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

研究生选老师,选择行政级别高的老师(院长,校长)好还是小老师(讲师、副教授)好?

想咨询一下关于研究生选老师,选择行政级别高的老师(院长,校长)好还是小老师(讲师、副教授)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秋实累累

    以自身为例,选导师真的太重要了。我导师就是普通的教授,没有任何行政职务,我们平时都在帮导师干活儿,一分钱没有,师门里几个考博的,导师也只是说,你们自己准备。我同学,人家导师是副校长、院长之类的,平时去学院里开个证明、拿个材料,只要报上导师的姓名,学校辅导员都对他笑眯眯的开绿色通道,态度极其好。平时人家导师事情多,根本不管,作为补偿,每个月还给额外的补助,多发800块。人家导师资源也多,外校某某博导让推荐考博学生,这儿导师一句话的事,他的学生就可以突破重围。我们师门的同学没资源,导师不管,考博只能自己去联系,三年下来,考博梦破碎,最终都是选择工作。所以我们同门经常在一起吐槽,当初选导师,要么选学术界大牛,要么就选有行政职位的,悔不当初。

  • 岁月如梭

    普通副高和基层副高有区别吗?

    一、称呼不同:

    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就是副高教师,相当于副教授,相当于副处级。现在还有中小学正高教师,那就相当于正教授。中小学中级职称,相当于讲师,相当于工程师,相当于科级。

    二、工资级差
    中小学高级教师执行七级、六级、五级工资。

    三、基层副高的评选的要求:

    (1)个人学历,越高越好。如果是大专学历,可以先通过网络教育专升本的方式提升参评专业的本科学历,提升学历需要两年半左右才能搞定。

    (2)工作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刚好卡点,建议等几年再去参加评审。工程师领域属于技术岗,工作经历越丰富,技术水平越高。

    (3)评审专业,专业对口很重要。学历专业、工作专业和评审专业最好保持一致。有些工程师是文科专业跨专业参加评审的,对于中高级工程师评审来讲通过率是比较低的。

    (4)评职都需要至少提前一年准备学术论文成果等。

    注意: 因为高职院校、事业单位等不复合发国内核心的资质,在读博士、研究生等也要导师一作,所以可以选择国际核心Sci ,各个方向可以结合计算机发 。

    职称分三级,分别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高级职称又分副高级和正高级。在影响升职、工资评定的各种因素中,正高职称icon往往具有很大的权重。

    那么【毕业】【评职】所需了解的【核心期刊】【论文】【专利】有哪些呢?

    1.SCI,SSCI,ISTP,EI,CSSCI ,C刊,南核,北核、科核
    2.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3.各专业普刊、学报、核心论文
    4.硕论、博论
    5.学术专著、教材、独著

  • 秋意浓情

    我个人也经历过了研究生选择导师,博士选择老师,去年也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1)如果自己主动性很强,各方面能力也不错,但是不喜欢过多约束,那就选领导和学术大牛。一般这些老师的科研经费相对充足,你有想法可以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他们确实很忙,没有时间指导你具体工作,所以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最后很可能你的三年就是荒废的三年。最后个人能力提高很少。

    (2)如果你自己能力一般,特别是自己有约束不了自己,习惯一个人管着你。那你就选择,没有行政职务的年轻教师。年轻老师他的杂事相对较少,在学校时间很多,你可以更多时间和他交流;另外年轻老师身边的人少,他们可能时刻把你带着身边,你可以学习不少东西,但是你的自由时间就少很多!

  • 教育

    大家吼,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和大家一起分享高校生活的真实体验。

    关于研究生选择导师,无外乎三个主要选项:一是学术大牛,二是有领导职务教师,三是一般教师。其实呢,如果想要在学术上有所提升,第一个选项肯定是最佳选择,学术大牛有资源、有条件、有圈子,同时也有科研的干劲,有些大牛天天在实验室泡着,每周一次汇报每月一次研讨,下面的学生想不用功都难。另外,很多大牛在企业界也有影响力,对学生将来求职很有帮助。

    很多人纠结的是第二个和第三个。跟着领导,导师可能其他事务繁忙,根本顾不上指导学生,跟着一般小老师吧,总感觉导师对自己的帮助很有限。两个选项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究竟选哪一个呢?

    我个人硕士研究生毕业,在高校也工作了多年,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如果只是读硕士的,如果有得选的话,跟着有行政职务的领导老师会更好一些。理由如下:

    第一,跟着领导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和锻炼机会,比如参加竞赛,申报学校的研究生科研项目,参与组织学术会议,参加社会实践等等。

    第二,如果只是读硕士,那读完就要考虑就业问题,这方面领导比小老师肯定更有用。读研期间只要和老师处理好关系,让老师觉得你这个人比较靠谱(不会给他丢人),他就会帮你想办法。如果本校有岗位,甚至可以让你留校(做辅导员、实验员、行政管理人员等等)

    第三,如果只是读硕士的话,导师的指导并不是必须的,大部分当领导的老师学术都不算差,底下多半有博士,至少也带过几年硕士。他只需要给你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选好题目,其实就可以开工了,有问题可以问师兄师姐,或者攒一攒,导师一周来一趟实验室,也可以给你解答。只要你自己自觉,能力不是很差,问题就不会太大。

    如果你要继续读博士,那就需要再考量一下了,这位领导的学术水平究竟够不够,到底有没有精力和时间做纵向研究。如果他只是擅长管理,擅长做企业横向项目,那你可能毕业都困难。

    总的来说,高校在选拔双肩挑干部的时候,会充分考虑教师的学术水平,一般来说,当领导的干部,之前的学术都不差。所以,在完全不了解其他信息的情况下,选择行政级别高的教师性价比更高一些。

  • 秋水伊人

    建议选级别高的!

    级别高的导师一般是大学里的成功人士,可能没有时间跟你腻腻歪歪,但是他们的一句话可能就能指出关键问题!

    级别高的导师一般社会地位也高,你就业时就会发现,他们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帮你搞定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业!

    但是,级别高的导师一般也比较难考,不是谁都可以选的,所以竞争也会比较激烈!

  • 董沫然

    老师,我孩子是985大学,软件研究生,有两个OFFER,一个是航天科工研究院某所,是一个是农业银行数据中心,哪个好些,如何选?谢谢!

    #好平台好讲师##微头条名师团##教育微头条#

  • 沐馨

    咋说呢,

    问题不是这样问的。

    如果你考本校的研究生,那么导师的水平咋样,你该问师哥师姐去。

    如果你是考外校的研究生,那么有两点你应注意:一、有水平有师德的导师,一般都被本校生选走了。二、水平一般,不讲师德,特别是更年期严重的,带得多数生都是外校的。

  • Zhang123

    我这么跟你说吧,高校里的硕、博导讲师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倒是有些高校因扩招等原因,招或聘了不少高职称的水货导师,你说你该如何选择导师呢?

  • 岁月留声

    不能单纯通过行政职务或职称来评价一个导师。作为在高校工作的一名老师,结合我的工作经验和在读研时期的经历,可以帮你分析一下。

    首先,虽然现在研究生选择导师说是“双向选择”,但其实并不一定。据我所知,很多学校在操作时,考生可以确定一个或两个意向导师,但导师在分配挑拣学生时却并没有成文的规定,很多时候哪个导师选哪个学生其实都是导师们坐在一起商量出来的。这其中有很多“潜规则”,这与导师们的“话语权”有很大关系,而话语权就和行政职务(校长院长等)、专业技术职务(博导教授副教授)和是否敢于表达意愿等等很多因素有关。总之,导师不是你想选就能选,对于有些导师也不是他想选你就能选你,不要太在意自己填意愿的结果。

    其次,并不一定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高的导师就一定好,反之亦然。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导师对你好不好或者有没有用,与导师的性格和你与导师的关系有很大关系。据我了解的有很多例子,有的同学的导师是校长或者院长,说出来可能比较好听,但实际上他们的导师平时基本没时间管他们,连毕业论文都没时间辅导几次,有的甚至直接就让自己的博士生代劳了,不过也有的靠着导师的影响力或者关系被推荐到好的单位应聘的;也有的同学的导师行政职务也就是个系主任,却对学生关怀备至,沟通频繁,对学生各种帮助,这也很常见。所以,不能单纯用老师的行政职务或者职称来评价一个导师。你如果想导师对你的未来有帮助,至少要给他一个帮助你的理由,你们普通的师徒关系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理由,这需要你们有更亲近的关系。

    再次,行政职务高的导师对你在读研期间的各类评奖评优或者其他机会或许有很大帮助。我的同学中很多院领导的学生不是党支部书记就是班长,这都是一开始入学的时候临时任命后来顺理成章转正的,这是因为刚入学班级状态还未成型的时候,一般主管学生的院领导就亲自定下个临时负责人,定谁呢?多是他自己或者院长的学生。在各类的评优评奖中,他们的学生如果作为候选人,就算导师不开口,学院在组织评选的时候也会考虑他们的导师是谁这个因素。

    另外,有学术权威的导师,他们可能没什么行政职务,但管你的时间也多,会对你的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他可能会带你们做项目写论文发论文,对你学术方面的能力提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 教育

    #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可以进入高校当老师吗# 可以的,有两种路径。
    第一,做讲师的话,普通本科别想了,大专可以考虑,包括公立和私立的。我自己这两年辅导的就有3-5位了。首先,公立学校的讲师,也分编制内和编制外。编制外的工资福利略低,在广州地区的话,编制外一年有13万+各种福利,有寒暑假。编制内会更好。
    第二,普通本科的内勤、学工类岗位。不过最近这类岗位也越来越要求博士了,很多高校招聘硕士,确实外包。那就比讲师还要低。
    以上,是我分享的可能性。那么你需要自己回答:你为啥想要留在高校当老师?这个问题,你能自信的回答吗?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