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到底重不重要?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教育学中教育原理也就是指研究教育理论,通过长久的实践从而寻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学原理也叫做教育基本理论,是为了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它的作用是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论方向着重研究教育的本质与历史发展,教育的价值与职能,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
2、教育科学研究法方向,在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教育问题的测量和教育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等。
3、成人教育学方向,在研究教育原理、教学原理、德育原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中外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论和成人教育的管理等。
非常重要。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要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循序渐进。“输在起跑线上”害了很多家长,应试教育让学生“虚胖”,缺乏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思考和分析。
因此,以成绩为唯一选拔标准的中高考模式,使教师很无奈,成绩之下,摧残学生。
【上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党一直重视思政教育。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会议和文件给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2017年春季学期开学,我带的思政课学生数就有了限制,减少了180人规模的大班教学,更多采取60-120人的“小班教学”。
党和国家重视高校思政工作是一以贯之、不断深入的。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3·18”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思政教师提出了“六要”的明确要求,指出了思政课要做到“八个相统一”。我心潮澎湃,特别受鼓舞。会后,回到学校和同事们交流时,我由衷地感叹:“习近平总书记跟咱们思政课教师真是心贴着心。”
过去,我们有的思政课教师在与人交流时还不好意思说自己教的是思政课,怕别人有偏见。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明显增强了,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我常常对教师们说,只有用学术成果来支撑教学,才能把课上得更好;课上好了,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
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学生身上的积极变化。前阵子,我们课题组做了一场大规模的调研,到20多所高校进行座谈,回收了2万多份大学生问卷。结果发现,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高度认同,“四个自信”显著增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这充分说明,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正在逐渐凸显。#教育# #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
这个有针对性,看人吧,
不同环节的人,理解能力不同。
教育学理论很重要,还要结合教育实践,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当年写的关于教育的散文,深刻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读罢令人陷入沉思。
叶圣陶分别从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的角度,讲解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工作。
他提出一个重要观点,教师不仅仅是教书的,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做人处事的经验。这种理念放在现在也是很有道理的,只是难以实现罢了,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方面努力。
理论也好,科学也好,超过了孩子们认知能力的深度和难度,都是揠苗助长。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小学教材好不好,老师说了算!那些专家教授的高级理论,见鬼去吧!
理论非常重要!它是具体工作的航标。比如一个好的校训。我们见过好多校训,大都空洞,无法实践;但北京日日新学堂的校训就很得教育之要:爱,美,智慧,自由。我实践过,创造了教育的胜境奇迹!再如,”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中年养德,老年戒得”,这几句话为教育指明了方向。
教材与行业发展实践脱节。教材是铸魂育人重要理论成果的物化形式,是教师个人工匠精神和技能素质外化的重要支撑,在教材编写工作中应强调责任意识、创新思维和专业素质的融入。但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教学教材,作为主要编写成员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工作者却没有参与的机会,导致教材内容可操作性不够强、教材更新不够及时、对新兴产业技能需求反映不够准确。此外,“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纸质教材很难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创新教材媒介,利用好数字平台,创建适合线上教学的新型教材,以缓解教学资源的不足,满足后疫情时代的教学需要。
——教育与职业《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
沐馨
2022-11-30在不同的教育岗位获得的实践经验总结,加上推广应用再检验,由此而得到的理论指导意义最强。办公室的顶层设计如果能像课堂上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能让教育工作者发挥创新。可怕的是行政命令,教条的规范动作,资料、痕迹、各种考核指标,农村公办基础教育已经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