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检查方法?,心脑血管疾病做哪些检查,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做哪些检查,查心脑血管疾病都检查哪些指标,心脑血管疾病做哪些检查项目,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通常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检查哪些项目,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心脑血管疾病应做哪些健康检查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居各种死因首位。
那我们在平常诊断中要借助那些辅助检查呢?
1头颅、心脏冠脉CT 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在头部外伤时,脑CT是最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脑CT可明确显示颅内肿瘤的数目、部位、大小、轮廓、密度、瘤内出血、钙化以及扩散程度。可以对脑出血和24小时候脑梗死进行诊断,并可检查心脏冠脉情况。
2头颅、心脏磁共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对头颅疾病相对CT敏感精确,对心肌结构诊断也非常精确。
3脑电图 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监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以对癫痫进行诊断。
4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可以对冠心病及心律失常进行辅助诊断。
5动态心电图 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适用于1.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2.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3.评价心脏病患者预后。4.评估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5.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评价。6.起搏器功能评定。
6运动平板实验,主要对于冠心病的诊治。
7 B超 对脑动脉血流情况进行诊断,可以对血管内堵塞情况进行诊断,也可以对心脏结构进行诊断。
8血管造影 可以对脑动脉及心脏冠状动脉进行通畅性检查。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
9 核素扫描检查,主要是对心肌缺血情况进行检查。
10 血清学检查,如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血脂、尿酸、血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
11 测血压及动态血压监测 了解血压情况,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维修因素之一。
12心脏电生理检查 包括食道调搏对一些隐匿性心律失常进行检查。
13 6分钟步行实验 评估心功能检查。
当然,除了上述辅助检查,应该还包括我们的体检,如心脏的视触叩听及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
希望对你有帮助!
希望大家继续补充!
对于心血管科医生来说 常见的一些检查主要是体检 包括测量血压 监测心率 心肺听诊!辅助检查包括平板试验 6分钟步行试验 ECG holter 动态血压监测 头颅Ct 头颅Tcd 冠脉cta 冠脉造影等等!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统称。这些疾病一旦发作,可以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威胁,在短时间内让患者失去生命。所以大家对心脑血管疾病要有足够的重视。患者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来对这一疾病进行早发现和治疗。发现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这几个检查方法。
1.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可以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心脑血管疾病在检查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心电图,头部CT,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尿常规,血脂血糖等方面的检查,通过上面的检查,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2.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和患者不良习惯有关,喜欢抽烟喝酒或者喜欢吃油腻辛辣食物的朋友,往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平时心情如果过于压抑紧张,也是比较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我们平时应该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凡事看开些,看淡一些,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我们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文体育运动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3.为了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的饮食,不能吃太多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和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持锻炼身体,避免身体过度肥胖。平时最好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血管疾病。
4.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是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更容易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个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想要有效的控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必需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需要检查:三高相关检查、血液健康度检查、脑血管健康检查等。
50岁是养生的“黄金期”,若不想被3种病缠身,2件事要记牢
1、心脑血管病症
2、癌症
3、三高病症
4、定期就医检查
5、保持乐观心态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十个方法#
一、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质量,懂得生活,学会放松自己。
二、冬季更应该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夏季燥热,要预防受凉,冬季寒冷要保护好自己添加衣物
夏季燥热,气压低,湿度大,汗如雨下,切忌受风,勿要贪凉,冷食亦当适度。
三、心理健康、学会自控:保持良好的自控力,精神饱满、情绪乐观,情绪激动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四、健康饮食:多吃五谷杂粮,多吃新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注意饮食搭配。
五、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要控制好时间喝运动量。
六、定期做检查:尤其要注意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纤原、红细胞聚集和心电图的变化。
七、急救药:急救药是每个心脑血管疾病人最应该注意的事情,药只需几元钱,一小瓶阿斯匹灵肠溶片,一瓶硝酸甘油,两种药乃化瘀溶栓,浠释而液,是救命良药。
八、按摩:常做胸部、头部的按摩和敲打可以促进心脏及头部血液的循环。
九、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抽烟不喝酒、坚持20分钟之后的散步运动,不要超负荷的工作和予娱乐。
十、保护心脑血管:心脑血管疾病常在凌晨或者夜间发生,因此要非常注意这个时间段的变化,另外要避免大喜大悲,还要预防抑郁症,如果突然出现胸心,心慌,气短,或胸区疼痛,大汗淋漓,头痛,头晕,甚或牙痛,背腹部放射性疼痛,应及时就诊。
#长城心血管健康周##心血管健康百问百答##心健康信科普##中医##关爱心脏防患未然##快问中医超能团##心健康信科普##健康#
心脑血管杀手——原发性高血压
在我国的国民慢性疾病的检查中,有许多的疾病都在人群中占有很大的人群基数,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衰竭,消化道溃疡等等,它们都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
今天我们就详细的来介绍一下原发性高血压它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以及高血压的分级和治疗等大致4个方面的知识,以便于我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何谓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主要为动脉血压的测量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它的发生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例如遗传因素,具有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饮食不健康,过多的社区高蛋白食物,钾元素含量较低,以及饱和脂肪酸过多,还有精神方面的刺激,长期吸烟,服用麻黄碱,避孕药等药物因素也可以引起高血压的产生。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内的水分潴留,血压收缩,阻力增高引起血压的持续走高,当严重的时候容易引发高血压急症,导致身体的重要器官功能丧失,例如心力衰竭,颅内出血等威胁缓解生命。
根据血压测量的多少,通常将高血压氛围3级,级数越高,对身体的危害也就越大,患高血压急症的风险也就越大:
其中一级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4.~159,舒张压为90.~99:
二级高血压的标准为160~179,舒张压为100~109:
三级高血压为收缩压大于180,舒张压大于110。
根据分级的高低以及病人的表现不同,常用的药物有呋塞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药物,其中利尿药物容易诱发低血钾,硝苯地平会有面色潮红,头痛,颈前水肿,卡托普利会有刺激性干咳等不良反应。
因此,当原发性高血压服药时,要严格的遵守医生的指导。降压药物的服用和高血压的治疗。
与其他疾病不同,需要长期的甚至终身的服用药物,以维持血压,许多人在血压到了正常以后便停止了药物的服用,这是绝对错误的,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进行不同的降压药物的服用,长期,坚持服药也是维持血压健康的重要原则。
心脑血管通常要进行血管CT成像检查,检查是否有斑块的形成、是否狭窄、狭窄程度等,但存在一定的弊端,它是一个静态的图像,如果狭窄部位比较隐隐匿,建议可选择做脑血管造影或心血管造影,这是检查心脑血管的全标准。
岁月如梦
2022-09-231头颅、心脏冠脉CT 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在头部外伤时,脑CT是最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脑CT可明确显示颅内肿瘤的数目、部位、大小、轮廓、密度、瘤内出血、钙化以及扩散程度。可以对脑出血和24小时候脑梗死进行诊断,并可检查心脏冠脉情况。
2头颅、心脏磁共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对头颅疾病相对CT敏感精确,对心肌结构诊断也非常精确。
3脑电图 是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监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以对癫痫进行诊断。
4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可以对冠心病及心律失常进行辅助诊断。
5动态心电图 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以发现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适用于1.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2.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3.评价心脏病患者预后。4.评估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5.抗心律失常和治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评价。6.起搏器功能评定。
6运动平板实验,主要对于冠心病的诊治。
7 B超 对脑动脉血流情况进行诊断,可以对血管内堵塞情况进行诊断,也可以对心脏结构进行诊断。
8血管造影 可以对脑动脉及心脏冠状动脉进行通畅性检查。冠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
9 核素扫描检查,主要是对心肌缺血情况进行检查。
10 血清学检查,如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血脂、尿酸、血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查
11 测血压及动态血压监测 了解血压情况,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维修因素之一。
12心脏电生理检查 包括食道调搏对一些隐匿性心律失常进行检查。
13 6分钟步行实验 评估心功能检查。
当然,除了上述辅助检查,应该还包括我们的体检,如心脏的视触叩听及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