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第一学历是双非,国外读的博士,回国能进985高校做老师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第一学历是双非,国外读的博士,回国能进985高校做老师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3 个回答

  • 风华正茂

    进去倒是没问题,作为特任副教授,985一般是实行非升即走,三年内,必须搞出比较好的成绩来,才能获得稳定教职。

  • 最美

    #高考2021# 【如何看待高校招聘中的第一学历歧视?】
     
    有学生来信:“乐老师您好,我是广工的毕业生,关注您的微博很久了,应该算是一个老粉丝了哈哈,最近有一些疑惑想问问您,感谢您的查看与回答。  我在广工某工科专业毕业之后就考研到了一所省内985读研究生,后面毕业就到了海外一所高校读博士,毕业应该30岁。我很希望能够到高校做教师并且努力成为一名教授。
     
    但是一路走过来,我的第一学历都受到了不少歧视,有一些同学跟我说我的第一学历很难到比较好的高校(985,211)任教。尽管一路以来我一直认为只要努力就能打破这些例子,但有时候我也难免会觉得挺泄气,担心自己努力很多也改变不了一些固有的看法。
     
    我觉得自己与身边名校毕业的同学相比并不差(可能是我的自我感受良好,但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中上水平,一些科目还能全班前几)。基于上面的一些担忧,希望老师您能给我一些关于未来就业的建议。例如就业的选择;读完博士直接就业,还是说留在海外先做博后等等。我的博导是一个优秀的学者,组里师兄师姐毕业之后的去向都不错,目前他们是去了浙大,哈工大,同济和海外做教师或者博后(他们第一学历都是985或者海本)。”
     
    作为一所“双非”院校的本科生,一路打拼,依靠自己的努力,即将拿到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真的非常不易。在此我向他表达敬意,也为广工拥有如此优秀的学子而自豪。
     
    你提出的高校招聘中的第一学历歧视现象,确实客观存在,自不讳言。可能有人说,很多985大学和211大学的教授第一学历并非一流大学,但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行业内的顶尖学者。但此一时,彼一时。在高校招聘竞争越来越“内卷”的今天,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但只能是凤毛麟角。
     
    有一次,跟某位高校领导交流关于高校招聘中的第一学历歧视问题。他说现在这种情况不仅在985大学和211大学普遍存在,而且很多普通一本大学也在效仿。他说,学校每年的教师岗位需求只有那么多,但人事处收到的求职简历数千份,优秀者不计其数。
     
    通常来说,学校人事部门在查阅简历时,一看求职者的科研成果,二看求职者的毕业学校及学位。如果这两条难分伯仲,第一学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毕竟,优秀的人太多,尤其是近年来海归博士大量回国的大背景下,对求职者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以前那种凭借一纸海外名校博士学位就可以轻松获取教授职称和不菲的安家费和高薪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真相很残酷,但你必须面对。如果你的科研成果不是非常突出,手握十余篇以上的SCI一区和二区的论文,你很难在国内名校的教师竞争中获胜。我一位同事,第一学历是双非高校,努力拿到985大学的博士,后来又到香港高校做3年博士后(研究人员),发表20余篇SCI论文,最后入职广工“青年百人计划”A类人才。他的经历你可借鉴。
     
    不过,想入职985大学或211大学,虽然很难,但也并非没有机会。努力的人生并不一定能得偿所愿,但不努力则一定一无所获。
     
    最好的途径是争取在海外做一个博士后,一定要找一个好的合作导师,努力多出成果。目前国内高校招聘,最看重的是SCI论文,尤其是顶级期刊论文。如果你拥有这些,我想进入985大学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不想做博后,直接回国求职。那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科研成果的份量。如果你觉得跟同龄人的科研成果更突出,可以考虑冲一冲985大学强校。如果稍弱,也可以考虑一下偏远地区的985大学如东北大学、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如果觉得科研成果份量不够,争取进入一二线城市如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杭州等地的211大学或强势一本大学。当然,如果你想回母校任教,机会相对会更大。
     
    你同组的师兄师姐们很优秀,相信你也会很优秀。但我觉得,即便不在985名校任教,一样可以做出靓丽的科研成绩来。出身无法选择,你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争取多出成果,这才是你需要认真思考的当务之急。

  • 沉稳之选

    大概在五年前,北美经济学博士回国去211当老师问题不大,去985也不算太难。现在呢?没有经济学顶级杂志论文在手,985和东部211是别想了[捂脸]想留在东部比较好一些的城市,只能去看看双非本科院校了。老师是惨,但对学生是有益处的,双非大学的老师之前是硕士毕业,现在可以博士来教,学生显然受益更多[赞]其实国内双非院校是缺博士的,更不要大专高职了,在美国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老师都是一水博士!所以中国的博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多培养博士,然后继续下沉,争取国内大专高职都能招到博士,可以让广大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微笑]

  • 9527

    这个问题,讲一个我身边的真人真事。我有一亲戚的小孩,国内本科普通二本,硕士国内很一般的211,博士美国国内排名大概130位的州立大学,博士后国际前10的高校。

    回国找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在一排名前20的985高校,直接教授。

    很多人说,国内一般学校本科毕业,以后博士毕业,在高校求职,很困难。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最重要的,是个人成果。

    用人单位看重求职者的第一学历,只是据此来评估求职者未来的发展潜力。

    最后的结论,不管什么学校,什么学历,只要有东西能证明你的能力,一切OK。

  • 沉稳大叔

    就是第一学历985,国外博士,不要说进985当老师,就是进普通211高校也很难。

    有一个十年前的案例,夫妇二人都是清华毕业,国外博士,男的作为杰青被985高校引进,女的只能进了一个普通211学校,十年过去了,女的还是讲师,达不到晋升副教授的条件。科研成果比学历更重要!

  • 秋意浓情

    第一学历双非,在国外读的博士很难没有水分。本人出国读博士之前,去中科院化学所面试,那的教授说如果以后还想回国搞科研,就不要出国,留在化学所读博,一旦出去读博士,不是世界前二十的排名,他们连简历都是不看的。

  • 风去了无痕

    你想多了!

    可以考虑去内地三线城市一般院校!

    或者一线二线的职业院校!

  • 淡定生活

    其实国外读了博士,是有可能进985高校的。一般高校招老师,对于土博士是有第一学历要求,但是对于洋博士没有第一学历要求。

    英雄不论出身,国内部分高校太过于强调出身了。不管第一学历如何,只要人家科研水平高,没有理由拒绝呀。有些学校不仅强调第一学历,还要求洋博士学校国际排名多少名之前,非常过分。高校还是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像以华罗庚、陈景润、屠呦呦等都没有海外经历,其中华罗庚都没上过大学一样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

    最近几年国内高校有点急功近利,不好好培养自己的老师,一心想用高薪挖国内外的牛人,各种附加条件。做出同样的成果国外引进的有各种待遇,而本校老师则没有。教育部出台了反对唯学历论,期望高校招聘老师的时候为第一学历松绑。

  • 教育

    看你毕业的院校和个人成果!成果决定一切

  • 良心宝贝

    双非第一学历、海外博士毕业,回国能否进入985高校任教?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人,真经自己就遇到过很多。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海外博士,国内“土博”就能做到。

    真经前几天去清华北大招聘,有一个学物理的博士来投简历。看学历,第一学历为山东某“考研基地”,研究生考到北大,然后硕博连读。看成果,第一作者几乎都是一区论文,还有一篇nature参与。此外,目前在投一篇共同一作的nature,已经返修过,发表的可能性很大。

    这样的学术业绩,去985、211高校可能不能直接入编,但聘个特任副教授甚至特任教授是没有问题的。按照我们学校的招聘政策,他可以入选我们学校的青年人才计划,3、40万年薪是没有问题的。进校后,只需要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申请一个自然基金项目,基本上就可以入编了。

    不过我也坦诚告诉他,我们学校是工科院校,物理方向主要是基础教学,他来了发展不会太好。他就说先投投试试吧。后来我们再和他联系时,他已经接到两三所985高校的面试通知了。

    这只是我遇到的类似情况的其中一个。现在想进985高校长聘难度很大,但进入短聘难度不大,只要你有一定的学术积累,985高校也可以不看你的第一学历。而等到进校后,想要进长聘,就完全靠自己能力了,第一学历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 风华绝代

    没有关系铁定进不去事业编,有可能给你个非升即走,而且你国外的博士必须是QS或泰晤士报的全球前二百高校,才有可能。

  • 教育

    北京985本硕博,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开始纠结毕业去向。

    offer1:985高校,助理教授,非升即走,安家费40万,年薪税前30万,二线城市,房价2万。

    offer2:211高校(美国黑名单),长聘副教授,安家费30万,年薪税前20万,三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3:有博士点的双非院校,编制讲师,安家费80万,税前年薪18万,二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4:双非院校,编制讲师,(一年可评副教授,基本具备条件),安家费100万,年薪税前40-50万左右,一线城市,房价10万左右。

    到底选择哪个好呢?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个人觉得两个二线城市是首选吧!一线城市不光房价,就是人才也太多了,数不胜数!三线地方,说实话出路不太光明!二线城市吧,基本都是省会城市,不会太低,在局部也是拔尖的,房价适中,还算不错吧!

    城市决定了发展,一线房价高,三线普通,二线不错,选1风险高,安家费低,房价高,也就是个985名好听,选3吧,拿了安家费就能买房解决安家问题了,不要在乎老师还是教授,就是一份教师工作,不是顶级人才别去操心那不该操的心,解决了房子,二线城市有份教师事业编制工作,有个还不错的收入,人生起步已经不错了,切不可心高。如果你家庭条件很好可以随意,如果不是那就现实点。

    你没说具体城市有点不好评判,城市很重要,抛开城市来看的话,看自己的性格吧,积极进取的就选1,想安逸的就选3,985平台好压力肯定也大,双非相对压力小,十万房价的那个也不错,就看自己家经济实力了。

    其实最好的当然一线城市,学校双非只是起点,有发展可能。有编制且晋升途径通畅,一线城市选择机会多。安家费、年薪高,其他收入(科研,授课)相对较多。重点:一旦购房,下跌可能性几乎没有,其他城市不敢保证。房价是贵,但安家费和收入绝对可以负担。

    情况不详细了,有很多变数。北京985,那就默认不是清华北大了。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进去后有好的团队,选1。否则就从2和3里选吧。4看上去很诱人,但学校的平台和团队太薄弱,一个博士去了很难有大作为。而且这些安家费和年薪,是否有考核附加条件,未必能拿到手的。另外,离父母近,回老家交通方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静以修心丶

    我就是。第一学历双非,硕士top100,博士top50,今年找工作直接985硕导,另外一个同等级高校直接给博导,但因为大老板方向问题选择了现在的学校。

    找工作主要还是看成果,最后都没被卡,但求职过程还是有尴尬的。比方现在的单位,当初联系大老板,他看了眼简历说各方面都非常match,但第一学历是双非,可能会被一刀切,需要帮我去人事处问问。最后人事处说成果可以第一学历没问题,于是整个过程都很顺利。但不知道人事处是不是给了我大老板面子,这个不得而知。另外一个高校尴尬是在参加了一个青年论坛,最后有个校长谈话,所有求职者都坐在一起自我介绍。当时二十多个人,就我一个双非的,报出学校名字的时候确实都有点尴尬,但最后也没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