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8

考研真的有技巧吗?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真的有技巧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黑白

    回想起我考研备战的日子,真的算得上四年大学生活里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一年。现在已经到了八月中旬了,是备战最关键的时期,这时候一定要找对方法有针对性的复习。还记得那时候我下载了考研帮APP,天天刷着前辈们分享的经验,手机浏览器里收藏的也是一些复习技巧,借鉴这些经验和技巧再结合自己的方法真的是事半功倍啊,少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将我的一些经验写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到还在埋头奋战的考研党们。

    我是跨地域跨学校跨专业,传说中的考研最高境界。所以我所分享的经验可能更多的适合于跨考的同学。言归正传,我从考试三科来分别细说。

    英语的复习

    我的英语成绩是57分,对于一个英语很差六级至今还没有过的人来说,这个成绩完全出乎意料,我很满足。

    我从三月份开始复习英语,首先是狂背单词(单词书我用的是乱序版的红宝书),从三月份一直背到七月份,因为在这期间还要上课所以复习的时间比较零碎。在这期间也做张剑的英语150篇基础训练。七月份开始做真题(我买的是张剑黄皮书),但是一定要记得单词要坚持背。在做真题的时候我剔除掉了完型,这部分是得分最难的部分,所以没有必要多花时间。将精力主要放在阅读上,得阅读者的天下。

    因为基础差很怕挂在英语上,所以做阅读我采取的是笨办法,就是第一遍做得时候边看原文边翻译,同时把生词也查一遍,并且记在了专门准备的生词本上,虽然刚开始翻译的时候特别困难,翻译不下去但是后面慢慢的越来越顺利,顺便也解决了考研翻译问题。这样做下去一下午只能做一到两篇,并且第一遍做得时候我没有对答案。差不多到九月份的时候第一遍阅读做完了,开始做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就不用翻译啦,我也对了答案但是没有看答案解析,并且在文章中找长难句,进行分析。这个也很重要,考研阅读长难句比较多。大概到十月中旬的时候第二遍也做完了,在这期间早上还是会背会儿单词。然后十月底开始做第三遍阅读。第三遍就是看答案解析找出错题的问题所在。同时也开始做匹配题,这个题型也比较难,我买了张剑的第三部分专题训练,具体书名记不太清了,专门训练匹配题。

    十二月的时候开始背作文,同时自己也写,找老师或者同学帮忙改,作文一定要写。英语的复习方面就到这。

    政治的复习

    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政治复习的比较晚。在大纲也就是红皮书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主要是每天早上看俩小时的红皮书。因为我的记忆不好但理解能力比较好,所以我看红皮书比较仔细,这样就节约时间用来背专业课。红皮书我仔仔细细的看了两边之后开始做肖秀容1000题。然后就是风中劲草,红色部分一定要记住。在考前一个月或者几周的时候肖秀荣八套卷是很重要的,大题一定要背,背的滚瓜烂熟,每年都会有真题哇。总之,我的政治复习的比较粗糙。

    专业课的复习

    我报考的学校专业课虽然是自主命题,但是最基础都是要看的。我是从三月份开始看十一本的。因为在上学期间有课所以看得很慢,再加上自身看书也比较慢,所以在暑假时只看完了古代史上册。暑期的时候开始扎扎实实看书,到九月底看完了十一本,虽然记住的不多但心里大致有了脉络。我没有记笔记,只是将重要的东西写在了书上或者在书上做了标记。十月份的时候早上开始背长孙博的名词解释。每天大概背十个左右,后来就改成二十个左右了。晚上看山东大本和范无聊的论述题,在看山东大本和范无聊论述题前我先看了看我报考学校前几年真题,总结学校出题的侧重点和偏好。才开始仔细看山东大本,将觉得考不到的内容略过。比如我发现兰大考世界史的内容比较少,所以世界史我基本没怎么看,这节省了很多时间。然后将山东大本的重点内容进行背诵。由于兰大还要考考古学的内容所以一些考古的知识也是要背诵的。基本上到十二月初名词解释和山东大本(我认为重要部分)背诵了一遍。在十二月初到考试之前名词解释背诵了第二遍,山东大本和范无聊背诵了三遍,考古知识也背诵了三遍。

    从总体上来说,我将一天的时间划分开来复习。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开始在图书馆学习。三月份到暑期,一个早上一般都在背单词。下午花一个小时做150题,其他时间和晚上看专业课的书。暑期的时候,早上背单词,下午做真题,晚上看专业课的书。九月份开始,早上背单词和专业课,下午做英语真题。晚上再背专业课。十月份,早上背单词和专业课,花一个小时看政治,下午做英语题,和看一个小时的政治,晚上背专业课。十一月份的时候晚上会背会儿政治。十二月份,晚上花一个小时写作文。

    考研其实重在坚持和保持好的心态不要轻言放弃。我们在生活中贵在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且将它做好。所以只要坚持考完试我们就算成功了,正在努力的你们加油。

  • 秋意浓情

    说到考研经验,很多同学分不清专硕和学硕的区别,职前菌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先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释:

    学硕

    一般指学术型硕士。学术型硕士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

    专硕

    一般指专业型硕士。专业学位,中国学位类型的一种,与之对应的是学术型学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的解释太复杂,咱整理一些直白的区别:

    1.培养目标。学硕主要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材,而专硕主要培养就业应用型人材。简单地说,如果你希望以后从事教育、科研类的工作建议选学硕,如果你读研只是为以后更好地求职,建议选专硕。当然这个区别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读了学硕也可以参与社会招聘找工作,读了专硕也可以升学继续读博。

    2.学制。专硕的学制为2-3年,大多以2年为主,学硕的学制多为3年。

    3.学费。学硕的学费较低,一般标准为8000元。而专硕的学费一般较高,甚至高达几十万。

    4.考试难度。就考研难度而言,即使专业名称相同,学硕和专硕的考试的内容也不同,学硕考试的题目难度一般是高于专硕的,学硕的招生名额一般也少于专硕,因此,学硕的录取分数一般要低于专硕。

    5.招生条件。有些专业硕士会设置门槛,要求有工作经验,但学术硕士几乎没有这类要求。

    6.调剂。学硕可以向专硕调剂,但专硕不能向学硕调剂。

    不同学校、学科、专业的学硕与专硕都会存在区别。如果你正准备考研,并且已经有目标院校和专业,但还没有想好是考专硕还是学硕,那建议多上院校招生官网看看该专业的招生文件,对比两者的具体不同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做抉择。

    我是应届生求职网,是你职场路上的明灯,更多职场问题欢迎关注我~

  • 秋水共长天

    1 考研 经验心得体会

    考研已经成为当今热门的考试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考研大军几乎每年都非常壮大,那么对于考生而言,怎么去准备复习考研科目呢?

    准备考研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因为一方面这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锻炼自己毅力和心态的时刻.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确定考研方向很重要。先确定考研的方向,对自己的能力,自己未来的出路要有清楚的认识.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院校,千万不要目标过高,这样很容易导致考研失败。一旦确定了方向,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料,从该方向全国排名以及每年的录取比例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此阶段大家都比较迷茫,不用盲目确定报考学校,因为确定方向后,大体所考的专业科目差不多。如果你还没有定下考研方向,那么可以先从基础课开始复习,一边复习基础课一边确定报考方向;如果你已经确定考试方向,就可以给自己列一个大体计划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即可。

    考研复习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更不要和别人比,也切忌和自己比。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不断地鼓励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考研的战线拉的太长的话,那么在后面的时间里,就会松懈掉,没有当初的斗志.所以不用那么早就开始准备.战线过长是会影响毅力,但是只要你在准备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我认为复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和方法,不要打疲劳的时间战和死记硬背,这样不但使自己很累,而且长此以往让自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每天保证6个小时高效率的学习。学习累了,可以去锻炼一下身体,打一下乒乓球,缓解一下紧张的思维,再回去开始学习,这样效率很高。复习的环境也很重要,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让自己全心身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也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考研同伴,一起互相监督鼓励。要注意身体,考研是持久战,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要注意及时补充能量,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有很好的学习效率。

     

    我参加了钻石卡辅导课程,对于政治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辅导班的老师可以很系统的把整个教材熟悉一遍,让你捋清楚政治的大体框架,同时分清重点难点。让你大体上对政治考试心里有个数。还有辅导老师所讲解一些解题技巧答题方法也是比较受用的。今年押题部分五道大题全部命中,所以只要好好复习,成功是很容易的。平时复习政治的时候,单选题范围大,灵活,所以要多做所选题练兵,通过做题掌握理解政治方面的知识点。大题的话只要平时熟悉那些基本知识点,学会用政治语言答题,政治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同时注意每年发生的热点问题,结合政治理论分析。所以政治报了班,只要把课上的内容学习好,要塌实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学活,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题都能应付自如。

     

    英语基础很重要,要重视平时积累,另一方面考试复习时的冲刺也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词汇量,这对阅读和写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背单词也要讲究技巧。可以边阅读边来背单词,但是英语复习的时间一定要尽早开始。中外文章在写作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要始终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大意,回答问题。同时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必每一句都要看懂,有很多答题技巧,比如符号和转折词的运用,当出现转折词的时候,只要看转折的部分即可,前面的内容看不懂也不要紧。写作部分也很重要,一是靠平时多读多背一些经典的语句,二是要学会用一些模板,很简单的单词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同时要注意审题,切忌跑题,注意掌握答题时间。英语真题很重要,虽然不会出现相同的阅读写作文章,但是重要词汇重复率很高,可以通过做真题来被重点词汇。平时一周至少写一篇作文来练习。而其它年份的真题当成是练兵,不做单词查阅等工作。现在可以试着做两套真题。看看自己的实力大概是多少分。然后看看自己哪个部分比较弱,最后冲刺阶段要学会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把自己把握大的分值高的部分先做,保证会做的不会因为没有时间而丢分。

     

    2考研需要做哪些准备

    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考研?你是因为想逃避工作还是真的想搞学术研究,又或许你想获得更高的学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不管你出自什么目的,你要下定决心,你要不要考研?如果下定决心好考研的话就看下一步。

     

    如果下定决心考研了,就着手准备考研。在准备复习之前,你要明确你要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有些人先选学校再选专业,有些人先选专业后先学校。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学校和专业。

     

    选好了学校和专业,就要开始准备复习。在复习之前,要明确你报考的学校要看哪些参考书,考几个科目。平时多多逛逛你所报考的那所学校的研究生论坛,有时会有意外收获。多向师兄师姐请教经验,问问他们有没有以往的真题和笔记。如果有,就尽量把它弄到手。

     

    如果你已经把真题弄到手了,可以看看真题有哪些题型,根据题型做一份复习计划。如果真题有选择填空题,你看书就要看的很仔细,如果只有大题,你就不用太在意细枝末节的东西,但是都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自己要整理一个知识框架,方便自己复习检查。

     

    在7、8月份的时候,不用着急复习政治,10份开始准备政治都不迟。如果你实现不放心,也可以花点时间在政治上,但是每天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在7、8月份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英语和专业课。很多时候,人们过度地把时间发在英语这门科目,结果败在自己的专业课上。无论你的英语有多糟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突破,因为每年英语的国家线并不是很高。我们还是要把精力放在专业课上。

     

    一定要留意考研的报名时间,错过了报名时间你就白准备了。记住报名时间和现场确认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在网上先报名,然后11月就要现场确认。确认完毕才算报名成功。

     

    3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

    第一种是本科非常优秀,并且有志于研究的人。

     

    因 为你确实具有研究能力,不愿意本科毕业以后直接上班,立即参加生产,而是更喜欢研究东西,而且是跟实践关系不大的那种研究——比如说在阅读国外论文的过程 中,你也能整理出属于自己的成果来——这样的人来读研究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你既想参与设计院的工作,又想完成研究生的学业,那么对不起,这根本就是两个 部门、两个行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第二种是应试高手、考试天才。

     

    他特别喜欢考试,不管是什么专业,只要他一复习,总是能够考过,而且成绩优秀。他觉得考研这件事好玩、过瘾,而且有成就感。这样的人我们鼓励考研,因为他复 习的时候不怨声载道,也不占据太高成本。然而有的人一个人考研,全家加同学全部遭殃。为什么?因为他天天哼哼唧唧的,导致所有听到他这么哼唧(包括在网络 上哼唧)的人,都会受到他的影响,有时候会造成他的好朋友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都心情不好。这样的人我们不鼓励考研。那么我们说的应试高手是指哪种人呢? 就是他复习有自己的一套章法,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连家长都没有受到影响。比如说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段子——学生:“妈,我们家的酱油没有了!”他 妈说:“我知道,你明天不是去考研吗?考完顺便买一瓶回来。”——这样的人可以去考研。因为你复习、考试完全没有心理负担,连父母都不替你操心。你吃的东 西跟平常一样,用的空间跟平常一样,用的工具跟平常一样,对家里来说你考不考研无伤大雅。而且你上了研究生以后,在跟着导师做研究课题的同时,你会有余力 去参加社会实践,两不耽误。

     

    你 能够做到这样吗?如果做不到,那么考研会短寿的。它会损害你的健康,你周围人的健康,甚至是我的健康(因为总有人来问我考研应该怎么复习)。更严重的是, 如果你连考试复习都很困难,甚至连建筑设计都还没有入门,那么当你考上研究生以后,就会连跟着导师做研究课题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多任务运作,因此你就可能 会混入那些不好的研究生群体里面。不好的研究生群体很大,大家都不认真训练,只知道整天空谈阔论、忧国忧民,三年以后怎么办?有的硕士毕业生甚至跑到我们 灿拓来,请我们帮他训练,以便进入单位之后不穿帮,我都不知道这叫可笑、可怜、可悲、还是可恶了?

    所以总的来说,有两类人适合考研,而且这两类人都必须具备一个共同的条件——家庭经济条件。

     

    4考研有什么意义

    选择考研,意味着选择了一种不太悠闲的生活方式。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青春时光,要去挤那考研的独木桥,之后在经历三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书斋生活。而别人则可以拿这段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去赢得收入,掌握技能,了解社会,品味生活,为日后生命的成熟阶段打下坚实的根基。那么这般辛苦考研到底为了什么呢?考研当然是有所裨益的。所谓殊途同归,对于所有的人来说,比如社会实践能力极强的人,早些参加工作可能更适合他,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比如立志做学问的人,考研可能是一条更加适合他发展的路。

     

    考研是为了求取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只是变成了第一生产力,教育本身便是一种投入、一种生产力。更多的教育,便意味着更多的收入,更有趣的事业,更好的生活,正所谓厚积而待薄发。在工作和生后的满意度与舒适度方面,获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往往满意度与舒适度会更高。其原因和表现在于:第一,大多数人选择的考研专业都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有很多换专业考研的人,其考研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换一个自己更感兴趣、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第二,读完硕士后一般能够找到本专业内相对高层的工作,比如高层技术和管理工作、进入大学教育系统或者继续深造;第三,较高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较高知识水平和修养,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和促进生活品味的提高。

     

    对于希望换一个专业的人来说,考研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事实上,在考研大军中,特别是在应届毕业生中,很多人都是为了换专业而考研,从而使自己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中国教育的应试体制让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很少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灌输式的不注重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又使我们从小缺乏自主精神。因此,许多人在填报志愿时,根本就不知道专业意味着什么,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最后随便填一个,结果是在大学里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的专业毫无兴趣。但是,当这些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时,随着思想和性格都慢慢成熟起来,开始意识到如果他们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不仅是一种苦刑,而且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而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业,才会快乐和拥有成就。这是他们也逐渐发展起自己的独立的个性,而且经过长期的摸索面许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于是这一次也是第一次,他的命运应该开始由他自己来大胆地选择和决定了。

  • 沉稳大叔

    #考研#【考研数学常见失分点及高效复习6大妙招】
    面对让人头疼的数学科目,复习也得讲究方法,下面是常见的失分点及高效复习技巧,赶紧掌握吧!

  • 短腿柯基王

    #考研# 【4个步骤+8大技巧狙击英语完型】
    考研英语中的完形填空所占分值不大,考研场上一分之差或许就决定了各位童鞋的命运。所以仍需大家注意,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完形填空的一些解题方法,一起来看~

  • 撩人心.

    基本准备技巧

    整理笔记和错题集

    整理笔记是一项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是整理笔记本身就是一种超级棒的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的方式。公共政治拉开差距的主要在选择题,刷题很有效,错题建议反复看。

    笔记不一定要多么完美,只要自己能够帮助理解和记忆即可。

    刷题多做标记

    无论做什么题做第几遍一定要有自己的标记:是很顺利的做完了;还是过程计算错误;还是一点思路没有都标注出来。这样第二遍就可以直接忽略对你来说很简单的题目,能够保证高效的第二轮、第三轮复习。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信大家一定在网上看到各种经验贴了,里面每个人的考研规划不一样,每个时间段做的事情不一样,或者出来一个7月开始复习、10月开始复习的案例。无论是成功者的经验,还是失败者的感悟,我们只能借鉴、只能参考,或者当作打气的鸡汤。遇到这种情况真的不用太纠结,一定要把大家的考研各个时期的规划基本列在一起,然后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规划。自己有清晰未来规划的人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方法。

    自我生活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

    考研一半考知识,一半考心态。在复习以及考试的过程中要无比坚定自己的目标,要不断的肯定自己,这样才能够以放松的心态迎接考试,复习的效率也会高。考研后期可能会越来越压抑,这个时候就要学会给自己放松。

    没有必要一整天都待在图书馆,可以适当出去走走,晚上去操场散散步,舒缓心情。也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写写心情、鼓励的话、烦心的事等

    考研前一定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如果复习的过程中一直是糊涂的,对自己来说不是很好的事情,只会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并且如果你决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而且要坚持到底。  

    心态很重要,这是考研成功的秘诀之一。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被任何的事情所打扰,要做到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调整好自己的作息

    前半年可以不用很辛苦,正常作息就可以。后半年可以早起晚睡,多一点复习时间,但还是要保持好正常的睡眠时间,这样第二天精神状态才能不受影响。强调!考研前一两周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按照考试时间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

    研友一定要共同进步,否则远离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建议大家最好寻找研友一起互相学习,这样有压力的时候可以互相倾诉。当然研友一定是能和你共同进步的同学,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考研同学,最好远离。此外,虽然有研友,但并不代表你们两个的计划要同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计划走。


    各个复习模块技巧

    ►英语篇  

    1、英语真题为王,模拟题什么的真的真的不用太在意  

    2、看视频目的是补充弱项  

    英语一般都会分为阅读/翻译/作文/新题型/完形填空等等,我们的目的是把自己的弱项补上,需要老师指导的地方就去看看。  

    3、英语阅读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  

    英语阅读还是要靠自己去不断做,去找感觉,并不是说老师给你一样东西,你马上就学会了。英语不能只看视频,课程只是老师给了一个总结,至于真正的而掌握,还需要你去做题。  

    4、英语作文一定要心里有个模板  

    无论考前跟着哪位老师,积累了哪些素材,都要总结自己的模板。一定要在考前总结好模板,因为在考场上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5、不论你平时做了多少练习,考试的只有3小时,要提高做题速度,做好时间分配。  

    ►政治篇  

    1、政治最后花两个月就够了?

    很多说政治不用花多长时间的,要么就是对政治要求不高,要么就本来就是政治大神。早点花时间,也能为你后期节省时间!特别是有些专业的专业课成绩相差不高,大部分都是英语政治拉分,所以政治同样要重视起来。  

    2、选择题要多练,各种考前模拟题都去刷一刷,一定要多去巩固错题  

    政治大题一般拉分不多,选择题最拉分,很多考场上出现的题,可能就在你曾经做过的一道题中。而且在刷选择题的过程中你还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同出题人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3、有人说,文科生政治可以晚点看,千万不要信,政治最重要的还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我们才能记住那些知识。  

    ►数学篇  

    1、多做题,多做题  

    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选择从基础班的视频开始看,但是一定要配套着做题!!一定要多做题!一定要多做题!一定要多做题!  

    ►专业课篇  

    基础知识要记透,历年真题要熟悉。  

    1.专业课一定要将细节末节都理解透,最后阶段知识点还是要不停地记忆,不停地背,因为最后几个科目塞在一起会很容易将记好的忘了,考的就是坚持。  

    2.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尽量全面,真题一定要读、要做、要解析。在历年真题已经熟练的前提下,尽量拓宽思路,做更多的题,熟悉更多的题型。  


    最后:

    1.对于考研复习,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规划,然后就是脚踏实地。功夫要下在平时!  

    2.我们在平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掌握速度,注意时间,从最开始培养做题速度和时间对我们后期的复习和考试非常有帮助。  

    3.考研的过程就是背了忘,忘了还要继续背,直到走进考场,所以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  

    4.不管是哪个学科,我们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这样对自己后期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全面复习才是王道,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  

    5.一定要动笔练习,这样有助于自己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后期要一定要模拟考场环境做题。  

    6.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才能坚持到最后。

  • 淡定自若

    考研结束,首先,恭喜考生完成了人生中又一次重要考试。

    其次,虽然考试结束,但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并不会太轻松。楼主以前考完研,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绝望。但是调整心态很关键,因为考也考完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开始关注学校关注导师,尽量根据自己的预估多做准备,及时跟目标导师取得联系,先混个脸熟。如果能够得到目标导师的帮助和支持,那么考研成绩出来之后,你会少走很多弯路并且省去很多麻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和公关能力。

    行文篇幅有限,关于寻找导师、联系导师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大家可以留言,楼主根据自己的经验尽量为您逐条解答。

    最后,祝考研学子心想事成,学有所成。也欢迎大家借楼一起为考研学子加油鼓劲!

  • 沉稳步伐

    既然题主问的是技巧,那么我就从技巧方面进行回答:1,一定要联系导师,因为导师往往是专业试题的出题人,而且千万不要认为导师是高高在上的,其实导师们也希望自己每年都能收到满额的硕士研究生,因为导师带的人数是有补助的;2,一定要购买往年真题,因为从真题中你能梳理出来导师的出题思路;3,一定要将参考书目和真题进行比较,由此梳理出来常考甚至是必考点;4,一定要找一个研友共同复习,因为考研是个漫长而孤独的过程。

  • 闯出一片天

    #你最近突然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研究生不会实现咸鱼翻身,它只是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纬度去看风景。#话题大发明家#

    我在一个一线城市的双非院校读研,专业呢还是比较火的电气,在当时我以为读研可以拥有耀人的光环,不仅是弥补了高考的遗憾 ,也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优先选择更好的资源。

    但是通过后来的经历和身边人的了解,我才去发现是我想多了,研究生确实会比本科生好一些,但是具体的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之前也看过往届毕业生的去向,除去读博的,找工作能找到很不错的是极少数。

    我有印象,有不少都是没有听说过的企业,当然也都是地方性的企业,像那种业内有名的企业(比如许继、大唐等等),这些都很少,或者只有那么四五个人。当然了如果不提升自己,那这些机会就更渺茫了。

    也都知道,电气专业有个好去处那就是考国家电网,但是电网的水有多深,我的一个朋友已经走过了,事实告诉我,未来不能专门的用心考电网,还得考虑找工作,如果不是电网子弟,那这条路是很艰难的,哪怕是研究生身份。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喻成登山,读研只是给我们武装了一些好的装备,更好的山地靴、攀缘绳等等,有了这些装备,那登山就很有可能爬的更高,站在更高的地方看风景。

    而对于那些没有读研的,他们登的会更慢一些,当然还可能因为设备不先进的局限性无法应对艰难的路况,有可能只是在一个不高的地方四处张望。当然除了那些底子厚可以搭上顺风车的,但我想这些是极少数。

    在硕士之上还有博士,对于博士,他们的登山的设备还会更先进,相比硕士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看得也更远。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依然得辛苦地向上爬,因为相比于人生的路,走的这些路还远远不够。

    所以这也就是我一开始说的,读研不会使我们咸鱼翻身,它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武装了自己,让自己面对未来的挑战有了更多的应对技巧,但总得而言,还得是和那些大学毕业的一样,辛辛苦苦的工作。

    我还记得一开始辅导员说过的一句话,双非院校还是有局限性的,今后生活学习还得低调做人,这句话现在算是真的灵验了。

    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平凡人,慢慢接受自己的平凡人生,努力上进才是常态。不管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没有更好的前进设备,但最终走向山顶的一定是一开始登山,并坚持到最后的人,希望这个人是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