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时,影响一所学校的报考难度有哪些因素?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近几年考研圈出现了一个怪象:许多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认为,考研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那些一本高校的学生却认为,考研难如登天。
按常理来说,学习越好的人在考研时,应该更具优势,怎么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呢?
学霸考研频频翻车,三本学生逆袭上岸,其中原因令人深思:考研的模式与高考大不相同,高考按分数和排名,给考生划分院校,一般来说,考生自身的实力与学校层次成正比。
对高考来说,分数就是硬道理,只要分数高,就不愁没有好学校上。但是相较于高考,考研的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说,考研是选择大于努力,只有有过亲身经历的人,才会明白这句话就是真理。
学生不能像高考那样填报40个院校,总有一个能进去。考研学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在报考此学校人数过多时,即使过了国家线和学校线的同学,在学校的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一个萝卜一个坑,后几名学生也只能参加调剂。
考研调剂的水很深,有些人调剂到最后还不如本科院校。所以,考研的机制十分考验学生对自身能力的一个正确判断。
某一本院校的学生雯雯,在校成绩十分优异,在考研时报考了南京大学热门的文学类专业。结果,考研分数只有330多分,连国家线都没过。近年来,文学类的国家线居高不下,成为众多专业的“领跑者”,A区考生需要达到355分,雯雯第一次考研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雯雯认为自己在备考时非常努力,这次失败了,心有不甘,想要二战考研,目标还是南京大学。
雯雯平时在学校是公认的“学霸”,被众人寄予了厚望,这次考研翻车,想要再战本是无可厚非的.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后,雯雯终于过了国家线,但还是未能成功上岸南京大学,连调剂的最佳时机也错过了,最终铩羽而归。
雯雯看到身边一些平时表现不如自己的同学,研究生都快毕业了,自己却屡战屡败,心里不禁有些崩溃。考研成为了她内心一生的遗憾,考研的念头一旦动了,只有考上才能让心里舒坦。她痛定思痛,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发现成功上岸的人大部分都是报考的双非院校,考研翻车的人大部分报考的都是985名校,竞争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全国的名校是稀少的,但报考者却数量庞大,报录比十分高,能上岸的都是凤毛麟角般地存在。她想,或许下次考研时她会选择一个211院校,降低难度,稳定为主。我的建议希望家长能够领会!
网友们总结出来的考研专业难度排行榜,超一线难度专业有会计、统计、新闻与传播;第一难度专业有医学、计算机、行政管理、学科科学等专业,看完之后,不得不说总结得还挺到位,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你们说哪一个专业考研最难?#大有学问# #头号周刊#
岁月留声
2022-10-19依我看来,考研难度更大程度取决于你想考的学校,剩下的都是复习书本内容和练习题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