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学校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小学生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初中生德育教育主题及内容,学生德育教育内容,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品德教育,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口诀,德育管理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幼儿园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德育的内容包括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德育理论学习资料: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层次六阶段理论
1、道德发展三层次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层次一:(1)前习俗水平(0~9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我想要奖励”。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三: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2、美国雷夫教师实践案例:
道德发展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的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安静,老师来了!」孩子们紧张地彼此告诫。他们做作业也是为了不惹麻烦。
道德发展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雷夫·艾斯奎斯: 你做作业希望你能有很好的分数、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在这里我告诉学生们,当你在演奏音乐的时候,就像出场的时候孩子们表演的乐器,实际上表演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赞美,不是说结束之后对你进行表演。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学生做了一件艺术品,会询问老师是否喜欢。老师想说这是你做的一件艺术品,实际上和老师觉得它怎样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你自己觉得这件艺术品怎么样。
道德发展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如果你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并能理解这条规则设立的原因,那么你就做到了第四阶段。只是,老师更希望你是因为自己愿意去做这件事,而不是因为受到规则的约束。比如说我们要求你认真学习,不是因为任何的规定去好好学习,因为好好学习本身就是我们去做的,而不是因为规定这样做。
道德发展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比如我在酒店里面会保持安静,我保持安静并不是因为我担心有些麻烦、并不是要讨好别人、并不是因为有规定。因为我很体贴他人,因为我知道在另外一间房子里可能有人想休息。不要再公共场合打电话,这样会让其他人感觉不舒服。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达到第五层级的思维方式,这样孩子们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世界。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依据这一层次划分,我国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
2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在基本道德教育方面,我们曾经有过极左的思维,用道德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等否定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和全人类的共性。其结果是基本道德情感的消失和起码的道德规范的丧失。极端的例子是“文革”时期,打、砸、抢等犯罪行为反而成为合乎道德的“正义”行动。这一历史教训在今天的德育实际中决不可以轻易忘记。
3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也是学校德育经常性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无论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应当遵守文明行为规则。文明行为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当然,文明行为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重要的是这些外部行为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心灵或性格的特征。否则,一些人学会了“彬彬有礼”、衣着讲究,给人一种很有“教养”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仍可能是虚伪、狭隘、自私和粗鲁的人。所以文明行为教育应当同个体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切实地遵照执行。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
在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 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品德修养
(2)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3) 民族团结教育
(4) 心理健康教育
淡定自若
2022-11-18【真题】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教综真题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
A.政治教育
B.道德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思想教育
答案: ABCD 本题考查我国德育内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我国的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思想教育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的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良好个性的塑造和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此外,学校德育还包括法制教育等。综上,本题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