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儿子2018年高考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但是专业被调剂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该怎么办?这个专业好就业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高考志愿季:现在有种说法,财经院校萎缩了。我就我的了解说说中央财经。
这是个低调的牛逼学校!录取门槛好像不太高,但是你如果压线进,那就是一场灾难,比如去了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
现在报考学校主要考虑的是就业。本科毕业没什么好工作,有价值的参考是研究生就业情况!
中财的金融工程,数学统计,财政税收,保险精算等热门专业,不仅入门分数高一截,关键是考研的分数更直逼北清人!
就业不好,不存在的!热门专业研究生依然是国企央企总部首选,没听过谁去干柜员的。而且它的就业率和收入都超过了同级别985高校。
我大概比较了下今年中财保险精算研究生分数线是393,而且这个分数只招了一个人,其它都在400以上(而南开大学同专业研究生的最低分是376)。其它热门专业大部分招生也都在400以上,400以下只是少数人。
今年中财研究生的报录比是7.3:1。
如果数学一般还真别报两财一贸,进去就知道了,学习压力非常大,一点儿都不轻松。
财经这个行业收入永远是站在前头的,这几年看计算机大热,可除了清华姚班,出来也不一定能挣多大的钱。
两财对应的行业是运作钱的,在应用经济学领域,两财没有对手。
至于上面的北清人交复等,其实更多的是光环而已,除了一些天才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差不多,在就业时中财一点儿不落下风。
如果你的分数线超过校分10分,可以认真考虑中财。
建议复读
我也看到很多所谓的达人的意见,他们的回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网络上都能搜索到的东西,或者是听别人说了个大概,或者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判断了一个大概。这就好比高中毕业的时候班主任劝我学机械,学土木一样的,班主任他并没有切身的感受过,他所知道的多半是人云亦云,或者是主观的大概判断。这样的结论远不如有过切身实际感受的人来的实在。
金融行业确实有很多岗位,但是分类来讲无非就是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里面确实有很多岗位是不限专业的。但是众多的核心岗位:比如资管,债券,投行,卖方买方分析,投资,pe,vc等等几乎没有招聘应届生的时候强调不限专业的,更没有点名说要汉语言的(但是又有少数大佬是来自像汉语言,哲学,历史这样的专业,你姑且认为这些大佬骨骼惊奇吧)。目前来看,理工本+财经硕的复合背景是比较好的,这从不同简历背景的同学之间投简历的回馈率就可以看出来。男娃娃,又能考上中央财经大学,以后可能不会甘于去非核心岗位吧。而核心岗位真的竞争非常大,清北被刷的真的一大批,国外名校哥伦比亚,帝国理工,剑桥等等也都来这个圈子扎堆啊,而伦敦政经这样的属于烂大街了,伯明翰这样的大学就属于很一般的了。而且清北不仅仅是金融经济和你一起竞争,学物理数学计算机,力学等等很多专业都要想来金融圈和你一起竞争的。而且人力还很喜欢清北的理工专业学生。中央财经大学是很牛逼,应用经济学下辖的十几个二级学科(包括金融,经济等等)在国内和北大,人大处于一个档次(至少在教育部的评估上吧)。但是,非主干专业还真是挺一般的,还不如去北师大学这个呢。所以,我的切身感受啊,你自己喜欢汉语言那没得说,必须去,但是你自己不喜欢,可能就是改变你人生轨迹的一次选择。你去中央财经大学读汉语言可能毕业的时候你就想去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读研。但是你本科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的,毕业你可能就想去北大,清华,或者芝加哥,耶鲁,哥大,剑桥读研,格局还是有差距的。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我承认学校每年都有转专业成功的例子,也有不换专业,最后发展的很好的人。我也鼓励娃娃要有雄心壮志,但是,我也要适当的说一些客观的话,泼一下冷水,至于怎么选择是你自己选择的,我想做的是在你选择的时候你可以有更多正反方面的信息。
总的来说
这分可惜了,我是这样认为的,来财经院校,以后肯定是要进金融圈的,而且题主家的孩子冒险冲刺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牌专业,也说明孩子以后想去这个行业,现在是理工本+财经硕最好,如果没办法财经本也可,但是一定要学好数学和计算机。至于汉语言的话,除非热爱,找工作的时候真的会成为劣势。
有的人说中央财经大学名声很大,就算专业差也可以,这明显错了,理由两点。第一,别说是中央财经大学了,就算是清北复交,差专业找一个满意的工作都够呛,这是我在北京看到的事实,虽说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是热爱就另说了,但是将来要找一份工作还是要慎重。第二,北京名校众多,金融圈从来不缺名校学生,将来在金融圈,跟你一起竞争的是清北复交人这样的学校,本来金融圈就饱和,再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学汉语言拿什么跟别人竞争。
其次,学校是有转专业的政策,但是能转的每个院就那么一两个(中央财经大学就是这个比例,一个30人的班就是第一二名转,能转的人无论是智力,情商,刻苦都是一等一的,我认识转来我们学院的学生最后成绩比原本就是这专业的都高,本科平均95左右,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念金融,毕业后去了国开行总行,这样的人在一所大学里面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出来,我不否认题主的娃娃很优秀,但是从概率上说,能成为这样的人,真的比例很小的,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觉得我能转到学校最好的专业,可是我就是班上第4名,多努力都赶不上别人,不也是本专业呆了四年,但是我不复读是因为我调剂的专业是数学,还算是我喜欢的专业。当然了,题主的娃娃和我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他也许能到第一名,而且他学这个专业转专业的意愿可能比我更强,但是和他一起竞争的人转专业的意愿可能并不比他低)。就算娃娃上大学还能像高中一样努力,但是都到中央财经大学这个层次了,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是刻苦努力过来的,这里面的竞争应该还要比高中大吧。其次,大学老师给平时分,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孩子的情商,能不能给老师留下认真好学的印象都不好说。
但是复读也是冒很大风险的,将来能不能再考到这个分数都不好说,但认为即使少考几十分去一个普通985的理工(数学 物理 计算机等),将来再读金融经济的研究生,会比现在好得多,反正要混金融圈研究生学历是最基本的,财经学子本科就业和研究生差很大的。
所以,个人建议复读,但也看孩子选择,这么大人了可以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了。
鉴于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或者说家里的孩子也遇到这个问题,那我就再跟大家讨论一下。
针对部分人说,娃娃可以本科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汉语言,考研再读金融经济之类的。我认为这在理论上行得通,但是娃娃还是要吃很多亏的。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脱离文科的范畴了,很多经济理论,金融理论的发展完全建立在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上了。别说学汉语言的娃娃了,就是学数学的娃娃,学这样的东西都很费劲。有人觉得我危言耸听,但是这就是上世纪经济学发展而来的事实。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金融很大程度上是与国际接轨的,就拿中央财经大学cema来说,早年间的学生都是拿两个学位的,数学(由院长签发)和经济学。其中的任课老师接近一半都是国外名校的数学博士,早年cema的学生还要学弦论(当然这是认为当时院长认为大学本科应该兼容并蓄)。
我们姑且认为娃娃高中足够聪明,数学本身很好,但是你花了四年时间学汉语言,别人花了四年时间学数学(当然你可以自学,但是同样刻苦的情况下,别人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指导,也许对数学的理解可能更深刻一些)。其次,经济学是刻画生活中经济运行的学科,讲究经济学感觉,可能从这种熏陶看,也会落后一点。
当然这些前提是建立在娃娃不是真的热爱汉语言上,但是娃娃真的热爱这个,当然要去了。其次,退一步讲,娃娃完全可以去蹭课嘛,但是大一大二打基础阶段,你自己专业的课程很可能就和你想蹭的课冲突了。不管怎样本专业的课还得去上,毕竟先毕业,拿到毕业证才是要紧事,对吧。
十分感谢邀请。
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一个财经类专门院校,最好的专业肯定是金融、经济管理、会计、税务、金融工程之类的。
被调剂到一个财经院校的非财经类专业,心里难免肯定会有所失落,但是财经类院校的非财经专业在就业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自身的优势,毕竟中央财经在所有的大学之中还是相当名气,不会出现很多人认为的盲目开设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属于文化与传媒学院,这个专业和其他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是从事新闻媒体、出版、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小学教育,在培养上偏重于对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和写作功底的训练。
而中央财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专业定位上是培养优秀的文化与文学修养,并且兼具一定的经济、管理以及传媒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在课程设置上,也有具体的分类除了有文学学科性的理论知识,比如有语言学、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并且有专业技能知识性的课程,比如有公共关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案写作、社会调查等。
也就说中央财经的非财经类专业,更多的是借助于学校的优势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
虽然说,中央财经大学的非财经类专业,在就业率和薪酬待遇上没有财经类专业好,但是根据历年的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有不少进入了知名的财经媒体。
如果自己真的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想学经济管理类专业,那么在大二的时候有转专业的机会,可以提早的做好准备。
另外,中央财经的优势专业就是财经类专业,学校开设有金融学和会计学辅修双学位供学生选择。
目前,不少财经类媒体在招聘时候都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复合背景,所以如果自己不能转专业,那么可以辅修双学位,这样自己在就业的时候会更有竞争优势。
另外,有些金融类公司在招聘时候,也并不是都要财经类专业。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从你的录取结果来看,肯定是把中央财经作为“冲”的志愿来放在前面的。认为进央财就能学财经专业的,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误区,也就造成每年超过一半的考生进入大学才知道录取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在这里家长不要太自责,考生也不要接受不了而去复读。下面我提出个人的意见供参考:
①央财读汉语言是否要复读?
如果是学校劝孩子复读,那只是学校的“私心”,为了明年让孩子帮学校冲更好的大学而不顾孩子和家长的煎熬。所以,我不建议复读,每年接触很多的复读的案例,极少有进步的。再说,就算有效果,你就能肯定一定不发生今年填报志愿的错误?
②财经专业真是你的梦中情人?
很多时候我们的惯性思维和功利主义造成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不是按照“初心”的,这也是财经专业因为薪酬高,大家都趋之若鹜的原因。财经专业真的适合孩子吗?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何况一个18岁的高中生。所以让孩子到大学里去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再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何况大二还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③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鸡肋?
能考入央财,说明你的孩子学习很优秀了,在当地的省属于学习拔尖了,孩子的语文成绩也很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就业很广的专业,对孩子今后的就业甚至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不要用大众思维来看待就业问题。你的孩子可以平凡,但不要平庸。功利性思维只会造成人发展的局限性。专业好等于好就业,虽然可以帮你解决今后的就业问题,但也会局限孩子的思维和成长。
大学只是一个提供给你成长的平台,把它作为孩子就业的平台那就大错特错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要用固化的思维限制一个人才的发展,让孩子在大学去寻找和实现自己真正的梦想吧!
首先恭喜你儿子上了央财,高考分数肯定不低,专业被调剂,也是刚刚上线,上央财肯定想上财经类专业,有机会大一后再转专业,就要求大一下功夫,校内再考 ,有很多成功例子。这点给儿子讲清楚,再不行也可以三年后再考研转专业,总之上了央财,值得祝贺,大学通过努力再改变自己心想。
首先,能调剂就说明你儿子分数上中央财经属勉强!估计是压线(或高1~8内)被录取的。其次,万事有因才有果!不知道你们报志愿时考虑首要因数是985、211类学校光环(这里不说校风学风,学校历史积淀等,暂且称“光环”吧)还是儿子爱好或就业难易(包括薪酬高低)因数。如果是前者,那你报考志愿选择“冲一冲”方式,即赌一把高报方式,只要求有名校或重点大学可上,效果也算科学合理,分数得到充分利用,没有浪费。但报志愿“冲一冲”、赌一把的很大副作用就是你成绩在录取学校属压线,是倒数几名或几十名范围,专业被调剂可能很大,在学校来说,不调剂你还能调剂谁!(一因一果!愿赌服输!)。在报志愿时就要做好被录到冷门专业或调剂的心里准备!而你儿子现在录取后专业被调剂了,非自己心仪专业,提出该怎么办?说明你不是图学校光环因数填报志愿,那么,就存在问题了,你志愿填报方法思路不合理!!!不管填报志愿时考虑因数是专业因数第一还是学校和专业因数兼顾,平行填报志愿6个学校中第一位次学校就不能采取“冲一冲”策略,要高分低保,舍得浪费高考分数,才会保证录取后,专业随心如愿。最后,既然被中央财大录取了,查一下,一年后,能否调专业,有哪些专业可以调剂(前提是要确保你孩子智商要高,要懂事,有离开父母不需要父母、老师、导员等督导,自我奋发向上、自律自强的精神),如能,且自己心仪专业在学校专业调剂名单里,就还是上吧。高考不易,压力、青春、经济等因数综合考虑,与其押宝高三复读还不如押宝大一一年后成绩在大学内名列前茅,符合学校调剂专业要求!进行专业调剂。(不过提醒一句,既然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要保证大一一年后成绩在学院内或校内名列前茅,非有恒心和大毅力者不可为!)
那些凭600+的高分考进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哭晕在厕所!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首轮一流学科建设公开警示(撤销)的大学及学科名单。共有15所大学的16个专业荣登此榜!
老牌211,国内财经类大学翘楚的上海财经大学光荣入选,其王牌专业的统计学一流学科惨被撤销,调整为应用经济学。享受此等待遇的还有另一所知名211,教育部直属6大师范院校中排名老3的东北师范大学,其数学专业被拿下换为教育学。已经够给他们二位面子了!撤销一个还给你调整成另一个,这一通操作也是绝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华中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这3所大学贵为立校之本的王牌专业被公开警示,也不知道这些学校会如何面对?
5年前,当新疆大学一跃而为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时候,那是何等的拉风!可现在,不仅头上的帽子还没焐热呢就突然没了(当然,大家都没了),而且还有两个学科被警示!新大,一首凉凉送给你!
武汉的大学真是冰火两重天啊!一边是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被警示,一边是大郎二郎举杯庆祝!总体也算和谐。
各位还有什么感想,欢迎补充。#上海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Zhang123
2022-10-24一:想让孩子回来当警察或者司法警官就报考这些高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部分是森林警察,大多数是公安、特警)铁路警察学院,本省警察学院(大学)及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
二:想让孩子回来当公务员报考这些专业:
财经财政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汉语言中文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法学类专业。
其中财经类最好,招公务员最多,就业门槛低还多,发展空间大面还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