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博导和硕导有哪些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差别大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博导和硕导有哪些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差别大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墨香

    有些人以为这个一年制硕士很容易一样,首先你要绝对优秀才能被录取,其次费用是国内的近十倍,再就是学分休不满根本毕不了业,国内的三年制硕士大多数都是跟上导师了混时间,真正学到东西的人很少

  • 教育

    高校教师接二连三去世,既与科研压力、职称竞争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心态平衡有关,还与基因是否强劲有关


    很不幸!2022年8月19日夜,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程多闻副教授,据他在北京大学的导师潘维说,在沉睡中突发心脏疾病,骤然离世,年仅34岁。

    不过,官方通告中,仅说“不幸于2022年8月21日在北京离世”。而在同一日“因故去世”的北京大学胡军教授,是因为绿豆糕噎着去世的——身体素质不行导致肌肉无力,吞咽机能疲软。

    不想一一列举,今年已经有多位同行不幸离世,不少岁数还都很小。哀悼!

    广而言之,一段时间以来多位中青年科学家接连离世,科学家“早夭现象”(一种典型的资源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整个社会和个人的损失)绝不应该轻视。

    关于去世的根本原因,大概率与科研压力关系有关,不过,更多是因为科研、教学形成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熬夜和运动量不够。

    或者是基因的关系。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基因举起了枪,环境扣动了扳机。所以,作为学者,还是要放松心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毕竟,事业的成功不是生活的全部。

  • 淡定人生

    制约大学成功的关键是师资,一个出色的理工科系,其导师的水平都是要专业大师的水准,最好有几个某领域的院士才能真正把专业办好。

    以计算机科学为例,出色的大学,如斯坦福,其教授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是开创某个学术领域的创始人。而且计算机科学,其所有学术内容都是需要实验和行业验证的,这个是实打实的工作,历史上大量计算机领域的创新都是起源于大学,比如数据库原理。

    而这些顶级大学科系里,本科只是打基础的,硕士和博士阶段才是出成果,教授一半的时间教学,一半的时间是做各种研究。

    你盖一个学校建一个理工科系容易,但要真正树人可不容易,没有人才的积累和实打实的办学一切都是空话,你让目前这些学校文改理,找得到优秀的师资吗? 估计弄下来只能是一个工科职业培训班而已,现在社会上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培训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