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危险因素?_什么是严重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想咨询一下关于什么是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危险因素?,什么是严重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短腿柯基王

    近年来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上,总会有心脏病突发,心脏性猝死这样的新闻,有的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有的发生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身上。心脏病发病急,往往前几分钟还好好的,马上就生命垂危。

    心脏病真的发病这么急,这么重吗?徐医生告诉大家,没错,以心肌梗死为代表的心脏病急性发作在做十分钟内就会快速发展加重,甚至威胁生命,其实心脏病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

    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等等。

    这些常见的心脏病发作的时候有哪些表现呢?胸闷胸痛,胸闷气短,晕厥晕倒,夜间咳嗽不能平卧,头晕,眼前发黑,心动过速出冷汗,头痛,心慌,上腹部不适,呕吐出汗,下肢水肿,腹胀等等。

    有上述表现的人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患了心脏病了?那么有哪些因素容易引起心脏病发作呢?

    最主要的还是生活方式,久坐、熬夜、劳累、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饮食方面高盐高糖高脂、不爱运动、肥胖、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等等,这些因素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此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年龄关系也很密切,但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预防心血管疾病,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 9527

    什么是心血管病,这个题目太大了。题主都叙述回答了心血病这个大概念。

    简单地讲,心脏就是水泵,血管就是送水的管道,由这两者引发的各种病都可以认为是心血病。常见的,如高血压、冠心病,冠心病里又有心梗,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衰等。脑血管有缺血性脑梗和出血性脑梗,这是因为脑部血管堵塞和破裂所致。还有肺栓塞,高血肾病,血管引起的外周疾病等。

    心血管病,有时又单指血管 与心脏的疾病。这个小范围的危险因素有:

    1,年龄因素。男性60岁,发病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加,女性50岁呈相同趋势。

    2,体力活动和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可能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而饮食因素更为重要。

    3,有粥祥硬化疾病史的人,存在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的,比普通人的发病率增加数倍。

    4,有脏病家族病史(60以前患心血管病的),血缘越亲的后代,患病率高。

    5,吸烟,吸烟的数量与时间,与患心血管病成正比。

    6,肥胖。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病的直接因素之一,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型危险更大。

    7,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8,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患心血管病的危险远大于血脂正常的人。

    9,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的机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人。因为糖尿病引起脂质异常、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等。

    10,促血危险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凝因素子VⅡ和Pl一1增加,会增大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11,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还有其他待证明的危险因素。

    谢谢邀请。

  • 岁月如梭

    心血管疾病广义上说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异常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它包括心脏和血管疾病、肺循环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当前该组疾病中以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为严重。这三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危险因素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且互相影响。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确认的有(一)超重和肥胖,超重20%者患高血压是理想体重的8倍以上。(二)高钠和低钾膳食。每天摄入食盐15一20克,84%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限钠、补钾膳食可有效降底血压(三)饮酒。长期大量饮酒收缩压、舒张压均比不饮酒高。(四)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子女比无家族史的患病率高。不确认的危险因素有服用避孕药、吸烟、体力活动少和精神紧张等。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一)高血压,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3∽24倍。(二)心脏病,有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比无心脏病者,男性为5.48,女性为4.22。(三)糖尿病,糖尿病因大血管损害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增加。(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TIA后第一年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13倍。(五)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其危险度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六)饮酒,过量或长期饮酒而导致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增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一)高血压,收缩压升高10mmHg,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28%,舒张压升高5㎜Hg,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24%。(二)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将胆固醇沉积在动脉璧,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三)吸烟,每天吸烟大于、等于和小于20支者,发生冠心病危险性分别是不吸烟者的7.25、2.67和1.43倍。(四)糖尿病,男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2倍,而女性是4倍。(五)肥胖。(六)缺乏体力劳动。(七)A型性格,易努精神高度紧张。(八)遗传。

  • 金色回忆

    所谓心血管系统疾病指的是以心脏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等。

    其实这个定义是比较专业的,如果简单理解,可以把心血管疾病分为主要的几大类:

    1. 第1大类是心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冠心病等类型。冠心病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形成,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类心脏病。
    2.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它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类似,主要也是因为外周的动脉血管,包括上肢或下肢的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导致相应器官供血不足的一大类疾病。

    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相关疾病的发病因素是相似的,主要有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增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这些都是导致这类缺血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第三大类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大血管疾病,包括主动脉相关疾病,如主动脉夹层等疾病。

    第4大类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一些结构性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等。这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遗传等相关。

    最后,也可以把肺血管相关疾病合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在内,包括肺动脉之类相关疾病。

  • 黑白

    #如何预防冠心病#预防冠心病需要针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尽量减少、避免或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冠心病的目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部分无法改变,如心血管病的家族史、年龄及性别等。但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可改变或加以控制,常见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低盐、低脂饮食:因为高盐的摄入,和血压的升高密切相关,而高血压也是冠心病很重要的危险因素。血脂尤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为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需减少油脂,尤为胆固醇的摄入;
    2、戒烟、限酒:烟为损伤血管较重要的危险物质,因此应避免吸烟及大量饮酒,每日饮用乙醇的量不可超过25g,相当于一两白酒;
    3、坚持运动:坚持运动、锻炼;
    4、控制体重:尽量不要让体重过重,此外也需针对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即俗称的三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若存在三高需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药物及降脂药物,将此类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 沉稳之选

    运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好处?

    2016年发表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中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代谢综合症,大气污染等,减少或消除上述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中代谢综合征包括:腹型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血压升高在内的多项血管危险因素。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直接关系。

    临床上,药物通常是医生选择的常规治疗手段。但朋友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是不存在的,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所以,近年来,改变生活方式,强化患者自我管理,也成为临床推荐的重要治疗方式。教育和指导患者通过运动与改善营养方式来缓解此类疾病,也已被认为是有效的干预手段。

    近年来,通过科学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干预疾病,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8和5mmHg。

    201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糖尿病患者体力活动立场说明中建议: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力量训练)联合,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声明强调,对血糖异常的患者增加大肌群的抗阻训练,以增加肌肉力量体积和耐力,经过持续规律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降低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

    这提示我们,根据运动处方的指导,采用有氧运动与力量运动结合的运动形式,对血糖血脂的控制更为有效。同时还可以轻度降低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和BMI,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

    由此可见,合理的运动模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管住嘴,迈开腿,永远是这类疾病治疗的首要措施。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了不起的中国医师#

  • 陈....

    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方案,记得保存!
    1.一级预防:预防危险因素,从年轻时候就要注意饮食,要吃清淡、低盐饮食,要预防高血压,最主要是少盐饮食。现在较多人比较胖,饮食习惯不好,所以要减肥,加强体育锻炼,防止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这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2.二级预防:已经有了危险因素,比如有些人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又有抽烟、喝酒,要好好控制血压、血糖,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
    3.三级预防: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病,要防止继续再得心脑血管病,控制危险因素,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以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教育

    您好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习惯里面的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病人的体重,还包括一些代谢性因素,如高血脂、高尿酸、高血压、糖尿病等。糖尿病除能损害肾脏、神经系统及致盲以外,还会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80%的糖尿病患者都死于心血管疾病,因为升高的血糖毒害性很强,它可以损伤血管,加快血凝块形成,破坏血管的结构。人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还会促进高血脂的发生,高血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关于心脏或血管引发的疾病或者病变。

    其病因多样导致的病种也不少,常见的像是由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的冠心病、梗死、栓塞,以及中风、心脏病、动脉瘤、心绞痛、心衰、心率失常、心肌病变、心房颤动、心内膜炎、周边动脉阻塞性...等等疾病都规范在心血管疾病范畴之中。

    当今,越来越多的肥胖症、不合理饮食、抽烟、酗酒和不爱运动等不良现象,是酿成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想要真正实现早日治疗,希望大众以预防为主,早期预测、早期调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要任务;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生活环境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沉稳如松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慢性的,长期的发展过程,我们人体的自然衰老也会造成身体各项机能的衰老,我们的血管每年都在以1%的速度发生堵塞,这也是我国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越来越多的原因。

    心血管疾病起初也是由身体的一些比如心悸、失眠、喘憋、乏力、头晕、头痛、偏瘫、心脏痛、肩胛骨疼、三高等细微疾病引起来心律失常、脑供血不足、动脉硬化、血管硬化、血稠、血管堵塞、血管斑块 、心绞痛发展成为冠心病、心脏病、心梗、脑梗、心肌炎、房颤、风湿性心脏病、胸痹心痛、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