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2

孩子犯错的时候,你觉得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想咨询一下关于孩子犯错的时候,你觉得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岁月如酒

    谢!犯错是人成长中的必须,吃一堑长一智吗。一是自醒。碰壁了他就回头了,也智慧了。二是明白指出错误,并指导怎样改正,并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千万不要只批评埋怨!

  • 左岸

    谢邀请。大人都有犯错,何况是小孩?小孩子犯错误很正常,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当小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沟通,听听他的解释,鼓励安慰一下,让他先丢掉戒备和恐惧心理,然后再指出问题。应先指出他思维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再指出行为中的不当,最后指出造成的后果。实事求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换位思考,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 沉稳之选

    我的个人观点,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犯错,然后教育孩子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做的好处。

  • 风华依旧

    读《赢在终点》第一篇第12章:家长处理孩子犯错以后的正确方法和流程

    以下内容摘自本书第一篇第12章:

    孩子出现问题犯了错误以后,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孩子所出现的问题,才能让孩子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健康成长呢?

    一,孩子犯错误后,家长要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1、家长重提往事、翻旧账,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以往所犯的错误一直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谅解。

    2、家长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重提往事、翻旧账,会让孩子特别反感。很多孩子犯了错误不接受批评、狡辩、撒谎、推卸责任都与爸爸妈妈的翻旧账有关。

    3、重翻旧账不利于当时问题的解决,反而是把问题复杂化,把多种不同的错误放在一起,千头万绪,家长最后也搞不清究竟说哪一件事情。

    4、家长翻旧账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孩子也会潜意识的把家长翻旧账的做法用到自己与同学交往之中,和同学有一点小摩擦就翻旧账,影响同学感情。

    二,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解决,不能拖延。但有时候却会出现以下这种情况。

    1、让孩子犯了错误以后,有时候家长忙了一天了,比较累,这个时候就会懒得再去处理孩子的问题,结果不了了之。

    2、当时家长正在忙自己手头的事情从而没有及时处理孩子所犯的错误。

    3、有时候是家长根本就没有把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回事。

    家长必须明白:孩子之事无小事,这是很重要的道理。因此无论家长多忙多累,当天的心情是好还是坏,都要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

    三,家长不能用自己的情绪好坏来处理孩子所犯的错误。

    家长带着情绪处理孩子问题,导致孩子搞不清到底什么样的错误爸爸妈妈会放过自己,什么样的错误爸爸妈妈会狠狠地收拾自己。

    同时家长用情绪教育孩子,还会极大的疏远家长与孩子内心之间的距离,让孩子生活在爸爸妈妈时而和蔼可亲、时而大发雷霆的冰火两重天的家庭氛围之中。

    四,家长要给孩子建立成长笔记本,减少孩子重复再犯同样类似的错误。

    1、家长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成长笔记,来记录孩子所犯的错误。

    家长一旦给孩子建立了成长笔记本,要把孩子犯过的错误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且要让孩子签字确认,这样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震撼和触动。

    成长笔记本要设立以下几项:
    第一项:犯错的时间及地点
    第二项:错误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三项:让孩子检讨错误带来的后果
    第四项:家长与孩子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
    第五项:家长帮助孩子制定预防措施,并让孩子立即改正
    第六项:孩子承诺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并且让孩子签字
    第七项:第一次警告批评
    第八项:第二次严厉的惩罚

    “不迁怒不贰过”,是对每个人成功的基本要求,因为在现实中,在很多情况下,没有人会给我们的孩子犯同样两次错误的机会,有时候恐怕连一次犯错的机会都不会给。

    2、孩子总犯同样错误的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孩子找不到一个可以商量事情的人就会出现考虑欠妥,考虑不周的情况。

    第二,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第二次再做类似事情的时候,由于身边没有兄弟姐妹的提醒,孩子又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了第一次的错误。

    五,孩子出现问题犯错以后,解决问题的流程:

    孩子讲述错误的起因——孩子讲述当时想要达到的目的——孩子讲述事情的经过——孩子对错误进行反思——孩子总结错误的教训——家长开始给孩子分析原因讲道理——家长对孩子警告、批评或者责罚——家长与孩子一起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孩子表态承诺——将错误记录在成长笔记本上让孩子签字。

    孩子犯错以后,家长不要着急去训斥孩子,指责孩子,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已经无法挽回。所以家长不要过于着急,不要失态,一定要沉住气,给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那就是无论在多大的问题面前都不会惊慌失措,都能沉着应对。

    六,孩子出现问题以后的“三不放过教育法”
    三不放过:问题的原因不清楚不放过;没有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问题的当事人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如果我们把“三不放过”原则用到教育孩子中,那就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似乎没有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孩子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三不放过”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成长,如果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在做错事情以后用“三不放过”原则来要求自己,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到孔子所讲的“不贰过”。#阅读的温度#

  • 风华不减

    批评,是帮孩子改正错误的方式,而不是家长宣泄自己情绪的方式,同样的,也不要把“不批评”当成一种奖励。家长自己有情绪,找别的地方发泄;想奖励孩子,找别的方式。在对待孩子犯错这件事上,请坚持原则。

  • 沉稳如松

    ——教育孩子慎于始——
    凡事,慎于始,在一开始时懂得防微杜渐,便可避免大的错误与危害的形成。对孩子的教育也同如此,能在孩子第一次犯错就给予正确引导,不仅大人教起来省力,也能帮助孩子即时改正错误,扎好他德行的根基。
    如今,却发现有些大人在教育子女时,不知道“慎于始”的重要,看到孩子第一次犯错,并不给予孩子制止或引导。孩子对自己也更加放任,长大后形成许多不良习惯,到那时,想要再引导回来,真是难上加难!而当孩子从小对父母、长辈没有一颗恭敬心,要求父母做这做那,时日一久,习以为常,便也发觉不到自己的过错了。古有云:“至要莫如教子”,想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先祖血脉的延续,也是祖国的未来,当我们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时,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小家庭,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繁荣。而建立一个家庭,谁人不希望家庭幸福,孩子有出息。可对孩子教育的敏感度与责任感,是否真正提起?倘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重视,不能慎于始,那么纵然希望孩子成才、家庭安乐幸福,也是得不到的。
    想要结出美丽可口的苹果来,就要种下苹果树的种子,并且加以爱护、照顾,教育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帮孩子扎下孝悌的根,就像在心灵种下了良善的种子,每日呵护、照顾,长养孩子的孝心、敬心、仁爱心,那么待孩子成年之后,自然就能约束自己,做一个品德优良的好青年!而日后,孩子自然也懂得,要尽他的孝心,照顾好父母;尽他的责任心,照顾好家庭;尽他的爱心,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的后记:对于孩子生养生养,生了就要培养,言传身教,严慈相济,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中见大,好习惯和坏毛病都是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中养成和形成的。
    古人说的好,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天有余。
    白居易要上山学佛修道,问鸟窠禅师说:咋样才能修成正道?鸟窠禅师答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白居易答道:三岁小孩都知道。鸟窠禅师回答他:八十老翁做不得。
    白居易释然,就下山了....
    最后他成了唐代的三大诗人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