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胡锡进老师最近失粉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想咨询一下关于胡锡进老师最近失粉很多,这是为什么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2 个回答

  • 沉稳如松

    他是一个瞧不起穷苦人,普通人,特别喜欢维护有钱人利益的唐僧东郭先生这种思维偏右的人。这种人不可能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他的思维立场决定的。

  • 秋水伊人

    因为老胡以前的言论都是有利于民主大义,让大家觉得他中正客观。然而联想事件触碰了其自身利益,让大家发现他更看重自身利益。在可能影响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还是会说违心的话。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大家也不都是傻子。随着他利己言论越来越多,大家就发现他爱国是真,更爱自己也是真,从而对其反感。

  • 教育

    胡锡进长期身处党的舆论导向重要阵地前延,是理论政策评论家。因为年龄原因从理论前沿退下,作为自由撰稿人,他显然还没有做足准备。比如对当前社会舆情,矛盾热点问题评论,都不如张捷教授,司马南评论得民心,聚人气。老胡对当前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及其觉醒的网民应对资本家的痛恨,真需要潜心调查研究一番,才能重振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

  • 教育

    言多必失,饥不择食,两次错误言论,导致他一落再落。再言:高速路上狂奔过头,不知何故趟入两条弯道,爆胎了。敬语:人狂要志坚。

  • 岁月如酒

    胡锡进将房贷,教育和存钱比喻成“顶在人们腰部的几把手枪”,很生动形象啊!
    胡锡进说了一句“人话”,但却没有找对原因。
    退休以后的胡锡进“画风”好像有些转变。过去在任时,每当谈到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网友们对他的观点大都不认可,比如在全网质疑联想时,他曾经因为一篇文章,出现一夜掉粉几百万的现象。原因就是他站队体制,为资本说话。
    现在老胡退休了,老胡的“画风”表面上看有点改变,但其实指没有变化。
    说他的“画风”有所改变,是指当他谈起国内问题时,有点“迎合”网友的心理了,也可能是怕掉粉、怕“失流”的心理作用。
    比如胡锡进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下半年加油,全中国一起加油,不用给老百姓鼓劲,老百姓想捞回来的劲头都摆在那里。房贷、孩子的教育费、为不时之需多存点钱,像几把手枪顶在人们的腰部。
    咋一听,老胡这话挺生动形象的、挺接地气的、挺符合当前广大网友的心理的。
    过去,老百姓曾将医疗,教育,住房称作“新三座大山”。这话已经流行一、二十年了,想必老胡也听说过,但是老胡不敢如实地写,他只能变通一下、模拟一下,这样也能符合广大网友的心理,不至于遭到大家的炮轰。
    有网友写文章指出,老胡虽然说了一句“符合网友的心理话”,但是,他却没有说出“顶在人们腰部的几把手枪产生的真正原因”,或者是故意将网友往沟里带。
    明眼人一看都明白,老胡这是将产生“几把枪”的原因,仅仅扣在了这一次的新冠疫情上。
    因为他在文章的开头已经的明确指出来了,说中国第二季度GDP至增长了0.4%,很低,上半年是2.5%,也挺低的,第一大原因无疑是疫情,不用说这样的增长,广大人民群众肯定是不满意的。
    看到没有,老胡就是把“这几把枪”的产生的原因,首先归罪给疫情了。
    我这里就要给老胡指出几点了:
    第一,老百姓并不关心GDp的数字是增还是减,他们只关心钱包里有多少银子。所以,不存在着对GDp满意不满意的问题。
    中国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大家都能理解,在世界疫情同样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的防控是成功的,也是最好的。
    第二,恐怕谁都知道,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新三座大山”(也就是老胡变通的“几把枪”),并不是因为这次疫情才有的,早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前已经存在了,只能说这一次疫情更增加了“新三座大山”的重量,不是产生的原因。老胡把这个账完全推到“疫情”的头上,不知道他是真的不知情,还是别有用心?
    我只知道老胡在前不久曾经发文章对“躺平”“放开”和“共存”挺感兴趣的。
    第三,还用你喊加油吗?平民百姓为生活计,在高温下“热射死”的有,快递小哥为多接几单,累昏的有、猝死的也有。
    老胡如果是真正的为平民百姓着想,你应该对“顶在人民腰部的几把手枪”,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出来,并提出应对措施才对。
    就像医生看病一样,根据症状,找出真正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才是一位真正的为老百姓负责任的医生。坐在办公室的拿着高额退休金,空喊“加油”的口号,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可能有人会说啦,你写了半天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有答案,“过度的资本化”,财富都聚集在少部分人手里去了。只是大家不愿意明说出来罢了。但是,老胡是不是这样想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 金色岁月

    知名大V留几手怒怼胡锡进:我为什么那么厌恶老胡?
    和稀泥也没啥,但你拿别人的痛苦进行调侃,就太恶心了!
    最近,老胡对上海和北京疫情防控高论频出,火爆全网;
    老胡的评论区还是一片鸡血叫好声:老胡说得对,全面,理性,大格局,一针见血;
    说实话,老胡的评论功底,绝对是自媒体的头牌,炉火纯青,叹为观止。
    知名大V留几手看了之后忍不住了,他怒斥老胡是拿别人的痛苦来调侃;
    1、老胡自从退休后,我对他的很多看法改变了;
    1、最让人恶心的,不是掌声和唱赞歌,和稀泥也没啥,但你拿别人的痛苦进行调侃,就太恶心了。
    2、善良跟职位没关系,而有一种恶已经刻在骨子里,即使不在其位,也已经条件反射;
    3、老胡总喜欢劝人这样,劝人那样,我今天也想劝老胡:你要善良;
    4、中国有句老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生命倒计时总会反省自己,可是,他却又跳出来叼盘子,他劝我们要善良,劝上海的朋友要忍忍,叫也没有用,等于白叫,过几天就没人记得你了;
    留几手说,你说这恶心不恶心?
    老胡确实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了,那本领和技巧,杠杠的,已经炉火纯青,进入化境了;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情,经过他的加工,都能自圆其说,天衣无缝;
    此前,他大赞上海精准防控,即使失败了,也虽败犹荣;
    再一看情况不妙,赶紧保持中立,说这静态管理也是不得已为之,是为了探索一条更好的可以复制的道路,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的风险;
    再然后,形势严峻了,他就说精华防控是战略,坚定不移要执行,要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上海情况最复杂,国家化大都市,防疫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他还说,其实北京之所以防疫这么高效和成功,就是有上海之前的经验和信息参考。
    哈哈哈哈,服不服?我是服了!
    不知道你怎么看,有啥想说的?

  • 左岸

    葛优在一部电影里的台词(大概意思):

    问:如果您有1000万,你会捐出多少钱?

    葛优说:如果我有1000万,我会捐出100万。

    问:如果让您捐出1辆车,您愿意吗?

    葛优说:不行。

    问:为什么?

    葛优说:我真有一辆车。

    胡某人,当事件不触犯自己利益的时候,可以慷慨激昂地评述事件;当事件触犯自己利益的时候,就开始和稀泥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金色回忆

    屁股没坐稳,立场也不坚定

  • 董沫然

    胡锡进掉粉的根源在于胡在联想事件上不适时宜的表态违背了民心和一个媒体人的原则,让许多胡粉深深失望,也看清了胡的真实面目。胡并不是一个真正有担当的正义之士,不过是左右逢源的江湖郎中。

  • 坏人。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以前了,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识,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常出国,不像老一辈崇洋媚外,有且通过这次疫情,美国皇帝的新装不不见了,通过建设他们更更自信

  • 金毛大汪汪

    老胡说,旁观者清。作为俄乌战争的旁观者,他是最清醒的明白人。在我看来老胡未必清醒,对他的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当然我不敢批判胡老师,就事论事把老胡的观点做一陈述,让我们一起分析分析。
    3月10号胡锡进老师发文说,希望俄乌双方尽快妥协,达成停成协议。老胡认为战争继续下去对双方无益,乌克兰耗不过俄罗斯,俄罗斯耗不过北约国家。
    老胡让双方妥协,我就问问,俄罗斯要怎么妥协?俄罗斯还有后退的余地吗?我认为在这场战争中俄罗斯已经退无可退了,他必须要勇往直前,他要是妥协后退,以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不但如此,往后他的境遇将比开战前更窘迫,受到的打压和挤兑将比以前严重100倍。他胆敢妥协,迎来的将是乌克兰和北约变本加厉的打压,那时乌克兰的纳粹性和军国主义更嚣张,乌克兰将会加速北约化。面对这种严峻局势,俄罗斯只能望洋兴叹而无能为力。
    综观世界历史,妥协和退让只会使强盗得寸进尺。面对强盗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打,打得他心服口服自动后退。所以俄罗斯在开了打的这个头之后,已经没有了妥协的余地。只有打疼他,让他知难而退从而实现俄罗斯的全部目的,而不是象胡锡进说的那样双方妥协。老胡在这件事上,看的还是不够透澈,有失大局观。
    文友们,你们认同老胡的观点吗?#关注俄乌局势最新进展# #胡锡进# #金粉社区#

  • 教育

    直接原因是胡老师退居二线,卸任主编了!间接原因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的观点和表述只代表个人观点了,不代表《环球时报》官媒观点了。事实上,很多粉丝也是官粉,根据职务和岗位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