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博士生毕业后进高校当老师,直接是副教授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博士生毕业后进高校当老师,直接是副教授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沉稳大叔

    没关系、没背景的大学老师这几年越来越辛苦,教学、科研、开会都不能落下,考核压力也越来越大。2012年之前,某些211甚至还在招硕士当有编老师,科研成果不错的博士过去,可以直接给副教授[呆无辜] 到了2018年,招聘博士几乎人手一篇行业内顶刊,而且不带编,非升即走,考核合格才给编。2020年之后,即使本硕博C9+欧美博士后,SCI30篇,也就给讲师编制。
    进人难度大幅增加,导致评职称难度也大幅增加,对于没有背景、缺少资源、没法像贾浅浅副教授一样研究她爹的“青椒”,压力是指数级加大!暑假和春节期间也必须熬夜写本子,四处打点,才有希望拿到基金和项目。不像贾副教授那样顺风顺水,很多老师在搞定副教授后,油尽灯枯、身体彻底垮了,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程多闻副教授,才34岁,太可惜了,主要是没有个好爹……

  • 淡定生活

    不是,许多高校制定的晋升制度,是要根据科研教学业绩,在八年内评上副教授。否则非升即走,或转岗,竞争非常残酷。

  • 风华绝代

    博士生毕业后进高校当老师,直接是副教授吗?根据目前国内职称评定的相关规定,博士生毕业进高校当老师不能直接认定为副教授,可以直接认定为助教。

    根据国家职称评定条件规定,获得博士学位工作满两年,可以申请评审副教授职称。评审副教授职称还要受其他条件限制,比如工作业绩,发表论文等。具备评审副教授条件,还要经过职称评委会审查评审,通过职称评委会评审才具备副教授任职资格。

    有的高校只要本人申请参加职称评审通过就获得副教授任职,还有些高校实行的是职称评聘分开。由于副教授职位有限,获得副教授资格但没被聘任副教授的也有之。不同的高校职称政策也不完全一样。

    由于这几年国家培养的博士多了,高校对进大学当教师的门槛也高了,很多高校规定必须是博士才能进大学当老师。因此进校后评副教授也竞争激烈。

  • 良心宝贝

    根据国家职称评定条件规定,获得博士学位进入高校工作满两年,可以申请评审副教授职称,不能直接认定为副教授,一般是讲师。

    但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要求也不同,因为评审副教授职称还要受其他条件限制,比如工作业绩,发表论文等。由于进几年高校对当教师的门槛也高了,很多高校规定博士学位成了入职门槛,所以进校后评副教授也竞争激烈。

    1、沿海985

    要求:2-3年海外经历,3篇一区论文,包括至少2篇10分以上高分论文。

    2、沿海211

    要求:海外经历,2篇一区论文。

    3、西部985

    要求:海外经历,2篇一区论文。

    4、沿海双非

    要求:海外经历,3篇SCI论文。

    5、中西部211

    要求:3篇SCI论文。

    6、中西部双非

    要求:博士学位,SCI论文。

    虽然说博士学位进高校相对容易,但接下来门槛会越来越高。不少高校都已经要求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发表SCI的数量。

    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攻读博士项目然后选择回国发展,在高校任教,留学经历会很加分,因为高校希望老师要有科研学术能力,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鲜的事物和国际化视野。

    一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博士生毕业后进高校当老师,直接是副教授吗?
    第一、博士是学位,不是职称。你有再高的学位,在职称上国家不认可你,学校的学位只是证明你在学习层次上毕业了。和职称两回事。
    第二、我们学校因专业而有所不同。人才极其紧缺的专业引进到优秀博士,可以给副教授职称。多数专业只给讲师职称,几年内若上不了副高就走人。
    第三、内部人基本上都了解现在的行情,你说的靠谱。我们所在的普通二本学校,排名几百名开外了的普通二本院校,都不给副教授了,只给三年副教授待遇。后面按照政策自己凭本事评选,竞争很激烈呀,一半左右的几率。
    #博士#

  • 坏人。

    不一定,看学校与博士生合同的约定。

    一般情况下,博士生入职高校,职称定为讲师,两年后可以参评副教授,没有成果职称继续讲师。现在很多博士成果不突出,入职高校后多年职称得不到晋升的也有很多。

    有一些读书期间成果突出的博士,以人才的形式被地方和高校引进,入校就直接定为副教授,并享受副教授待遇(也有被定为教授,享受教授待遇的),但是学校对其要求也高,规定服务期限内必须取得要求的成果,不然,非升即走。

    还有一些高校,引进国外的博士,不直接定为讲师,而是将其职称定为助理教授,这是采纳国外的一类职称序列叫法,一般比讲师水平高一点,比副教授水平低一点,介于两者之间。

    一般来说,高校引进人才,博士学历是最基本要求。

  • 教育

    北外的一位副教授,仅仅34岁就英年早逝。这是一个没有引起多大波澜的热搜,但我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情绪却半天稳定不下来。因为博士、大学老师,这些在社会上看起来很风光的头衔,实际上却远没有看起来那么体面。
    我老家有个朋友,也是博士,现在是大学老师,我真的是清清楚楚看着他,这些年怎么走过来的。小时候他学习就好,高考直接上了我们全市的红榜,后来也是顺利考进了顶级名校,然后本硕博,一路念下来,毕业后再进入大学当老师,这在别人看来,就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眼看着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但私下我却知道他有多不容易。我们那会都读博士,他每天做完实验,还要在外边找点兼职,一个月算下来,能有4000多块钱的收入,只给自己留1500,剩下的都给父母汇去。因为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快40才有的他,读博那会他父母都快70岁了,再加上早年干活,身体也不好,只能在园子里种点菜卖一卖,那点收入还不够他父母自己看病的。所以,他每个月一边念书,一边做兼职,一边还得负担父母的生活。后来工作之后,生活是好一点了,一年拿到手的收入,能有十二三个万,但真的一口气都不敢松。他30岁才开始有收入,要攒钱买房、要给父母存点钱,万一爸妈有个大有个大病小灾,有条件还想找个女朋友,也不能让人跟咱受苦。他跟我说,他说他现在玩命工作赚钱,一天从早晨八点干到晚上十点,连病都不敢生,自己都不知道还能坚持到啥时候。后来他又问我一句话,说人生是不是就是来受罪的?把我当时搞的,半天都说不出话来,我也不知道该咋回答他。
    再看北外的那位34岁就去世的副教授,你就真的能感觉到,这世界上大学老师也好,博士也罢,甚至更好的身份,撕掉这些标签,背后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难,都有不为人知的不容易,众生皆苦。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为什么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取经是假,历经磨难后,见山见水见众生,才是人生真正的修行吧。

  • 教育

    取决于所进学校的需求。从市场角度说,是店客关系状态。店大则入店规矩多,吃菜还莫挑,少提服务要求就好。客大则直接上位,给好酒好菜,招待巴适。有的博士入校就给两年期副教授待遇,两年内可申报副高,评上再聘。有的是短聘期中非升即走。

  • 沉稳如松

    博士生毕业进高校,一般直接认定讲师,两年后可以参评副教授。

    但多数高校对博士是先内聘副教授,就是享受副教授待遇,但还不是副教授。

    副教授是需要评的,并且非常不好评,因为参评人员多,指标少。往往准备的材料评教授也够了,但就是过不了副教授。

  • 秋水伊人

    我退休前(2014年以前)我们学校是这样规定的……

    博士学位的进校工作第一年直接聘为讲师,带有考核、试用性质。

    如果经过一年的试用,认为能够胜任教师工作,从第二年开始就可以参评副教授(来学校之前、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的成果都可以用)。

    评上的:省人事厅发副教授职称证书,正式的副教授

    未评上的按“校内副教授”聘用,(津贴、课时费、聘为硕导……都与正式的副教授一样,就是没有省里发的正式证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