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如何看待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先生在微头条发文声讨某企业老总在招待中失礼一事?

想咨询一下关于如何看待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先生在微头条发文声讨某企业老总在招待中失礼一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闯出一片天

    孔庆东是孔庆东,北大是北大。

    孔庆东是北大毕业的,也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但北大是“兼容并包”的,容纳得下一个曾经挺有才而今变得有些不堪的孔庆东,更容纳得下很多有才有德的人才,比如同样是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

    孔庆东曾经颇为有才,准确地说,是曾经颇有才名,曾经被称为北大“醉侠”。小时候读他的《47楼207》,看到他可以把一些平平淡淡的琐细之事写得颇为有趣,在嬉戏中见情趣,于平凡中见功夫,似乎颇有民国大师们当年的嬉笑怒骂之功夫,因此当年对北大颇为向往,对“一塔湖图”很为心仪,对燕园里面的北大人很为崇敬。

    孔庆东曾经是“青年一代的代言人”,从他的作品来看,似乎很受鲁迅的影响,他也曾在“百家讲坛”开讲鲁迅,并出版过《正说鲁迅》。北大文科曾经大师如林、人才辈出,老一辈的陈独秀、鲁迅等人对北大文科的影响重大而深远。我也曾经以为,在北大中文系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孔庆东,会继承老一辈大师们的风骨,当年他以“青年一代的代言人”而发声的时候,也曾经有那种迹象。

    不知何时,孔庆东走上了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也与北大风骨完全不同的路子,文化人的风骨荡然无存,变得“劣迹斑斑”。从近年来的一些奇葩言论到几年前公开发声辱骂港人,孔似乎已江郎才尽,不见有何作品出现,只剩下骂人来寻找存在感了。老一辈的陈独秀、鲁迅都喜欢骂人,但是他们骂的往往是牛鬼蛇神,骂得有理、骂得有品、骂得有力,而孔庆东的骂人,不过是证明了他自己已经变成牛鬼蛇神而已。

    而本次“招待事件”,不过是进一步证明了孔庆东身上的“牛鬼蛇神”成分已经十足而已。若自命不凡,可以不与什么老板打交道,像陈平原先生那样安静治学,自得其乐;既然与老板来往,则应该作为一个“正常人”与之交往。从孔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文化人颇为敬重,为了招待孔庆东等人而亲力亲为安排酒宴,很懂礼数的老板。自己去亲自安排,还让副总陪同,从社会交往的角度说,几乎可说是礼数周到。反倒是孔庆东自己一副倨傲的样子,数落人家各种“失礼”,如此不懂礼数且自以为是,就因为你“有文化”?

    北大是包容的,有曾经有才而今奇葩的孔庆东,更有严谨治学的陈平原等人。孔庆东不代表北大,北大是北大,孔庆东是孔庆东。北大不完美,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对于孔庆东,这里借用一句话送给你:你改过吧!

  • 陈楚涵Royal.Free

    孔教授博学多识,博闻明礼,但这一次挑的有点不近人情了。第一,企业老总请客,行为本身就表明人家尊重学者,生意人礼节不周可以理解,学者舍本逐末就说不过去了;第二,老总亲自点菜实际上更显重视,一般老总亲自做的事都是不放心别人做的,怕别人点不好的可能性较大;第三,一般老总让美女坐陪的必是贵客,美女讲茶道也不奇怪,她们又不懂吟诗作赋,对雅客总不能投怀送抱吧?第四,同样理由,美女背秋雨鸡汤也可理解,她们实在是背不出来庆东语录,想跟文化人交流总得有话题吧?就这水平了,总不能培训二年再请客吧?孔教授知书达礼,本该放下文人雅士的优越感,以情为重,以礼为轻,宽容大度,客随主便,坦诚相待,这般惺惺作态,拂袖而去,失礼的是到底谁呢?

  • 沉稳如山

    就事论事,人身攻击则大可不必。

    首先,既然接受了邀请,就说明关系到了一定程度,至少也是看在了某一方面的面子上,或者说有不得不去的原因;

    其次,老总亲自安排菜谱,让美女副总陪同喝茶。有可能是老总对宴席很重视,或者出于其它方面的考虑?毕竟是男人都喜欢和美女打交道;

    再次,美女副总大谈茶文化。有可能是为了缓和气氛,结合当时的情境,抒发自己的见解?

    最后,美女副总背诵“余秋雨大师”的名言。也许是寻求共同话题?面对的是学者,探讨文学方面的问题,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所以,老总和副总言行举止当中是否失礼不得而知,但如果仅仅如和尚所表述的情形,个人认为和尚理亏,理由如下:

    一、于情。既来之则安之,不看僧面看佛面;

    二、于礼。入乡随俗,客随主便。主人热情,客人却请主人“安静一会”,应该是客人失礼了;

    三、于义。交往更多时候都是各取所需,虽然不必相互吹捧,但相互尊重,相互给面子,“抱团取暖”是为义也;

    四、于仁。仁者,首先要有博大的胸怀。即便是对方有失礼之处,也应包涵;并且要看对方的层次。比方,如果一个教授去和一个农民计较,岂不是失了身份?

    五、于智。智者,随遇而安。应该善于化解尴尬的处境,调和气氛,而不应“笑请”,难道一言不发地坐着?

    六、于信。受邀而往,却中途“起身告辞”,首先是失信于人;其次是没有自信。对方谈一下茶文化,自己就是“土鳖”……

    综上所述,和尚所为有失身份。难道非要副总如一个学生般去跟和尚等人去请教茶文化和文学方面的问题才行?喝茶闲谈而已,又不是在课堂上。

    事实上,有钱人看不起文人,文人看不起有钱人,都很正常。有钱人财大气粗,颐指气使惯了,当然不会把穷酸的老九放在眼里;文人则往往恃才傲物,自命不凡,认为老总一身铜臭味,既没有什么德行,也没有什么文化……但既然走到了一起,各取所需、逢场作戏,又何必不欢而散呢?

  • 教育

    孔子74代孙?孔子的儿媳妇生下的孔孙子只有1/4孔子基因。这仅是孔子第三代。到第4代,只有1/8。第五代,1/16。苐六代1/32,,,姑勿论这个孔庆东是否外姓寄孔家养子。就算真是孔家后人,几万分之一的孔子基因,也帮不了孔庆东多大忙了。更何况此人的人品并不咋的。摆什么臭!架!子!?

  • 淡定自若

    人家接待你也算热情,老总安排菜谱更是很敬重你们;而你觉得老总陪你喝茶比点菜更重要,点菜就是失礼三分;美女副总和你讲茶女觉得没有你北大教授水平高,人家谈余秋雨的句子更是你的不屑,在你前面谈历史文化都是班门弄虎;你孔和尚是北大中文教授,别人肯定都不如你有文化,那你就不要出门去与任何人接触,免得你看到的都是失礼与不屑,闭门谢客吧,反正没人配得上与你喝茶、吃饭、聊天……也不要吃农民种的粮食……不要穿农民工做的服装……不懂包容的你是不屑与他人接触的。

  • 岁月如歌

    原想说是北大的耻辱,北大的沉伦,发现这样太高看了孔歪眼,因为孔歪眼存在与否确实与北大没有实质关系!最多是北大的不幸……凡是自我膨胀,自以为是,自作多情,自不量力之辈,最多再一次遭国人嘲笑。不过,本人认为,孔歪眼也不容易,一个本是以授业传道解惑之人,何以以这种低劣方式刷存在感?或为心惑,或为智障……我更相信

    后者!!!若实属后者,建议北大清除该货为好!!!

  • 教育

    这位孔叫兽真拿自己当盘菜了!自己小肚鸡肠不说,还挑人家的毛病。人家老总亲自去安排饭菜怎么失礼了?主人去安排饭菜,让同事来陪同喝茶,也算失礼?这是你们家传的礼数?还好意思说是孔子的后人,孔子就是这样教你的?人家牺牲自己的时间陪你喝茶顺便讨论茶道有何不妥?这又哪里失礼了?我看这位所谓的孔先生其实就是欺世盗名之徒,还自称北大教授,北大教授就这水平?就这肚量?我顺便问一句“孔叫兽”,你们毫无教养的离开,给人家茶水费了吗?给人家车船费了吗?如果连这最起码的分内之事都不为,这帮所谓“叫兽”连人都算不上!

  • 金色晚霞

    评论的还真多!未曾想到孔和尚的影响力还这么大。且不论孔和尚是否清高,学术水平如何,因为个人学识粗浅,不识高人,不敢妄议。

    单就请人吃饭的礼仪而论,说点看法。过去人请人吃饭比较讲究。请客的人是东家,被请的是客人。客人如是一般朋友或者客户,那么只会在酒楼饭馆。普通的情况就在大堂里找个靠窗的位置就行,叫跑堂的点菜端菜即可。特殊情况或者朋友身份比较尊贵,就是雅座包间,由饭馆小二专门伺候。座位安排是进门左手或近窗靠墙为客人位置,进门右手为东家位置。背对门口是陪客的位置。客人不离座,东家不能走,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若要方便,陪客要陪同引路。东家要方便,要事先告知赔罪,客人认可才能离开。如果东家随便离开,长时间没有回来,那不叫请客吃饭,那叫打发叫花子,施舍酒食。是对客人的极不尊重!

    第二类,是东家请关系很近的朋友亲戚吃饭,是不能到外面酒楼饭馆的。尤其是大户人家,那绝对不到外面吃饭,就是家里不会做的菜,也都是事先酒楼点好,专人送到家里。当然,请这类朋友吃饭,大部分是在家里院子或厅堂里摆席。如果在普通人家里,由于特殊情况,家里做不了,只能到外面吃饭。东家都得千万的赔罪道歉,客人同意了,才能去。否则,客人一看你把我拉倒外面吃饭,就知道自己在东家心里的地位了。最后一类人,是东家最尊敬的贵客和最好的朋友,过命的兄弟,无论此人是谁,都得在自家的卧室设宴。酒菜都得事先准备好,要由东家或者东家的正妻亲自上菜和斟酒。宴席上除了主客,一般不设陪客。若有陪同的人,都得必须是家中长辈或者最亲密的兄弟,不能有外人。这是我所了解的过去人请客规矩。大家可以看看《韩熙载夜宴图》,丞相韩熙载请客吃饭,有的客人坐在院子里,有的客人坐在厅堂里,最尊贵的客人是躺在主人家的床上的。(估计会有人说,躺在自家的床上,是不是把老婆也的献上?实话告诉你,有太多古人为了招待自己最尊贵的客人,不仅会献出老婆,更甚杀了自己的老婆,做成肉汤让客人吃!)而这位韩丞相也得敲鼓为客人演奏娱乐。现在人很多不懂这些,往往觉得把人请到最高档酒店里,就是自己表达出最大的敬意。其实是犯了礼仪错误。

    因此再说说孔和尚这事,他有两点没说错。第一,这位老板不懂传统礼仪。点菜用的着离开吗?方面安排,再问问客人意见,也是一种现代礼仪。第二,这位老板极不尊重孔和尚一行人。安排饭菜期间又是喝茶,又讲茶道,最后还讲余秋雨,估计得二十多分钟吧!东家离开这么长时间去安排饭菜,而不陪同客人,你当客人是来讨饭的吗?最后就是这个余秋雨大师名言。这位副总裁无论有无文化,有无学识,至少在请一位名人吃饭(无论是好名还是骂名),是不是事先做做功课?客人喜欢什么?爱好谁的文章?谁不知道孔和尚是金庸迷?你不会说点杨过郭靖什么的,都比说余秋雨名言强吧!并不是说余秋雨先生不好。而是说这位副总裁太没眼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