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

彭加木一个搞植物病毒研究的,到罗布泊去研究什么?

想咨询一下关于彭加木一个搞植物病毒研究的,到罗布泊去研究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3 个回答

  • 淡定自如

    生物化学家彭加木,第三次到罗布泊考察,找水途中,神秘失踪,40多年过去,依然没找到,也为罗布泊披上了一层可怕的面纱。

    彭加木生于1925年5月19日,广东省番禺市人,他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在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56年他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来到新疆考察各地资源。他不仅从事化学生物研究,也对植物了解很深,同时他还很喜欢科学探险。
     
    在新疆的东南部,有一片神秘的土地,那就是罗布泊。从天上往下看,罗布泊像一只耳朵,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耳。
     
    这个地方,1958年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核试验基地之一。1964年,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后,它就成了无人区。
     
    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后来湖水干涸,百草枯萎,变成了茫茫的一片沙漠,成为“死亡之海”,而且这里还发生了很多神秘的失踪案件。
     
    其中最轰动的就是,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彭加木,他在罗布泊神秘失踪了。
     
    1964年3月5日,彭加木第一次来到罗布泊,当时他只是在外围进行考察,发现罗布泊的水含有大量的钾。
     
    彭加木认为罗布泊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很可能有重水资源,要知道重水是制造核能源不可或缺的物质,当时我国非常稀缺,需要大量的外汇来进口。
     
    这也是彭加木拖着患癌的身体,主动请缨,寻找天然重水,来到罗布泊的原因,这次考察时间短促,收获不大。
     
    1979年11月15日,彭加木第二次来到罗布泊,这次是为了拍摄《丝绸之路》,彭加木提前细致地考察了罗布泊。
     
    这次彭加木不仅取得很多傲人的科研成果,还为国家寻找到了非常多的稀有宝藏。彭加木是时代的英雄,他填补了中国的很多空白。
     
    然而,做英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彭加木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为罗布泊披上了一层可怕的面纱。
     
    1980年5月,彭加木第三次到罗布泊考察,并担任考察队长,这次他带领了一支非常优秀的考察队伍,不仅有地质学家,动植物学家,化学家,还有三名司机和保卫员,甚至还有两名发报员。
     
    但是,他们准备如此充分,人员配备如此齐全,彭加木却神秘地“消失”了。
     
    1980年6月5日,彭加木等人创下了奇迹,第一次从北向南,纵横贯穿了干涸的罗布泊湖底,首次开启了罗布泊的大门。
     
    6月11日,彭加木等人再次贯穿罗布泊,2个多月的考察,收获满满,彭加木还找到了一个神秘的植物标本,他们开始回程。
     
    谁知,6月16日,距离目的地还有400多公里时,彭加木他们没有水了,车子也快没油了,50度的高温,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滩,没有水,根本无法走出沙漠,众人一致决定向上级发出求救。
     
    他们拟定了求救信息,彭加木觉得直升机送水,费用太高,他阻止了大家发出求救信号,想要通过寻找水源来自救。
     
    17日,彭加木留下纸条,“我向东去找水井”,他带着两个空水壶,独自走入茫茫沙漠,结果,这一去,他就“失踪”了,带着植物标本一起“消失”了。
     
    队伍里的人刚开始发现彭加木不见了,开车沿着脚印去寻找,结果脚印消失的地方,人也无影无踪,队友赶紧上报领导。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国家先后四次派人寻找,出动了10多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地毯式搜索,结果一无所获。彭加木在大漠中“人间蒸发”了。
     
    彭加木的凭空“消失”,轰动全国 ,被称为建国以来最大的未解之谜,那么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彭加木究竟去哪里了?
     
    有人说彭加木在美国出现,这肯定是瞎扯;有人说彭加木穿越成了王莽,也有人说彭加木被谋害了,还有人说彭加木被流沙掩埋了……
     
    2005年,有人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干尸,位置与彭加木失踪的地点十分接近,但经过DNA检测,证实不是彭加木。
     
    据说在寻找彭加木的时候,人们看到了彭加木的脚印,刚开始是向东的,之后发现彭加木扔下的糖纸和坐印,注意到彭加木的方向有了偏差,彻底向西了,而当时的天气,向西是不小于8级的强风沙区域,其结果可想而知。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
     
    关于彭加木“失踪”的猜测非常多,多数人觉得最后一种更接近真相,因为大自然的力量太恐怖了,你认为呢?
     
    作者:风轻
    编辑:青草

    #历史故事#

  • 9527

    要说近代最大的谜团应该就是彭加木神秘失踪这件事,国家为了寻找他,给外界一个合理的解释,先后四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最终却是一无所获,彭加木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随后网络上爆出了“双鱼玉佩”的事情,有人说他是利用双鱼玉佩穿梭时空,回去成了王莽;也有人说他携带外星病毒标本,找到外星基地被带走了;也有人说他就是单纯的沙漠遇上极端天气后死于沙漠,可能被黄沙掩埋,以至于尸体找不到。但是不管是那种,我们详细推敲之下发现很多细节其实是有些反常。
     
    首先是他失踪的事情整个发生在1980年6月16日至18日这三天时间内,而当时科考队发布发出求救信号时说到,他们16日杀了一头野骆驼,当时科考队说的是缺水和油,但是没有说缺食物,而且这个野骆驼肉要想吃上,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至少要煮上五个小时,既然缺水,怎么可能花费如此多的水来煮骆驼肉,而且野骆驼的奔跑速度和耐力都非常好,科考队当时的车况条件要是能追到野骆驼,估计早就开车出了沙漠。@历史上那点事
     
    其次是彭加木17日这天失踪的,科考队这天早上9点收到马兰基地同意救援并要求他们提供坐标,科考队也回电告知了具体坐标。而彭加木本身不太赞同请求救援,因为这是一笔巨大的花费,所以早饭的时候他们出现了争执,而吃完造反后科考队都是打扑克睡觉等待救援,中午12点的时候基地发来电报:飞机十八日送水,不能送油。不要动,原地待命。汪文先这时候高兴地拿着电报去找彭加木,发现人不在,一位上厕所去了,所以就回帐篷等待。到了下午1点的时候司机王万轩回车上取衣服发现了彭加木留的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这里又有疑问了,沙漠的特殊气候,10点后一般就开始热起来了,而司机因为冷去拿衣服也应该是早上起床的时候,下午1点去取衣服,有些违背常理,彭加木应该是早上10点半左右就离开了,到下午1点已经过了2个半小时,这么长时间队长不见,竟然没人发现。同时彭加木是全副武装失踪的,带了照相机、水壶、小铁锤等物资,副队长以为其上厕所,这有点说不通。
     
    再次是彭加木9点多的时候依然还在帐篷,也就说他失踪是在10点半左右,沙漠里的气候到下午1点的时候已经很高了,2点后就基本不能活动,而彭加木一个55岁的科学家,他能走出去多远呢?后来考察队回忆中也得知,他们寻找彭加木并不积极,要知道当天找不到的话活到第二天的概率不到10%,而科考队却晚上了才向上级汇报,也就是说下午1带你到晚上10点,10个小时的时间,有车的科考队还找不到一个徒步的彭加木?而第二天又起了沙尘暴,错失了救援机会,这一切如同导演好的戏。
     
    最后是那封神秘的电报:我们今天20点到达库鲁库多克以西大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请求紧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现有的水只能维持至十八日。请转告乌市捕获一头小骆驼。这点让人觉得比较奇怪,一般电报都是发一些非常紧迫的事情,但是最后这句“请转告乌市捕获一头小骆驼”让人费解,如此无关紧要的事情有必要上报吗?
     
    据说当时彭加木失踪的时候身上带的是一种病毒的标本,而这也是这次科考队很重要的任务之一,据说这个标本能够用于研究制作生化士兵,而病毒是依存于罗布泊的植物上面,没错那时候这里真有植物,而这些病毒可能是当年原子弹爆炸后经过核辐射变异长生的。不过事情的真相也无从考证,这次失踪成为了永远解不开的谜题。#我要上头条#

  • 金色晚霞

    罗布泊解密失踪事件,彭加木-被称为建国以来最大的未解之谜1
    彭加木是谁?彭加木失踪的事情如今已经尘封多年,现在的人大多数已经对其知之甚少,而当时提起彭加木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罗布泊除了因楼兰古国、中国第一次核爆、湖水消失气候干燥炎热等出名以外,还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科学家彭加木。
     彭加木1925年出生于广东番禺,1947年22岁毕业于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农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在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从事植物病毒研究。他曾经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主动向郭沫若写信说“我志愿到新疆去,我要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
    罗布泊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边的一个湖泊,因为轮廓像一只耳朵,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耳”。罗布泊以其神秘性,被誉为中国十大禁地之首。在公元176年前,古老的楼兰古国,就建立在这一地带。
    那么彭加木作为一个科学家,为何会先后共三次踏入罗布泊进行考察呢?据说,就是想要在罗布泊查找一些新型能源。事实上,罗布泊一直鲜有人踏入,在彭加木之前,已经发生了很多难以解释的怪事。
    1、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2、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3、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4、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5、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和汽油都不缺。
    6、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1980年5月2日,彭加木一行驱车直奔解放军马兰基地。考察组的所有物资都要在这里补充。马兰基地的官兵热情地欢迎了他们,并给他们一部电台。
    而此时,除了彭加木,其他的考察队员只有在一些文献上看到过罗布泊,从未踏足过此地。并且,队员们虽然都是植物、动物、水文方面的专家,但素未谋面,配合起来也不怎么默契。
    国家给考察队配备了三辆车。彭加木和部分科学家乘坐在其中一辆车上,第二辆车拉电台设备,第三辆车拉水汽油和干粮。司机师傅们也是第一次来到罗布泊,面对如此恶劣的地理环境,个别师傅还产生了抵触情绪,与身为组长的彭加木产生了矛盾。
    罗布泊中的环境确实恶劣,湖周围到处是沙化的“假戈壁”,车和人遇到这样的地形就会深陷于此,不能自拔,一个不小心,失踪个把人都是分分钟钟的事情。而到了湖心,却到处是坚硬的盐壳,到了中午温度达50摄氏度,热得队员们只有藏在汽车下面。
    有前车之鉴,彭加木嘱咐大家一定至少两人一小组出动,否则不要轻举妄动。
    经过整整一周时间,考察队终于从罗布泊的湖盆边到湖心,再到另一侧的湖盆边,成功穿越了罗布泊。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穿越罗布泊,考察队的各位都欢欣鼓舞,特地从附近的米兰农场买来羊肉吃,以庆贺此次考察活动圆满结束。很多人已经憧憬着沿着宽阔的柏油马路回到乌鲁木齐,和自己的妻儿相聚。
    彭加木也特别激动,随身带的笔记本都写完了。但当他翻看自己所写的笔记的时候,新的想法从心里边冒了出来。
    彭加木认为这次考察活动很成功,而且目前来看,罗布泊的北、南、西三线自己都去过了,如果能借此动力,去探索从来没有去过的罗布泊东线,就能完全了解罗布泊。
    但这个主意一提出来,大家都表现得十分冷淡。一方面,说白了这是计划外的,很多队员跟家里人都打了招呼,这次行动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另一方面,罗布泊东线的长度比穿过罗布泊还要长,大家刚吃了罗布泊的苦头,还没缓过劲来,很多人私下里认为这样做太冒险。
    但是,彭加木是考察队的队长,已经将自己的考察计划汇报给了新疆分院。正当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新疆分院来了电报:“同意此次考察,但要注意安全!”
    尽管心存抵触,但是在彭加木的打气加油之下,考察队还是踏上了行程。彭加木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张前苏联的地图。他指着这张图中的一个名叫库木库杜克的地方,告诉大家这里有泉眼。但是殊不知,这张图已经是很久之前制作,且库木库杜克在当地的意思是“沙井”。这么巨大无朋的罗布泊水域都消失了,这地方怎么可能有水呢?这张地图给考察队画了一张大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