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曾仕强教授是近两百年来最牛国学大师,而胡适都无法望其项背?

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曾仕强教授是近两百年来最牛国学大师,而胡适都无法望其项背?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最美

    别这样抹黑曾仕强了,虽然我很喜欢他。

    真正称得上国学大师的,是鲁迅、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章太炎、顾颉刚……

    在这份名单里,肯定没有曾仕强的名字。至于胡适嘛,说他是国学大师,其实也很勉强,他自己都不认识。

    当年曹校长请胡适为导师,胡适很谦逊地说:

    “非第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的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去请梁任公、王静安、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

    所以真大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不要求学贯中西,也要博古通今。

    曾仕强教授讲易经、讲道德经、讲胡雪岩的启示……,培训演讲,上百家讲坛,他讲得很多内容我都听过,大部分都很认同,他授课举重若轻、幽默风趣,深谙中国人情世故,独创出“中国式管理”。

    在这些方面,他还是很有贡献的,很多人也从中获益匪浅。

    但是呢,我们也要看到,曾教授的理论,主要是从大众理解层面来获得认知,还是缺乏重大发现,而重大发现的标志就是曾教授有没有发表相关有分量的论文?有没有世界影响力?

    当然,我个人是很欣赏和喜欢曾教授的,我觉得他讲的真的很受用。

    至于胡适之嘛,除了他是我老乡,曾获得过几十个荣誉博士,我对他实在不好多做评价,仁者见仁吧。

  • 左岸

    曾老师学问确实高,但是不要以多少年不世出之国学大师来冠名,这样不好。

    真的两百年间国学大师无一人可以与之匹敌吗?这个结论下的太武断了吧。

    曾老师学问不错,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好像不能用多少年不世出的国学大师来比较,因为无法比较。有的是无法比较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人物,

    但是不能轻易以谁比谁厉害来论断,毕竟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而且各家说法不一,有人喜欢曾老师,有人喜欢胡适,看个人喜好了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曾老师学问是可以的,是值得肯定的。他讲的周易,通俗易懂,对于古典文化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这就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仅供参考。不能因为排名来评论谁水平高,这也是一种比较公正的历史观。

  • 金色夕阳

    曾仕强教授的讲课,我只是偶尔听了听,从未作系统、深入的了解;曾老粉絲很多,说明他很受欢迎!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曾老劝人不要随波逐流,在与时俱進时,莫忘做人准则;应该说是有功而无过的,与兴风作浪、沽名釣誉者大有差别。

    曾老对《易学》並不精通。只是借《易》行道育人吧!至于他是否是近两百年最牛的,只有参加评选的评委才有发言权,我无权表态。

    如今,很多专家、大师的称谓多是自封的;並不值钱,闻之生厌,我是敬而远之!

  • 沉稳之选

    才学不够不敢乱作评价,但看过曾教授的讲课视频,认为《易经》也有其道理。比方曾仕强教授说的:“人为什么有5只手指?这是代表天地人鬼神。”大家想想:①人是怎样来的,现在也弄不清楚,人体的奥密弄清,很多事情也解决了。②地球这么大,你能够走完看完吗?有多少未知生物植物你清楚吗?③天这么高,你能上到天顶吗?宇宙无限大,人类十分渺小,却争得你死我活。④比我们聪明的外星人,不是神仙是什么?⑤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称之为见鬼了,自己解释不了而已。总之,细细分析曾教授讲的十分有道理。又如曾教授讲的“人才”:“是指有学问为国家谋大事担大任的人才叫人才”。不这样解释以为自己上了大学就是人才呢,原来人才有学问是前提,还得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才行。

  • 沉稳如松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曾仕强教授是近两百年来最牛国学大师,而胡适都无法望其项背# 看媒体宣传

  • 岁月如梭

    曾仕强教授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迁居台南,1953年高中毕业,进入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就学。毕业后在台湾任教。

    曾教授从事中华文化和西方现代管理哲学之实务研究,在国学、企业管理、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有相当造诣,后获得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行政硕士,以及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曾授予他管理哲学荣誉博士学位。

    曾教授在国内外广泛讲学,自1980年代起提倡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曾名列中国生产力中心调查台湾最受企业界欢迎的十大讲师之一。

    1990年起,他开始到大陆地区讲学。2007年、2008年应邀到CCTV《百家讲坛》讲述〈易经与人生〉、〈胡雪岩的启示〉。2009年10月起讲述〈易经的奥秘〉。2010年8月,他的学生在北京为曾仕强教授大陆讲学二十周年举办庆典,该活动得到学者于丹和钱文忠教授的支持。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曾仕强教授与胡适先生,两位基本上是完全不可比的人物。这个问题的提出方法,类似于问“关公和秦琼哪位更厉害”、“孙悟空能不能战胜拿破仑”,这种提问技巧在当今民俗传播环境中越来越多采用,千万别用于严谨的讨论。

  • 教育

    胡适是学习西方文化之后用西方来解读中国文化。曾教授是学了西方的管理和哲学之后,从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角度来解读中国人和社会,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解读,揭示出中国人看似矛盾行为下的智慧和文化底蕴。从这方面讲,此时此刻曾教授的讲座是独树一帜,别具慧眼。看了胡适之类的文章,恨不能生在西方长成白皮肤。听了曾教授讲座,以生在中国为傲。孰优孰劣,岂不是很明显了。

  • 岁月留声

    千万别在别人的头上扣大师的帽子,特别是加上了国学二字,因为现在的养生大师、气功大师、儒学大师、道学大师等同于骗子,老百姓都被骗得不轻过。

    曾老师对《易经》的自家独到的理解是很值得欣赏的,曾老师毫无私心的在网络媒体上免费公开自己对《易经》《伦语》《大学》《中庸》部分内容的理解心德,也开化了不少想学而无门的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曾老师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没什么绯闻风言风语也是难能可贵的灵肉合一、言行一致的谦谦君子!

    人生三不朽,立言、立德或立功。曾老师立言于世已是大德。人无完人、物无完物。可能本人道行不深对曾老师某些预言类,感应类的国学内容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内容与科学认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无论我的观点如何都不影响我对曾仕强老师的尊敬!是我学习的榜样!

  • 淡定自若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曾仕强教授是近两百年来最牛国学大师,而胡适都无法望其项背# 雅俗之分而已

  • 给未来的自我拼路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曾仕强教授是近两百年来最牛国学大师,甚至胡适都无法望其项背,显然是一种井底之蛙之见!

    之所以有这样的极其荒谬的说法,显然和某地的很多人为了抬高曾仕强的地位,而谬传他为近两百年来最牛的国学大师。实际上,近两百年以来,国学大学层出不穷,比如王国维、陈寅恪等等都不是曾仕强所能比的。这一点从他与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的著述来比都差得远。而与胡适相比,也差得非常远。在国学界这都是公认的。因此,我觉得某地的人就不要意淫了!

    现在国内的国学造诣,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与以前的大师相比。因为,国学研究已经再也不是所有人研究的唯一项目。因为,很多的人都要去研究经济学、科学、法学等等若干学科。就连曾仕强甚至也说过:人类太相信科学是人类的悲哀。但是,实际上曾仕强在不懂科学的情况下,妄谈科学。这一点与胡适也差距明显。因此,井底之蛙才会觉得曾仕强是近两百年来最牛国学大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