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社交媒体发文被指出12处语病,本人回应「随手写的」,你能接受这一解释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社交媒体发文被指出12处语病,本人回应「随手写的」,你能接受这一解释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2 个回答

  • 秋实累累

    连北大校长都曾经错读“鸿鹄”二字,并为此作出道歉: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现在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微博有语法错误实属平常,现在北大的校长都是这样的水平,还能要求博士生怎么样呢?再说微博就像平常人说话一样,不是在教室里上课那样严谨,有错必究。只是作为教授,既然人家已经指出来了,就谦虚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以后注意一点就可以了。

  • 秋水伊人

    #北大教授回应写116字微博12处语病# 昨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一段文字成为了與论焦点。网名“邓学平律师”的人指出,该条微博116个字就出现12处语病。对此,张颐武回应称:这些是随手写的点评,虽不完美,但没硬伤,没什么值得说的。

    张颐武是我的好朋友,文字功底很深,这个微博他应该是随手发的,没认真推敲文字。严格地说来,“邓学平律师”指出的12处语病,有11处属于吹毛求疵。

    “邓学平律师”如此爱当教师爷,那他自己的文字一定毫无瑕疵了吧?我随便去浏览了一下“邓学平律师”的微博,吓了一跳。信手拈来了很短的一篇,试着分析一下(见下图标注)。

    首先,第一句“蠢和坏是一对孪生兄弟”就有严重的逻辑错误。蠢和坏肯定不是并行的,我们见多了愚蠢的好人、聪明的坏人,而且聪明的坏人比愚蠢的坏人更坏。

    其次,“是谓既蠢且坏、又蠢又坏!”前2字语意重复,后8个更是语意重复、

    “因为蠢,所以没办法救;因为坏,所以不值得救。”这句中的两个“救”字,都应该是“被救”或“得救”。

    “又蠢又坏的人可以化身正义战士,可以以正义自居。”这两句语意重复,后一句还多了一个“以”字。

    “但他们永远不可能赢得全世界,相反迟早会被世界扔进臭水沟!”既蠢又坏的人当然不可能永远赢得全世界,因为不蠢不坏的人也做不到这一点啊。“迟早会被世界扔进臭水沟”这一句,则是没厘清世界与臭水沟的关系,臭水沟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两者并非并列之关系,怎么扔啊?逻辑太混乱了。

    最后的长句“因为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分明是美国政客林肯的原话,不标注来源合适吗?说剽窃有些过分,若说是引用又不加引号。

    微博是个人化写作,不等同于正规出版物那样需要绝对的准确。“邓学平律师”自己写作不严谨,在我看来也没啥问题,但你去批评张颐武就不太合适了吧?要想说人,必正己身。不能只许自己放美丽的烟火,却不让张颐武点灯。头条热榜

  • 风华绝代

    我认为有可能,教授跟普通人一样,也会有犯低级错误的时候。不过,作为一个中文系博导、教授做事如此随意,也确实令人讶异。

  • 沉稳前行

    有错必究,知错就改,作为中文系教授,更应该如此!

  • 教育

    说实话,发东西出现偶尔失误在所难免。但若多处失误,且又是敷衍解释,无论如何难以令人理解。何况是名牌大学的中文系教授,这更说不过去,而且其影响程度可想而知。

  • 淡定从容

    滥竽充数的解释。

  • 沉稳大叔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的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116字的短文有12处语法错误
    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因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116字的短文,火爆全网,成为了大家所热议的对象,这的确让人没想到。
    在张颐武所发布的116字的微博中,被指出其中有12处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甚至有人直接对存在的语病进行了修改,此事也把张教授推上了舆论浪尖,让诸多网友直呼:和我们这些小学生一个水平[大笑]
    作为北大的一名教授,而且还是中文系的博士导师,张颐武这次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文字存在诸多问题,有许多的语病,是意外翻车,还是本身就这个水平???

    北大张颐武的微博有920万粉丝,因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一段文字引发关注。网友邓学平律师指出,该条微博116个字里竟出现12处语病。对此,张颐武两度作出回应称,这只是随手写的,没什么大毛病,没什么值得说的,以后多写微博,让网友有机会奋力指点一下。
    5月2日,邓学平律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并不认识张颐武教授,对事不对人,语言表达是有基本规范的,如果我是语文老师,这样一篇小作文,是不会及格的。邓学平律师同时表示,张颐武教授是中国著名高校的中文系教授,在某种程度代表着中国语言文化的门面,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实属不太好。
    修改版本曝光,让人唏嘘不已
    从北大张颐武教授这篇116字的小短文中,整段话读起来极不通畅,其中确实有较多的语病。(看图片)

    更有人直接指出了其中涉及的语病,并修改了语病,在修改版本曝光后,对于北大张颐武的写作水平,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
    身为北大中文系教授,这样的文字写作水平,只能说明平时在专业领域耕耘的太少了。
    连许多小学生都不会犯的语法错误,张颐武的回应引起巨争议,两条微博,对自己写的文字存在语病以及有人直接批改他所写出来的文章作出回应。
    张颐武表示自己不过是在微博上随意写的,所写的文章是没有进行相关的修饰,一个字也不用改,这些是随手写的点评,没什么值得说的。
    因此存在不足之处,他也感谢网友们对他所发表的文字的关心和关注。

    对于张颐武的回应,很多网友表示,不能接受,身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所写出来的文章存在这么多的语法错误,真是不应该,相反,应该对自己所发表的每一个文字负责,毕竟微博网络是一个公开的平台,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更应该字字斟酌,不可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张颐武回应后,更是引起网友广泛讨论。有网友指责张颐武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也有网友认为不过是一条微博而已,没必要过度解读。
    网友评论称:很多人发微博基本怎么想怎么写,写好就发出了,很少仔细修改的。批评者:他的回应让网友们感到失望。
    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于老师指出,张颐武教授的原微博确实存在一定错误,意思可以读懂,但过于口语化表达,存在一些基本语病,不像一位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水平。于老师称,张颐武教授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写出此类语句实属不应该,口语说一下可以,发微博实有不妥,若出版书籍的话更不合适。

    据了解,张颐武曾于2014年出版《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一书。他在书中自述,这部书是自己近年来对人生警语的解读阐释的文字的结集,主要选自他的微博。
    这140字的短短文字虽然微末不足道,但毕竟是敝帚自珍。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和批评。
    对于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写的116字存在12处语病,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一起在评论区留言。
    [作揖][作揖][作揖]

  • 金色晚霞

    #北大教授回应写116字微博12处语病# 【有人认为,自媒体语言不需要太讲究,可以随意一些。我不同意,都这样,给孩子看了产生什么效果】5月1日,在微博有920万粉丝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因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一段文字引发关注。有网友指出,该条微博116个字里出现12处语病。对此,张颐武回应称:这些是随手写的点评,没什么值得说的。

    邓学平律师的挑剔,可能过于严格了一点。但是,张颐武教授作为北大中文系博导,如此轻率地在微博上发文,怎么说也谈不上“严谨”二字,不像一个治学者的样子。更重要的,面对他人的批评,不仅不虚心接受,反而讽刺他人多事,给人的感觉,真的不太好。更可能的情况是,仗着是北大的教授,可以目空一切。

    这就不能不让我想起孔庆东教授,几次与他在一起,对一字一句都是那么严谨,还是觉得,同样在北大,同样是教授,对待治学的态度,还是存在差距的。希望张颐武教授不要太居高临下,而是平视前方,哪怕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小学生,也要多点尊重。头条热榜

  • Zhang123

    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在社交媒体公开发文,随手写出12处语病,确实体现其专业素质水平和行文习惯。

    真的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吗?是故意摸黑北大吗?

    这样的教授,呵呵。不敢恭维。

  • 岁月如梭

    不能接受,随手写的,不要拿到社交媒体上发布呀!发表的东西一定要好好校对,尊重广大读者。

  • 秋色宜人

    谢邀。

    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文字水平堪忧倒在其次,关键是其对待热心网友的态度竟能如此轻慢,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就是作为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也不会这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吧?

    丢人呦!

    作为教授,尤其是中文系教授真不该如此为人处事。

  • 沐馨

    只能说张教授没把这当回事。作为中文系教授,应该为汉语的规范使用作出表率,即使是微博等不太正规的场合也应该注意。希望张教授虚心接受,引起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