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国内高校招聘过程中,严格要求博士毕业生的第一学历为“985”或者“双一流”以上学校,合理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国内高校招聘过程中,严格要求博士毕业生的第一学历为“985”或者“双一流”以上学校,合理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风华正茂

    你的说法有问题。985、211和双一流本科并列,并且双一流本科的叫法更是扯淡。应叫双一流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早在很多年前就能培养硕士博士了。

  • 岁月如梭

    特别合理。985211的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二。能考上的都是真正的天之骄子。硕士博士的录取水分大了去了,什么阿猫阿狗只要上线都能参加面试,上线分多少考过的人没数吗?真厉害高考你就应该是那百分之二,而不是先考个三流而流本科再去考硕士博士。要不卡你最严的本科第一学历,卡你水分过多的硕博学历,岂不是本末倒置?还有,本科985211才是学东西的阶段,硕士博士拜托,你都在干啥?帮导师干活挣钱混文凭吧?你可曾真的做出什么有含金量的科研成果?有的话,人家也不会卡你本科学历!

  • 沉稳前行

    武汉选聘生只认985/211,歧视第一学历,有点过了吧!
    1、985/211是过去提法了,官方已经不提了,现在被双一流代替,已经评了两届了,就是为淡化大学排名。武汉引进人才只字不提双一流。
    2、武汉这次招聘很重视第一学历,不是985/211的面谈,即使考了985/211硕士、博士也不可以。教育部曾发文禁止歧视第一学历。
    你认为双非大学学生还有出路吗?

  • 教育

    合理,只有高考是可信的。后期学历多是交易性的,非全面的公平竟争,尤其论文、著作、专利更是花钱就能买到。

    建议:招聘人才时,应加试成果材料的真假鉴别和等级评估。可结合面试完成。

  • 秋意浓情

    只认本科第一学历,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当初高考因为差了几分没有录取名牌大学,并不能说明基础性的差别。一些同学发奋努力,逆袭而上985、211研究生,难道不是实力和毅力的体现吗?人是可变可塑的,高考成绩只能代表过去的一刻,怎么能以一考定终身的观点来看待?

  • whatsns

    这个没有绝对的。

    博士毕业,关键看你是否有过硬的科研成果,如华中大博士左鹏飞,被ucloud薪200万聘用。

    现在国内过去那些985、211大学,招聘教师非要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这是在相同情况下的硬件要求。但如果你是国内土博士,却有过人的科研成果,则国内所有大学都会向你开绿灯,并不一定看你的第一学历。

    总之。重点大学招教师,第一看你的科研成果,可否申请科研项目。其次看你是否有海外留学经历,即使你有海外留学经历,如果没有过硬的科研成果,也不会待见的。

  • 淡定自若

    都说现在社会越来越内卷了。
    烟草行业是垄断行业,听说行业内薪酬高,待遇好。好多人趋之若鹜。
    一则红塔辽宁烟草公司的招聘,部分一线操作人员竟然要硕士以上学历。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2日,主要从事烟草制品生产和销售。下辖沈阳、营口两个卷烟厂。
    还好,没有要求第一学历是985,211或双一流。
    按照这种内卷的情况,是不是以后博士毕业也没准变为起点了啊!。
    #内卷# #国企招聘#

  • 秋水共长天

    关于北大清华有句顺口溜,金本科水硕士烂博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解释这种现象。

    以我所知道的一所高校为例,他们在招聘时非985高校博士毕业生不要,当然,这只是一个前提条件,还要在国际期刊上表论文达到一定的因子数。有一年一个学院同时有两名北大博士毕业生应聘,但只有一个名额。学校先看他们硕士毕业学校是哪里,如果同样是985,就看他们的第一学历。如果第一学历都是985,那就看他们的高考分数,真的是这样,一点不夸张。

    这与我国人才培养体系有关系。第一学历能考入985院校的学生,意味着高中阶段绝对是学霸级。以山东为例,985高校的录取率不到5%,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真不是一般学生能考上的。而硕士阶段博士阶段,考取的难度相对降低,录取率随着近几年的扩招提升很大。而且985院校的学生由于师资力量等的原因,学生的基础相对更加扎实一些,所以更受高校欢迎。

    所以对于高校要求应聘者为第一学历为985或双一流院校的做法完全合理。

  • 风华绝代

    有一点我比较支持并且建议改革的就是: 本硕博必须为全日制,并且专业方向一致。


    我是留学李玲芬老师, 一个做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的,我常常会遇到很多人是什么在职研究生学历,或者是大专生,然后自考或者成考的本科,再加一个在职研究生。 这类老师的实力可能也很突出,但是只是单单从他们的教育经历来说,我不敢沟通。 这类教育经历的人呢, 可以很明显看到一直有个心理: 以最简单的快捷的方式拿文凭。


    本科不是985或者双一流院校, 也正常啊,毕竟高考时会有一些人发挥失常, 而且不同省份的人上985或者双一流院校的难易程度也不大一样。

    另外,我们需要的注意: 高考时几乎是全科都考,学生还没有完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以及特长。但是,大学阶段的学习,可以让自己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不断专研,不断攻读硕士以及博士,而且有很多不错的科研成果。


    但是呢, 如果说招聘院校是一个985院校或者双一流院校,那么此时对第一学历有特殊的要求也属正常。

  • 淡定自若

    你的提问有很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评判标准。即: 你所谓的科研能力出众,综合素质突出的标准是什么。

    客观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你没有考上985/211,在硬件条件下确实不如其他学生,这没办法,你只好后天继续努力,怪不得别人。

    第二,科研能力的标准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一是要有论文,能在质量和数量上满足用人单位要求,这是最主要的。只要你发表过哪怕是一篇顶刊,国内绝大多数学校你都可以横着走了。或者你没有顶刊,却和行业大牛有着深度合作,在某个领域里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这种学生根本用不着自己跑出来找单位。主动上门的职务和待遇会是一抓一大把。导师都可以给你联系好,自己根本用不着四处跑,985/211的限制可以直接无视。

    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那你所说的几个突出和超常,就是自吹自擂,纯粹胡说八道了。

    与其吐槽待遇不公,不如静下心把本职做好,论文在手,你走到哪里腰杆子都能硬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