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高校招聘博士安家费几十万是真的吗?博士能拿全?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分享安徽省一本高校教师待遇
坐标安徽省某三线城市
就职于当地一所省属一本高校
教师,事业编制
博士研究生学历
讲师职称
目前每个月到手工资大概4000出头
每个月的双边公积金一共2400左右
年底的一次性奖励大概3万左右
绩效比较低,一年几千块钱
如此算来,安徽省某三线城市省属一本高校讲师一年的到手收入大概8-9万,加上公积金的话,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10-11万,平均下来一个月的到手收入大概7000-8000。
当然,这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讲师的工资待遇情况,职称不高,所以工资待遇比较一般。随着职称和工龄的提高,待遇也会有一定提升。
另外,高校教师的收入来源比较多样化,还有项目,科研奖励等收入,有时候也可以出去讲座等,主要看个人能力。
在安徽省某三线城市作为一名省属一本大学教师(讲师),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10-11万(加上公积金),这样的收入你觉得怎么样呢?
欢迎评论交流!
安家费是高校招聘人才最常用的一种优惠待遇。所谓安家费,其设立初衷让新引进的人才能在学校所在城市安下家。但随着房价越来越贵,安家费也并不一定是用来买房,而更多是用来租房、买家电、装修等等,因为大多数人才的安家费远远不够买房,连首付恐怕都不够。久而久之,安家费也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就纯粹成为了一种现金奖励。
真经在高校做招聘工作多年,参与制定了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安家费的金额也是我们来定的。早些年,学校招聘博士的安家费最高能达到15万,不过需要符合一定要求,比如成果要求达到一定水平,毕业院校必须是全球top200高校等等。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安家费都是实打实发到手的。我曾经给上百个博士办理过安家费发放手续:入职签合同的时候就要明确发放金额,约定好发放方式,是分期还是一次性。分期可以少负担很多个人所得税,而一次性,需要扣接近一半的税,除非是着急买房,几乎没有人会选择一次性付。
但现在,985、211高校的安家费已经少得可怜了、据了解,像我们这样的985、211高校,普通博士的安家费有3-5万算不错的了,少的可能一分钱都没有。因为现在对这些高校而言,博士不算稀缺了,犯不着用安家费来吸引。
当然,高校一般会给博士提供另外一些待遇:
一是科研启动经费。这个一般有一两万,不一定是学校出,也可能是由课题组出,纯粹是用于新进人员起步用的,大多数新进人员一两年内都会申请各类基金,所以很快就会有科研经费了。
二是特殊津贴。由于现在很多高校实行非升即走,新进人员压力很大,所以学校在待遇上会给予一定的倾斜,尽量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据了解,一些高校准聘制的教师,年收入跟一般教授差不多。这些待遇,大多都是以特殊津贴的形式发放的。
三是青年公寓。新进人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宿问题,此前给安家费也就是为了解决住的问题,有些高校地方大,校内有公寓,可以租给老师们,这样学校也就不用给博士安家费了。
现在,还有一些省属高校会给博士高额的安家费,特别是一些地域比较偏僻,名气不是很大的高校,靠常规方法难以引进优秀人才,就只有靠安家费来吸引,比如西部的一些高校,还有广东的一些二三流高校。如果博士毕业去不了985、211高校,去这些高校享受一下安家费也是可以考虑的。就是注意去之前问清楚安家费的具体政策,看看自己的情况究竟能拿多少,别被“最高”这种字眼迷惑了。
北京985本硕博,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开始纠结毕业去向。
offer1:985高校,助理教授,非升即走,安家费40万,年薪税前30万,二线城市,房价2万。
offer2:211高校(美国黑名单),长聘副教授,安家费30万,年薪税前20万,三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3:有博士点的双非院校,编制讲师,安家费80万,税前年薪18万,二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4:双非院校,编制讲师,(一年可评副教授,基本具备条件),安家费100万,年薪税前40-50万左右,一线城市,房价10万左右。
到底选择哪个好呢?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个人觉得两个二线城市是首选吧!一线城市不光房价,就是人才也太多了,数不胜数!三线地方,说实话出路不太光明!二线城市吧,基本都是省会城市,不会太低,在局部也是拔尖的,房价适中,还算不错吧!
城市决定了发展,一线房价高,三线普通,二线不错,选1风险高,安家费低,房价高,也就是个985名好听,选3吧,拿了安家费就能买房解决安家问题了,不要在乎老师还是教授,就是一份教师工作,不是顶级人才别去操心那不该操的心,解决了房子,二线城市有份教师事业编制工作,有个还不错的收入,人生起步已经不错了,切不可心高。如果你家庭条件很好可以随意,如果不是那就现实点。
你没说具体城市有点不好评判,城市很重要,抛开城市来看的话,看自己的性格吧,积极进取的就选1,想安逸的就选3,985平台好压力肯定也大,双非相对压力小,十万房价的那个也不错,就看自己家经济实力了。
其实最好的当然一线城市,学校双非只是起点,有发展可能。有编制且晋升途径通畅,一线城市选择机会多。安家费、年薪高,其他收入(科研,授课)相对较多。重点:一旦购房,下跌可能性几乎没有,其他城市不敢保证。房价是贵,但安家费和收入绝对可以负担。
情况不详细了,有很多变数。北京985,那就默认不是清华北大了。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进去后有好的团队,选1。否则就从2和3里选吧。4看上去很诱人,但学校的平台和团队太薄弱,一个博士去了很难有大作为。而且这些安家费和年薪,是否有考核附加条件,未必能拿到手的。另外,离父母近,回老家交通方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高校安家费是真的,是各个高校吸引人才的措施,就是给博士生的。
我当年就业安家费虽然没有这么多,但也确实是分批次按月给到工资里,可由本人自由支配使用。
现在各地都在打人才战,安家费也越来越多,当然这几年房价也是飞速发展。
除了安家费,高校引进人才还有科研启动经费,普通博士大概几万块,高层次人才都是百万百万的给。
科研启动经费不能随意花费,一般用于科研团队建设及课题开展,每一项花费都需要财务审核。
以上就是普通人才引进高校可享受的政策。除此之外,如果是高层次人才(比如教授级别),学校还会全力配合给出其它的(比如住房等生活方面)优待政策。
winter
2022-11-02儿子985知名大学博士毕业后有三个职业选择:
一是某国企,科研岗位,安家费45万,年薪30万,解决北京户口;二是省属师范大学,有编制,安家费是20万,入职就能享受副教授待遇,学校安排住宿;三是去知名上市公司,年薪50万,配车,还给租房,可先签三年合同。经过仔细考虑,儿子最后自己决定去师范大学,不知道他的这个选择对不对!
去一本大学教书,你985的博士还去不了吧。我侄女就这情况,985硕博连读,毕业了竟然高校进不了,导师又帮助联系,去了普渡大学(邓稼先毕业的学校)做访问学者一年,现在回来才刚找到一个大学签约,还没有去上班。她说没有留学经历,进不了大学或者研究所。
去师范大学当副教授的选择最好,至于理由嘛,分析完放弃第一和第三个职业选择便知。选择某企业,又是搞科研的,压力大,万一长时间不出成果,领导不说你,自己也会责备自己,难过。选择知名上市公司嘛,市场有风险,时时提心吊胆。
应该先解决北京户口,省属师范大学别说副教授,正教授也不怎么样,学校的层次低将来发展的空间有限,没有希望未来。上市公司和军工企业主要看你学的专业是什么,年轻人虽然累些但更充足,有激情,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饱满的进取心。所以选择就业要因人而议。
孩子到什么样的单位就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在于孩子对所选择岗位的喜欢程度,喜欢了就是对,将来工作起来也顺心。至于工作地、单位性质和薪水应该是次要的因素吧。
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