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9

大学里的教授,可以直接晋升副厅级领导职务的副校长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学里的教授,可以直接晋升副厅级领导职务的副校长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1 个回答

  • 撩人心.

    简单地说,理论上可以!

    因为大学的副校长的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处级,正处级晋升副厅级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但是还要看看具体的限制条件,比如:1、正处级岗位上至少要满3年!2、在副处级或正科级岗位上独立主持工作的经历。3、没有违规或处分之类的事情!

    其实谁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吧?

  • 风华正茂

    大学属于省直机关单位,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的级别一般为正厅局级,副校长为副厅局级,均属于省管干部。一般教授的级别最高为二级教授,其次为三级和四级教授。四级以上年度体检和厅局级领导一般享受同等待遇。如果二到四级教授被提拔为副书记或副校长,行政级别是副厅局级,但工资不一定高出。初提拔考察任用,一般不可能直接晋级!别想多了!

  • 沉稳大叔

    【北京大学副校长调至山西大学校长是提拔吗】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副校长参照副部级管理。常务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参照正厅级干部管理, 副书记和副校长是参照副厅级干部管理。

    山西大学: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是教育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山大的书记、校长参照正厅级管理。
     
    综上,如果是北大常务副校长调任山大校长,属于平级调动、但妥妥属于重用(副到正)。如果是一般副校长,则标准的提拔了。

    【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 沉稳如山

    从干部任用的条件和程序来说,大学里没有任何职务的普通教授,一般来说是不能一步到位担任副厅级领导职务的,这中间需要一定的过渡。不过也有特殊情况。

    担任学校副校长,最需要的是管理能力而不是学术能力,虽然我们看到很多学术水平高的教授也担任校领导,但这个岗位实际上使用的是他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这个学术能力是两码事。所以,要想担任一个学校的校级领导,原则上需要担任过中层领导职务,比如学院院长、业务处室处长等,有了这些经历,你才有能力有格局去做管理工作。

    如果在校内提任,那这个教授至少应该担任中层领导职务3到5年。但如果这个教授去低一个层次的学校提拔,这个时间可以缩短,方式也可以调整。一般来说,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教授才有此待遇。

    此前认识一个南方985高校的国家级人才,他在本校仅仅是一个副院长,北方一所高校希望引进他,给他副校长的职位。不过,提任副校长需要上级考察,所以他们需要采取先聘用再任命的方法,即先聘为副校长,然后向上级提出建议人选,并让上级考察,最后下文正式任命。中间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还有就是清华自动化系的周东华教授,15年到山东科技大学直接任副校长。这也属于人才引进,学校拿副校长作为引进条件,向省里申请,省里考察后任命。通常省属高校引进国家级人才就需要用这种办法。

    除此之外,还有更例外的情况,比如华中科大的老校长杨叔子院士,他在担任校长之前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连系主任都没担任过。这算是教授直升校长的特例了。

  • 秋水共长天

    必然是不可以的。

    教授属于职称,不具备行政级别。除非有的教授本身就担任学校的一些行政职务,这样才有可能直接晋升领导职务。行政级别的话也和目前所处的级别有关,不一定是副厅级。

  • 岁月悠长

    成都大学书记事件:大学官本位太重了!
     
    大学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大学校长应该是具有广博的知识以及教育管理才能受人尊敬的教育家。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被划分为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等不同的行政级别,大学校长也相应成为具有不同级别的官员。
     
    大学校长的中心工作应该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是,行政化管理下的很多大学校长注意力并不在这些大学的核心工作上,脑子里装的是权力,琢磨怎样能够在官位上得到提升?怎样拥有更大的权利?这次成都大学书记因为权力斗争能闹到自杀的地步,说明权力在一些大学校中是多么至关重要!
     
    十几年前,在有关领导的组织下,我们在全国政协做了关于去除大学行政化的提案,被选为当年全国政协大会口头发言,提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把“高校去行政化”正式写入。然而十年过去了,大学去行政化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不但大学仍划分为不同级别,大学校长还是像官员一样按级别管理,现在还闹出了成都大学这样让人痛心,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事件!希望针对此次事件,不仅仅是调查书记和校长之间的权力斗争,而是由此能反思对大学尤其是高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加以改革,使大学真正能做到“教授治学,教育家治校”。
     
    大学的官本位该改了!

  • 最美

    不可能直升副校长,一般得做过学院院长或行政部门的处长,才能提拔到副校长,就像不能从县长直升副省长一样。

  • 短腿柯基王

    大学教授是职称,不是行政级别,但在在待遇上对应行政的正处级。

    一般来说,教学科研岗转到高一级行政岗,需要有行政经验,不能零基础改行。毕竟,教学科研搞得好,不等于管理也能搞得好。教授若想担任副校长,需要先担任二级学院院长、校机关处长,积累了行政经验才有希望。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教授直接提到副校长的,在全国只能找到极少案例,一般是外校跳过来的顶尖学术大牛,过来担任分管科研副校长。多数情况下,必须先担任中层干部混资历,才有机会升到副校级。

    话又说回来,大学就是搞学术的地方,教授们应该摈弃官本位思想,潜心治学。如果教授们都躁动不安,坐不住冷板凳,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美帝封锁,就没有任何希望。

    为了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大学师生应该集体鄙视那些整天想着当官的教授。

  • 墨香

    一般是不可以的。大学副校长是行政职务属于厅级干部,所以要提拨正常只能从正处级干部提拨,如学院院长、处长等,否则属于破格提拨。大学教授属于技术职称,可能无行政职务,所以一般不能提拨为副校长。

  • 教育

    教授的主责是教书育人,副校长侧重管理,按理两者没有直接关联,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例外,大学行政化管理使得两者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理解,大学教授原则上不能直接晋升副厅级的副校长。教授是专业技术职称,属于专技岗范畴,没有行政级别概念,但待遇对应的是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副校长属于管理岗,和大学教授一样虽然都是事业编制人员,但一般本科院校的副校长为管理四级岗即副厅级,为省级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副职提拔正职,要求在副职岗位上任满两年;下一级正职提拔上一级副职,要求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任满三年”的基本规律,提拔副厅级的副校长原则上要求从管理五级岗位即正处级干部中选拔,至多破格从管理六级中提任,几乎不太可能直接从毫无行政职务的教授中提拔。即便组织上要使用,一般也会先行过渡比如安排拟任人选先担任学校的某个中层岗位,再按照程序报批考察推荐使用。毕竟管理和教授是两条线,教学搞得好不一定管理干得好,出于保险起见也是为学校负责,组织上在选拔学校班子成员时一般都会全盘考虑这些细节,不可能贸贸然提拔一名干部。

    不过理论上不行,现实中也有特例。从过往的案例来看,至少有两种情况大学教授是可以直接晋升副校长的。

    第一,教授此前有过行政工作经验。比如担任过学校的院长、书记等中层领导职务,有一定的资历和能力,后来出于各种原因卸任职务,为了工作需要学校可以向组织提出申请,将类似的教授提拔为校领导,分管相应的教学或行政工作。此类提拔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教授本人有一定的学术声誉,能够镇得住场面;二是教授此前有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履历上经得起考验。

    第二,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学术大牛。部分省级高校为了加强学术力量,提高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往往会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一些在行业或系统内有成果和声誉的学术大牛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主抓某一领域教学工作。这些大牛可能此前没有行政工作经验,也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但凭着其顶尖的学术能力和水平,地方党委和高校本着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角度考虑往往会破格使用他们,通过先聘后用或者聘用结合的方式将他们选拔到本地高校领导班子,进而明确为厅级领导干部,逐步走上更高级别的领导岗位。这也是当下地方高校吸引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大学教授几无可能直接晋升高校副校长。

  • 沉稳风度

    大学副校长人选一般都从学校中层正职中产生,比如二级学院的院长,科研机构的主任中产生,一个没有行政职务的普通教授不可能一下子提任副校级领导,在提拔之前,组织要先放到合适岗位培养锻炼一定时间。
    不过,如果引进的两院院士等大牛,估计也可能破格提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