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县教育局的优秀教师对于评副高职称有什么作用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县教育局的优秀教师对于评副高职称有什么作用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淡定人生

    我2019年才参评高级教师,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

    我这里评副高职称需要达到几个硬性条件:县市以上的优秀,在C字开头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县市级的优质课一二等奖,至少是县级市的课题,缺一不可。

    其中县市以上的优秀,可以是政府奖励,也可以是教育局奖励。包括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校长,最美教师等称号。

    前年我们评副高职称时,罗老师通过了学校的初评。然后兴致勃勃地填各种表格,写各种资料。忙了一周的时间才把资料准备好,就和我们一同到局上审材料。

    我们几个人都顺利通过,但是罗老师却被刷下来了。审材料的老师说,罗老师的优秀不算。原来罗老师的优秀教案是教科所评的,不属于综合性奖励,属于部门奖励,评副高职称用不上。

    审材料的老师说,只有政府和局上发的优秀才行,部门奖励不行。罗老师条件不够,快回去创造条件,明年早点来。罗老师垂头丧气地拿着自己的东西,落寞地回学校了。

    从罗老师这里,我们才知道,原来优秀还要看颁发单位。并不是市上发的都行,教科所作为教育局的下属单位,评的优质课评副高职称用得上。评的其他优秀,评副高职称时却不行。

    2020年,学校又有老师参评副高职称。这一次,学校初评时,没有老师拿教科所的优秀出来了。至少是我们县级市教育局评的优秀,还有德阳市评的。

    张老师支过两年教,去年评了个省级的优秀教师。他的这张四川省人民政府发的优秀教师证书,效果和县级市教育局发的优秀教师称号一样的,都符合条件。

    结语:教育局发的优秀教师称号,评高级教师有没有作用,应该看各地的要求。在我们德阳市,是等同政府发的优秀称号的。

    题主可以向你们教育局咨询一下,把情况了解清楚。

    如果局上发的不行,题主就应该创造条件,争取政府颁发的优秀称号。别像罗老师那样,费了很多心做了很多事,结果却不行。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 金色晚霞

    县教育局发的优秀教师荣誉证书在评副高的时候有用,但只能算部门表彰的荣誉,不能算综合荣誉。2019年教师节前夕,我县继2016年相隔第三年后表彰了一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优秀教师本来应该两年表彰一次,是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属于综合荣誉,但这次打破了惯例。大家老早就盼着表彰了,因为评职称时大家都需要这种证书。

    本来以为能大批的表彰分不少的名额,最后我们学校分了1个受县委县政府表彰的 ,3个受到教育局表彰的。

    到2020年6月申报2019年度的职称时,有的教师就把受教育局表彰的优秀教师证书填到荣誉一栏了。后来审表的时候 说这个证书不管用,再后来说可以报只能当作部门表彰的,不能算作综合荣誉。

    同样是优秀教师,表彰的时间也相同,但证书的盖章不同,证书的级别也就不同了。

    申报职称时,不但看证书名称,关键看是哪个单位盖的公章。如果是人社部门或县级政府盖章的优秀教师一定是综合荣誉,别的单位盖章的就不好说了。

    教育部门发的证书很多,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老师们在申报职称时都不知道哪种证书最有用,哪种证书不能用。以至于把表填好了,审表时说这个管用,那个不管用,有的多填了,有的填错地方了 ,弄的大家一头雾水。

    建议每年申报职称时负责审表的科室,把荣誉类、业务类的证书列一个清单,明确说明哪些证书允许填,哪些证书不能填。老师们就按照清单填写,也不至于填的不符合要求,来回的改表,来回的跑腿。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打印表格的钱 ,精神上还受到煎熬,一个个弄的精疲力尽的。

  • 金色晚霞

    任现聘职称期间荣获的县政府与县教育局联合表彰的优秀教师称号,晋升职称

    在荣誉栏加2分,不同级别的荣誉,分值不同,不重复计分,只取最高分。

  • 风华绝代

    呵呵,当然有用了,常言道:有毛不算秃嘛!

    作为一个有多年人事工作经历的我,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职称评审是每年都要组织的一项工作

    对于具体的地市来说,多数时间安排在秋季评职称,但是有时候也安排在春夏之交的时候组织评审。

    职称评审工作,在前些年是这样分工的:

    高级职称由省级部门成立高评委,所有参与高级职称评审的教师,需要将档案材料集中到省里集中评审;中级职称由市级部门成立中评委,所有参与中级职称评审的教师,需要将档案材料集中到市里集中评审;初级职称由县级部门成立初评委,所有参与初级职称评审的教师,需要将档案材料集中到县里集中评审。

    随着简政放权工作的推进,职称评审工作也放权了:

    高级职称由市级部门组成评委评审;中级职称由县级部门组织评审。当然,为了避免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职称评审委员会一般采取异地人员进行审核。

    职称评审是有条件的

    由于版面所限,在这里只是说一下高级职称的评审条件:

    ❶首先,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显著业绩。一些空洞的条件不罗列了,只说几个硬扛:承担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

    ❷其次,要精通教学业务。在本校或更大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任现职以来出版过或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教育教学研究著作或论文。或具有较高水平的教研成果,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示范学习。

    ❸第三,指导培养教师成效明显。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够在教学团队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完成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任务,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宏观条件就这么简单,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可谓是一抓一大把。但是,为何还有大量的教师评不上高级职称呢?

    我觉得问题出现的根源不在于条件,而是在于名额有限,僧少粥多。

    由于这个原因才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几十个人争抢一个高级名额。在这种情况下,谁的其他条件具有优势,谁就会胜出了。

    那么,参与竞争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以我校为例,凡是参与职称评审的人员,先报名,然后梳理出每个人的绩效考核成绩(工作量和教学成绩)占比60%,然后在对基本条件(教龄、学历、任职年限、荣誉成果等)进行量化打分,占比30%,最后组织考核小组对这部分进行评议,占比10%。根据得分高低确定推荐人选。

    县教育局表彰的优秀教师,自然会赋予相应的分数,至于能不能胜出,还要看你的竞争对手是否有更强的“武器”。

    职称评审,让人欢喜让人忧啊!

    2021,加油!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 坏人。

    教师职称评审各省的评审条件基本相同,在具体操作中,可能地方出台的政策不太一样,我所在山东省为例,一般情况下,会把评审的指标分到单位,老师的需要过单位这一关,单位在选人时会出台具体的评审条件和标准。各个单位是不一样的,比如政绩、业绩、论文论证成果有的单位限件数上交,有的是不限件数累计上交。这样老师们需要先过单位这一关,到了县级教育局上交时,是分为三大块:政绩、业绩、论文课题成果三个方面,各限三件,而且得是县级以上的证书,没有可以空项。

    县教育局表彰的优秀教师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节表彰,盖得的市委市政府的章,这个荣誉是比较重的,到哪一级都会认可。另一种是教育局工作会表彰,盖的是教育局的章,这个荣誉有的认可,有的是按部门表彰,作为综合荣誉稍显单薄,可能会降级使用,也就是按镇级荣誉。所以你说的教育局的优秀教师关键是看什么会议表彰的,同时还得看本地的政策。

    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相关规定,仅供参考。还是那句话,一个地方一个政策,单位不同规定可能不一样,这也是在教育系统当领导的好处,可以有话语权,也正因如此,各单位的标准才会不一样。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到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