则是校长。会议由校长主持,到了这个阶段的申报人员要进行述职,然后评委对参评人员的材料进行评审,并最终投票通过最终聘任人员,同样一般也实行差额投票的原则,但一般也同样会考虑职数要求。
对于教授和副教授的大评委会,还必须有校外专家参加,这些校外专家必须事先确定,并在省级主管部门的专家库中选择。他们在场,可以使教授和副教授的评选相对公开公平公正。不过,全省知名的专家是有数的,一个学校去的次数多了,也就成老熟人了,有些事情的便具有了可操作性,当然,这都是人之常情了。
许多高校的教授和副教授的评审过程如上几个阶段,但也有不同。对于没有独立进行职称评审的高校来说,学校的工作则简单得多了,申报者的材料交到省级主管部门后基本也就结束了。
关于教授评审权根据2012年的规定,高校教授和副教授的评审权由教育部下放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而省级部门则逐步将评审权下放到部分高校,随着下放的进行,具有教授评审权的高校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全国应该有170多所高校具有教授评审权。
到了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直接下放至高校,这标志着行政部门对高校教授和副教授职称评审权的审批管理方式彻底取消。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
高等教育哪家强?
全国28省区,具有教授及副教授评审权的普通院校名单(截止2012年12月)
大家都看看本地区内的一些院校,谁比谁资格更老!
二本,教授评审资格必须达到的条件:1、博士学位;2、取得副教授资格以来完成一项国家社科项目或两项省部级项目,以结项证书为凭;3、取得副教授资格以来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两部本专业专著;4、取得副教授资格以来发表论文,理工科3篇sci,文科3篇c刊;5、一年以上国外访学经历。
这个条件如何?
大学副教授、教授的评审方法,已有不少人讨论了,不再赘述。
我想说说自己的一段经历。1992年学校突然传达了一个文件,评职称需要什么什么科研条件,什么什么教学条件。从此,我们的课外生活彻底改变了。我们住在筒子楼的大学老师,以前,每天晚上,几摊子打牌的,一打就是一夜。之后,牌场不见了,大家都去阅览室了,很多人图书馆关门后,回来继续夜读。
1992年之前基本按照工作年限评职称,之后改为了按照科研教学业绩评职称,一直持续到今天。
【1】没有评审教授权限的学校(比如我校),校内评审结果基本就作数了,省管部门只是审查一下,没问题就批准了。
【2】评教授的各项指标考核中有两类标准。
第一类指标是过关式:比如政治思想(别参加邪教、别有违法行为),师德师风(别和学生搞婚外恋、别收学生钱……),前一级职称的任职年限、教学课时数……。只要没问题就过关了,然后往下走,继续看其他指标。
第二类指标是量化式:所有科研成果(论文、获奖项目及成果)、教学成果(论文、获奖教学成果)……都根据成果的级别、成果中排名折合成【绩点】。如果多人争一个指标,一般都要以绩点多少排序了。个别情况有例外,比如快退休的、三十年教龄以上的老教师、国家级劳模……可以适当照顾一下
秋水共长天
2022-10-02江苏省高校教授职称评审条件如下:
一、学历、资历如下一条:
(1)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担任副教授职务满5年。
(2)不具备规定学历,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且担任副教授职务满8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担任副教授职务满3年;
二、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其余条中的2条:
(1)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
(2)获得过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3)担任国家级教学团队示范课程等项目主要成员2年以上(排名前2)。
(4)本人或直接指导的学生在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以上。
(5)主持教科研课题1项以上,课题通过鉴定;
(6)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以上;
(7)取得特别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三、代表性成果要求任现职以来,取得以下代表性成果累计8项以上:
1、论文论著要求:
(1)以第一作者在本专业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至少二篇国内核心或国际SCI、SSCI、EI源刊);
(2)或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要求如上);
(3)或撰写正式出版的本专业高水平专著10万字以上;
(2)艺术教学类教师出版高水平的个人作品集。
(3)本人或直接指导的学生,在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排名第1)以上奖励。
(4)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或省以上奖励。
(5)主持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或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
(6)主持省级以上教学团队、示范课程等项目;
(7)从事科技开发、转化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的创造、创作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学校认可的其他本专业代表性成果。
‼️?现在大多高职院校、大学生留学等不够发中文核心的资质,在读博士、研究生等也要导师一作,所以可以选择国际核心Sci 、SSCI,各个方向可以结合投刊。
?特点其一:正常2个月左右收到录用,4个月上线,6个月检索。核心中的领跑者,含金量高加分多;
?其二:不用担心英文不好,可以润色,最终看的还是你的核心学术。
?如:sci,音乐英语等教育方向:
(1)基于**音乐伴奏**教学**研究
(2)基于***高校英语**学习活动***
(3)基于****书法艺术***分析
? ⛳️ 那么申博、保研、毕业、评职、所需了解的【核心期刊】【论文】【专利】【著作】有哪些呢?
1.SCI,SSCI,ISTP,EI,CSSCI ,C刊,南核,北核、科核
2.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3.各专业普刊、学报、核心论文
4.硕论、博论
5.学术专著、教材、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