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中流985博士毕业可以进入一本当老师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双非问题不大
院校招聘一般是有两大渠道 一个主要是是针对青年讲师的招聘 院方会根据招聘要求通过应聘者的自荐书来进行初步筛选 自荐书主要包括学习经历成绩还有科研成果获奖证书配偶情况 其中科研经历是权重最大的一项 其次是潜规则本硕博均毕业于国内一流院校或国外知名院校的优先录入 一般情况下二流院校的博士是很难直接通过这类筛选的 所以还就有了次一级的途径 专注于实际的科研能力的 例如师资博士后项目这类非校编岗位 通过在岗位上积累成果再转成事业编制的这种途径 二轮的面试一般由相关课题的组长或者实验室负责人来进行综合判断 这个没有具体的要求 主要是聊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积累实验设计的思维逻辑视角开阔度性格兴趣等等 其实就是看主面试官的喜好 第二类渠道就是人才引进渠道 例如两院院士 长江 杰青 百千万人计划工程 优秀青年博导 还有一些获得过市级省级科学进步奖项的研究员级的高工 这类招聘概括下来就是成果说话 学习经历反而是次要的 两类途径综述下来就是在学术大拿面前一切要求都是浮云
高考650分左右为了公务员岗位去二本学院究竟值不值呢?都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疫情过后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这些岗位是越来越香,也越来越卷,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每年都在涨,五大官校之一的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这个学校虽然是二本学院,但因为对口培养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可以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录取分数也是一直在涨,在四川这个分数可以去到中流985大学了。650分去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究竟值不值,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如果是女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可以,只追求稳定完全可以考虑。如果是男孩子其实可以有更多选择,如果家庭一般的男孩子其实可以考虑计算机这些高薪行业。就是想当公务员也可以去985大学以后走选调生这条路,选调生可比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公务员更香,一般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虽然是公务员,但是主要走技术岗,上升空间职业发展根本不能给选调生比的。
选调生有几种,最好的是中央选调生,这个要求比较高,只有二十多所985大学有选调资格,其次是定向选调生,一般是211和双一流大学或者省内认可度高的头部学校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最后就是普通选调生了,这个一般公办本科生都可以参加选调的。
选调生一般关系在上级组织部,下派基层锻炼,作为干部队伍后备人才,晋升渠道和晋升空间给一般公务员完全不同。选调生这么好,除了对应层级的学校要求外还有其他要求的,第一必须是应届大学生,这个应届给毕业两年后应届概念不一样,选调生只能在毕业那年有一次机会,除了是应届生还要求是党员或者预备党员、优秀三好学生或者大学生干部,这几种情况中符合一种都可以报名参加选调。
对于专业方面适合考公务员的法学、财经、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也是选调生的热门,岗位也比较多,选调生考试一般也是给公务员考试科目一样,行测和申论两门。但是选调生给公务员招考比较选调生更容易,公务员竞争太激烈了,有的三不限岗位出现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想想都恐怖。想当公务员的同学,不管你是985还是双一流或者是普通本科,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一般大三开始学习行测申论的内容,备考越充分越容易上岸。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虽然可以提前锁定公务员身份,但是985选调生在公务员队伍里后劲更足,潜力更大,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呢?
我是四川高考王老师,每天分享高考志愿填报知识,讲解专业和职业规划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有什么问题请留言,我会抽空回答大家!
逆天了,00后天才天津大学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文。
文章一作者是我初中校友,高中当过一年同班同学,同时是我化学竞赛班两年同学,多年的好友
说下他的一些事迹应该可以侧面反应其人,当年我们的高中是按照每学期期末考试名次分班的,年级1-50,51-100名分别分到1,2两个小班,我们同属第二个小班,在小班时,班主任老师狠抓高考成绩,并规定的上课时间不允许自学竞赛内容,李预立同学屡次违反该规定偷偷阅读竞赛书籍,刷竞赛习题,被各科老师多次抓获仍屡教不改,在其不懈的努力下,高二上学期决定分班的期末考试考出了451名的好成绩(理科总共就460人左右),成功掉回平行班(在平行班里相对没有那么严格,老师不怎么管他学竞赛)
高中竞赛期间,李同学表现出了他对于有机化学极大的热爱以及极高的天分,数位请来给我们竞赛生讲有机化学的教授都叹为观止,甚至几次请来教课的国集,世界金选手都觉得他有机水平不亚于自己,但这一切都在2017年8月末的初赛戛然而止,李同学考试失利,30分的有机试题只拿到10分,惨遭滑铁卢,无缘省队,仅拿到省一等奖,高三伊始,意识到自己必须要重拾高考的李同学凭借其聪明头脑与不懈的努力迅速从年级倒数攀升至前百名,并在高考取得650分的不赖成绩录取至天津大学。
到大学后,他如鱼得水,投身自己所喜好的科研,自学计算化学,大一下学期,我小学期还没结束,他们已经先放假了,我在复习最后一门专业课的时候,他借了张校园卡也来我们学校图书馆学习,当时就看他电脑上整了一些有机+计算的东西,反正我是看不懂,还笑称他李院士已经领先全球了,现在一看果真是,领先全球不好说,起码是领先全国了。
刚有疫情那年,20年,大概五月份,大家都在家里蹲着玩,他约我出来自习,也是带着个电脑在那算,当时就跟我说他组里大一届的学长跟着国外一个计算届的大牛做了,他通过学长介绍也跟着一起做,去年五月份就发了篇ACS催化,纯计算的文章(二作,一作是那个学长,也很强)到现在Science发表是两年多的时间,最开始还准备投Nature,当初没做出来的时候还跟我说可能这篇也是二作,看看能不能争取个共一(因为他算完的时候实验还没做完,他也不知道最后结果怎么样)最后实验结果出来证实了他之前预测的机理,那妥妥的共一啊…至于为啥是Science,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降解条件很温和,可以算是领域的一个突破吧。
总结一下其成功的经验,首先是对科研的绝对热爱,他对有机化学可以说是近乎痴迷,其次是天分,从他竞赛回来一个月就从年级倒数跃居前百(能上个中流985)可以看出来,最后是要懂得抓住机会,合理利用身边一切资源,他刚上大学就目标明确,一直在向上攀登,最后获得ucla中美双料院士的青睐,机缘巧合下得到一篇非常成功的作品李同学和我一样,只是普普通通二线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他的父母也和我们的父母相似,和所谓的学阀,权贵,py,甚至和教育行业都不扯上任何关系。
多么令人佩服且惊叹的一个小城科学家的故事,在我身边是真切的发生了。
去985 211教书本科会有硬要求。
看专业。理工科专业只要第一学历别太差,问题不大。文科专业就不好说了,就看人家空缺不,不空缺的话是不会引进博士作为储备人才的,工科的话没问题,空不空缺都没问题,高校都在抢人才呢
我毕业于211硕士,实验室有博士师兄毕业去一本学校,也有去二本学校,针对以上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您在读博士期间取得多少成果,也就是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影响因子是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研水平,很多高校招聘老师还是很看中博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我们实验室去一本的博士师兄,读博期间发表了七篇sci论文,最高一篇论文影响因子50多,论文质量比较高。
第二,老师是伟大的职业,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高校招聘一个老师,科研成果是一方面,其次就是,您是不是具备能和学生沟通的本领,能够把复杂的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因为,招聘的时候有一个试讲的流程,高校招聘人员通过试讲课程,看您是否具备相关能力,主要就是沟通表达能力,如果只是自己知道,而无法正确表达或者表达不清晰,就很难做到传道授业。
第三,您的研究领域是否是高校所需要的,这个很重要,如果高校没有您这个专业方面老师的需求,那也是没有用的。开始就要把高校招聘老师的信息收集起来,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对口的进行应聘。
第四,985博士毕业进入一本院校做老师,看您怎么定位,机会肯定是有,而且很多,好好做准备,把高校对老师招聘的需求与自身的能力做匹配,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去完善,都需要靠自己努力,祝您成功,谢谢。
岁月如酒
2022-11-07中流985和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怎么选择?
上科大相比常规大学是另一套系统,学术培养格外的严格 - 硕士都普遍要求发顶刊顶会才能毕业,博士就更别说了,这个要求是比上海交大平均水平还要高不少的。
这种严格有好也有坏:超高的学术标准(kpi)会剥夺你做别的尝试的时间精力和兴趣,而且学术这个东西天生就自带风险,你未必能得到牛导的指导,就算得到了牛导的指导,工作也未必能轻松发表。所以,但凡能合格毕业的,你出国读博会很有优势。然而,最后你很有可能发现学术做得好并不能帮你赚到钱,因为学术和经济产业其实是非常脱节的。
中流985完全是另一条常规大学的通道,至少在跳博士坑之前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再尝试一下那个,最后多半随大流面向产业做训练,读个硕士毕业去工业界发展,校友之间多少有点互相提携。万一想做学术,985资源也是有的,只是不像上科大有那么高的学术标准(kpi)。
对本科生来说,或许落到你们头上的学术kpi还没那么沉重,但整个学校风气如此,本科生所受到的训练也多半偏学术一些。
所以学姐建议还是报考985,我是@学姐阿稻 一个专注于教育的,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