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考研临场考试有哪些答题技巧?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临场考试有哪些答题技巧?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4 个回答

  • 静以修心丶

    考研数学临场解题的技巧

    一、面对难题的两大临场解题策略:缺步解答和跳步解答。

    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拿满分,而更多的问题是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

    1、策略之一——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数学语言和相应数学公式,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从上述处理中,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顿悟,形成思路,获得解题成功。

    2、策略之二——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克服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

    如果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把第一问当做已知条件,先完成第二问,这叫跳步解答。如果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二、黄金战术原则:六先六后,因人制宜

    1、战术之一——先易后难。就是先做小题和简单题,后做综合题和大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解题。但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

    2、战术之二——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都难,确保情绪稳定。

    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战略战术。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效果,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中所谓的“门槛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激励,见机攀高,达到超常发挥、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战术之三——先同后异。就是说,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维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考研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转移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4、战术之四——先小后大。小题一般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做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

    5、战术之五——先点后面。近年的考研数学解答题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做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6、战术之六——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难度题;如估计两题都不容易,则先做难度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的前提下的得分能力。

  • 左岸

    每年研究生面试中,都有高分考生翻车。怎样才能避免面试翻车呢?
    一般来说,初试考得好,复试跑不了。尤其是400+的高分,没有意外的话一般都会被录取。但是高分翻车的经历年年都有。[笑哭]
    为避免翻车,考生们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备考中,应该努力练好几项内功:
    1.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研究生复试中常常有涉及专业领域的实践及前沿问题,当回答这些问题时,考生可能面对的是一个现有储存知识不够的新领域,此时,要能快速建立起逻辑分析框架。
    2.随机应变的能力。研究生复试中有些问题可能是面试老师临场想到的问题,可能是就你回答的答案引发的问题,可能是专业问题也可能是非专业问题。考生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会或者不会,都给出干净利落的回答,不要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3.表达能力。肚子里有货,要能把它清楚地表达出来。说话要有逻辑,语调要抑扬顿挫,力求表达的美感。
    总之,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期间,不要唯书本论,唯考试论,在备考同时不忘以此为契机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毕竟导师都不希望招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毕竟人生目标不只有考研。[呲牙]
    #考研# #研究生复试#

  • Zhang123

    现在研究生复试越来越有意思了。以前报的人少,基本不刷人,复试就是走过场。现在淘汰率逐渐提高,竞争非常激烈。
    复试就是为各个导师挑选合适的研究生。专业知识固然是一方面,为人处事,心理素质,是更重要的考察因素。
    所以有人说,考试时紧张,答不了题,要网开一面。要搞清楚,研究生录取是选拔考试,优中选优。临场紧张,心理素质不行,本身已是大忌。何况题目答不起来,按照规则,肯定是分数不高的。没有啥网开一面,对你网开一面,就是对别人不公平。毕竟总要刷人的。
    别抬杠,抬杠必拉黑。要想研究生复试时拿高分,心态很重要。杠精,愤世嫉俗,心理阴暗者,肯定是不行的。
    我偏好工作过的考生,情商高,动手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回答问题落落大方,这种我都是打高分的,无视笔试成绩。

  • 岁月留声

    转发儿子写的关于研究生考试的经历,顺便翻出四年前自己发的朋友圈…

    (因为最近有很多刚刚考完研的小伙伴关注我,本期文章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历,18年读研,我是17年12月23-24号两天参加的初试。
    回想考研初试已经是4年前了,不过那两天的事儿,到现在我还历历在目,因为考研结束的那天,我的人生灰暗了...
    1
    前情提要来自于初试前一周的某个晚上,我从自习室回宿舍就着凉发烧了,等到考前的1-2天虽然不发烧了,但嗓子还是很难受,一直在咳嗽,有时候睡觉前都在一直咳嗽,没法安稳睡觉,那种感觉真的生不如死
    很庆幸当时还没有疫情,要放在现在,还考啥研呀,直接就被隔离了
    先讲讲考研政治,自己政治复习时间比较仓促,尤其是大题,考前1个月,基本上就等着肖秀荣8套卷、4套卷来拯救呢,上考场的前一天晚上又把肖4的大题过了一遍,心里有底了这才敢睡觉,那时候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
    进了考场,大家都在等着发卷子,而我在祈祷着大题一定都是我准备的呀图片。
    等卷子发下来,我立马就翻到几个大题,果然,肖老师YYDS!上边的考题内容都是见过的,考试内容简直就是抄材料题,上来直接一顿狂抄,整场考试下来答(抄)得那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政治应该是在4门考试中我认为最简单的了。
    2
    下午的英语,考场中已经有些人不来了,果然考研也是重在参与。这门考试自我感觉也还不错,如果非要说自己哪里有问题的话,可能还是作文,这是我最大软肋,作文一半靠编,一半靠背,稀里糊涂的就把作文写完了。英语阅读感觉还好,自己在考研前一个月在阅读方面开了窍,20个阅读选择题能保证错在3个以内,练习太重要了!
    这一天考试自己算是中规中矩,不过最难受的还是感冒咳嗽,想喝水又不敢多喝,这考试也太憋屈了
    3
    要说第一天是艰难,那么第二天就是绝望图片
    总得来说,虽然我是工科男生,但我在数学方面的敏感性确实不强,之前考研数学复习的基础就很差,所以在上考场前就祈祷这次题最好简单点,结果上了考场,果不其然——超级难,我连大题第一题的积分求导题都没解出来(可能是我太菜了)
    于是,我就采取了考试经典做题方法,跳题法,遇到不会的题我就跳,结果跳着跳着就到最后一题了,都以为是个笑话,可惜主角是我自己
    我心想完了,数学过线都悬了…,我当时在考场现场真是欲哭无泪,眼中的字母符号都懂,但组合起来就不认识了,你说神不神奇…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写题了。
    自己天生临场掉链子的属性,此时果不其然地触发了,数学好不容易会的一道大题,居然被我写错题号位置了,都写完了才发现(这是真的,这不是梦!),我当场其实有点崩溃了,心想这就是天意呀,看来老天不想让我读研了。此时脑海里也回响起各种歌曲了(所以考前千万不能听歌!),心态彻底崩了…
    没办法,这坨屎自己拉的,自己忍痛也得把它吃了…..我硬生生的重新在原题号的位置抄了一遍…原来那个题号写错的大题,自己只能拿笔划了,在底下所剩不多的空白位置,把本应是这道题的答题内容写了下来,不过索性这道题我也不会,就胡蒙着写了点(总计浪费了15分钟时间)
    浑浑噩噩的度过了3个小时的数学考试,这也应该是我有生以来参加的考试里边恶心程度排名第二的考试了,第一是考驾照的科目二。
    是的你没听错,科目二我考了3次才过,这才是我掉链子属性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一次表演
    我真的太菜了…
    4
    虽然上午数学考的像屎一样,我还是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进入了最后一门考试的考场,专业课考的是传热学…
    进了考场我才发现,考场人数有比上午数学考试人数还少了,现在考场里的人数只有第一天考试的2/3,看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题难呀,今年国家线肯定会降的,自己数学虽然很烂,但一定要上个50多分呀(来自一名学渣的祈祷…)
    注:考研数学满分150分
    这就是本人了
    整场考试下来,感觉难度还好,试题都是之前复习到的内容,自己答得游刃有余,虽然上午数学很烂,不过这场考试作为自己考研的谢幕之战,也尽力答好吧,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到了最后半小时交卷的时候,考场的人就剩下3-4个了,绝大部分人早就交卷了,心想自己还是最后再检查几遍吧,可能未来再也不会参加研究生考试了(time to say goodbye)
    交完卷子的我终于得到了解脱,当时在想,我的考研之旅已经结束了。
    两个月后,初试成绩下来,专业课的分数比数学还离谱,比我预估的低了30分…
    经历了初试惨败的我,之后的两个月做了什么?我这么菜,最后怎么上的研究生?
    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