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一些单位招聘人都要求是985、211毕业生,那其他普通本科毕业生怎么办?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也不是所有到饭店吃饭的客人全点龙虾鲍鱼满汉全席呀。。家常菜才是最大众的消费。
你看看现在招聘的学历要求就不会写这么长一段了。好一点的企业或者工作,起步985,211本科,甚至211都不行,必须985本科,或者985,211研究生,没有这个学历,不好意思,你的简历连初试的资格都没有[黑线]
不要被这些吓到,只要你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到哪都会发光
还是985、211厉害,接到大学通知书就可以有编制,还奖励几十万!
据一份宜兴的人才培养计划签约通知显示,人家这个地方开始抢人才了!但是,你必须是985、211、双一流学校才可以!
据这个材料显示,学生凭985、211、双一流学校录取通知书可直接进入事业编制。
没错,大学还没上,就可以直接先签约预约,大学期间补贴给你学费,并奖励30万—50万。
不知道这个对宜兴的孩子有没有吸引力,反正这个要是在山东的话,应该会挤破头,一个公费师范生,在山东有些考生甚至985、211都不去,也要直接有个编制。
但是,这个东西,在南方就不一样了,他们对体制内有点看不上,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做生意或继承家族企业。
985,211,有人才引进,选调生,各种科技岗,好的国企央企,大学老师等职业选择,考公务员的有,也是头部公务员。所以985 211的孩子还是最优秀的,你不能拿个例说话,概率问题得懂!
985和211的学生也是一步一步考出来的,你们为什么考不上,你们看看上名校的学生不管小学初高中几乎都是名前茅,现在是大公司都要名校的学生。
企业和企业之间差距很大。前几天开价200万给博士毕业生的ucloud是企业,你们村头卖化肥的也是企业,他们层次不同,招聘要求肯定不同。
每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和企业自身的层次相匹配,ucloud就可以只要985/211毕业生,村口卖化肥的肯定不能这样要求。
所以,不是用人单位只招985/211,而是只有这些用人单位入了大家的“法眼”。所以会造成一种学历歧视的假象。不信你翻来智联招聘,不要看闪在首页的那部分企业,往后面翻翻,看看更多数企业是怎么招人的。
所以,普通本科毕业生工作的单位层次比985/211低很正常,这是市场规律。
那是不是说,普通本科就没有出路了?
只能说应届生招聘,985/211看的很重,工作5年以的社会招聘,看工作经历综合能力更多。
所以,普通本科的同学需要正视刚毕业求职的劣势,一方面在职或者直接考研提升学历层次。另一方面不要只看单位层次,看下单位在专业领域是不是有发展,毕竟阿里ucloud刚成立的时候也是小公司。
在一个领域积累有效经验+适当提升学历,超越985/211也不是没可能,毕竟人生是场马拉松,毅力坚持很重要。
别听所谓的专家瞎扯。现在本科生占总人口数无非百分之五左右,很多工厂根本就招不到本科生。本科生嚷嚷就业难,是因为他们的定位就是国有垄断企业、上市公司、公务员。上次央视采访北京某校一位本科生,他居然说实在不行也只好回长沙了,听了这话只想揍他。
一些公司,尤其是名企大公司,或者公认的“好单位”,招聘应届毕业人才时只要985或者211毕业生,虽然所有的五百强老板们HR们都谆谆教导你们:学历不代表能力,只要有梦想肯努力,低学历同样可以成功。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他们自己也只要名校毕业生,能够只要985或者211的毕业生,这样的公司一般都是很知名了,属于大公司,因为他已经有了选择人才的门槛。所以这类公司肯定是想要更好的苗子来实现员工的价值和减少培养人才的风险。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不代表全部,普通本科或者是大专生的门槛还是有的,有些单位还是愿意给学历机会去培养人才,只要自己是千里马不用担心没有伯乐,在学历的基础上好好提升自己能力与专业基础才是最实在的社会通行证!
就用人单位而言,招聘211、985院校的毕业生能显示他们用人方面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把国内顶尖大学毕业生招来反映了他们的软实力不一般。
另一方面,能进入211或985院校的学生一般在智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在后续工作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有些国企、外企,不仅要求毕业生来自入985院校,而且要求中学上的是省重点高中。可见他们对招聘来的人员的智商、情商及学历教育的过程要求是很高的。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后来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影响是深远的。
人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再超前一步就是重视胎教,还有父母的素质也很重要,就是遗传因素对人的成才也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不惜花巨资买学区房,上最好的学校,直至教育的顶端,梦想能上211或985院校。
一旦进入211或985院校,他们的就业前景也是光明的。所以,能进入条件较好的单位,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结果。
中国好多事都是国怪怪的,不看能力看学力,学历比较看明校的,难道958.211.出来的都是才子,都是人才吗?这中现象过去几千年历史上都没有的。多少人文才子,作家诗人多是草根平民出来的,到啥时候了,为啥走不出用人误区。能力,责任,担当,爱党爱国,能把握好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应做为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
秋意浓情
2022-11-24不是所有的单位都会要求应聘者是985、211应届毕业生的。
这两类学校的毕业生有限,不可能满足全部用工单位的劳动力需求。
单位招聘,情况很多,单位与单位不同,有的单位实力雄厚待遇优厚,或招聘的是高级职位,用工门槛高。但大量普通公司,发展中公司的用工需求更多更旺盛。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不是985、211毕业生就找不到工作,而是要考虑自己的各方面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虽然你无法改变你毕业的学校,但你可以在今后的职场之路上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走你自己的路,相信自己,只要努力拼搏,勤奋工作,你会有你美满的人生。
愿我的回答对阅者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