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

为什么有些央企、国企只招聘应届本科生,而不招硕士、博士生?

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有些央企、国企只招聘应届本科生,而不招硕士、博士生?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10 个回答

  • 闯出一片天

    哈哈,这问题问的是,大多数国企,央企都是生产型企业大都是基层员工,也就是干活的,招的来也是做工人,不是招来做研究的,以前这些企业都是招的都是内部子女,老师傅基本都是初中文凭,后来招的子女也都是职中文凭,学习好的也不愿意回来父母的单位,大学扩招大学生多特别是本科生,内部子女有限只能向外招本科生来干活,本科生也是门槛,其实生产上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初中生就能做到,老师傅工作几十年不是造样生产,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来了干着简单的活,工资待遇国企央企几十年没变过,基本一转正就走了,家庭条件好的一看情况不对就直接走了,辛辛苦苦读这么多书来当工人真心不值,所以企业也知道了不愿意招了,招来几天就跑了,就喜欢本科生因为已经被社会塑造的很听话了,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学习能力还强,职中学生可能还会叛逆和领导对着干,本科生贼听话,这就是我知道的。

  • 沉稳如山

    招聘工作都根据需要进行,国企央企都有分层级单位,一级二级单位招聘硕士、博士、博士后且是重点大学专业连读毕业生,重点是做产业研究规划和组织。下属的三级四级五级单位,根据需要面对生产招聘大都是基层员工,文凭要求有本科也有高学历人才;有专业对口招的技术人才,可做直接生产人员,可做管理人员,做研究的较少,主要为生产一线服务。

    大中型国企招聘本科生是文凭门槛,有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生;三本大学本科毕业生;归国文凭等。且招聘要求是应届毕业生居多,往届个别。基本上都于企业岗位设置对应。其工资待遇经过考核套改实施。招聘中都有合同签订,基本是什么素质程度的人,就按照什么素质安排,保证人才适用。不会有辛辛苦苦读这么多书来不尽其用。所以,企业都把本科文凭看的非常重要,对招聘方衡量文化素养的识别和用人产生影响。故本科文凭在招聘过程中是个躲不过去的硬杠杠。至于个人发展那就看自己悟性了,士兵完全可以当将军。人生命运是自己把握的。

  • 金色回忆

    很多铁路职工说: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都减少招人了,但是每年的应届毕业生都创新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以铁路,电力,一汽东风为代表的央企却年年大量招聘应届毕业生,一是因为这些央企的业务非常大,每年都有职工退休,因此也年年需要大量招聘,二是因为央企的社会责任感强。很多高考考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热衷于报考铁路大专,希望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央企工作,稳稳定定,不用经受血汗私企的996剥削。
    分享铁路就业,喜欢的点下关注。

  • 风华不减

    现在进央企真的挺难的,朋友的孩子从北航毕业后去了北京的一家研究所,他说现在的央企正式的合同工至少得是211/985的硕士或者博士,劳务派遣条件会适当放松,但也不是谁都能去的。央企的薪酬待遇也是很好的,虽然赶不上头部的那些互联网大厂,但是起点比一般的企业都要高,很多地方还给办人才绿卡,做公交地铁免费,每月有人才补助,博士还给安家费。央企基本上只接受应届生,社招的比较少,有的话也属于人才引进,得是比较厉害的那种。所以,对于普通人,以后的日子要想过得好点,还得是在上学的时候努力读书才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过了高考这关,上了大学也不能放松,起码得读个研究生才行。

  • 教育

    谁说不招硕士、博士的,人家招这样的人都是做管理层做领导的,当然招的人少,你就觉得不招了。现在本科生多如牛毛,很多岗位招人的最低学历都是要本科了,这样招来的人也都是先做普通员工了。招应届本科生,确实也是有培养自己员工的做法,最好听的就是做储备干部的说法。应届生其实真没什么经验的,大多都要从头开始,优势可能就是学习能力比其他人好点,然后慢慢结合专业知识才能成长了。而硕士、博士生,对比本科生,人家在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动手机会和能力比本科生更多。很多专业的本科生,真的就是学了些理论知识而已,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得可怜吧,去到工作岗位就只能在试用期慢慢学了

  • 沉稳之选

    央企、国企招聘是按编制招人。

    我所在的公司是央企,我文凭不高,也没有关系,我是怎么成为正式员工的呢?

    我文凭是大专,是通过校招进的央企。央企,国企招人是分档次招人的。首先985、211重点本科毕业的是第一档次按领导培养的,其次普通本科毕业的是第二档次按基层领导,技术员培养的,最后大专及大专以下是第三档次就是生产一线的基层员工作属于干的多,拿的少,没有上升通道的。至于,第四档次就是临时工,劳务派遣员工了,学历要求更低。

    对普通人而言进央企,国企的的机会就是临近毕业时的校招。这是最容易的时候。在校大学生,在大二大三就可以开始慢慢接触校内招聘会了,知道了解与学校有合作的央企、国企有利于毕业后的选择。

    至于说央企、国企不招硕士,博士那是不可能的。社会上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这个层次的竞争更激烈。硕士,博土生是按领导培养的,狼多肉少,人招的少,要求又高。

    另外就跟央企,国企的薪酬待遇有关了。就比如说我们公司,我干的是生产一线的活,劳动工人文凭大部分是大专及大专以下。普通本科想进来,当工人比我们进来都难。为何呢?一是公司招生产工人不会到普通本科院校招二是文凭定待遇。也就是说哪怕是同岗位的工人,文凭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举个例子假设大专文凭基本工资是3000,本科文凭基本工资就是5000,至于硕士研究生等文凭基本工资会更高。所以,央企国企招人的时候,是按编制,到不同层次的院校招人。

    所以,有时硕士,博士文凭是优势也是劣势。因为,哪怕你再怎么优秀,公司用不起,自然不敢招。社会上还有人说在央企国企,升迁要靠熬资历,这话对吗?有一定的片面性。熬资历是要分对象的,在央企国企,工作几十年的老师傅级别还不如新进的硕士,博士生。我们普通工人熬资历增涨的是工龄工资,而硕士博士生熬的是行政级别。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入厂是工人,终身是工人。

    同是硕士、博士生毕业,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升迁速度也要低于私企。私企只要你足够优秀,工作能力强,三五年内升到部门经理不是梦。国有企业,这个时候就要熬资历了。试想一下,一个有才有能力的人又如何愿意长久甘居人下呢?自然是辞职,重新找个好的公司。恶性循环下,也就造成只招应届本科毕业生,不招硕士、博士生的表象。

    以上是我对央企、国企招聘,结合自身,做的一些分析希望对有志于投入央企国企工作的在校大学生,能起到一点点帮助。说的不对的话,请朋友们多多包涵[祈祷][祈祷]。

  • 秋水共长天

    应届毕业生大大的好消息!
    今天上海发布消息,国企单位招聘计划的50%以上用于定向招收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招考也要侧重今年的应届生!

    要是以往,即使是名校毕业的想进大型央企,尤其是进在上海的国企,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毕竟国企招聘应届生数量很少。这次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真的是太好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的,如果喜欢国企可以提前准备,毕竟有50%的机会。

    疫情无情人有情,上海的营商环境,就业环境真的太好了,这个政策的出台真是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文件说的是上海的高校毕业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优先上海自己的毕业生,那外地的应届毕业生呢?也会在这50%的机会里面吗?

  • 金毛大汪汪

    我认为,只因为有些央企、国企只招聘应届本科生,而不招聘硕士、博的原因是,央企、国企一般是生产行业,招聘的大部分本科生是从事生产一线的高学历、高素质、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白领,而硕士、博士生大多为科研研究类人员,大多不能适应央企、国企的工作岗位需求。

  • 墨香

    国企、央企主要是生产性单位,比如中国石化、油田、甚至是航天行业,除了技术研发部门,生产车间需要的主要是使用技术操作人员,所以相对而言对于研究能力要求不高。而研究生、博士生主要是以研究为主导的。所以任何带有生产流水线的企业本科生的需求比硕士、博士的需求人数比例是要高的。

    还有任何企业的一线员工都是很辛苦的,而且一般国企、央企都是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相关联的,比如水、电、煤、气、交通、农业、还有高科技。这些行业里面,基层人数占大头的,而且都是作业环境比较艰苦的。所以别说硕士、博士,就是有些本科生在国企、央企的基层干上1到2年,也有很多受不了苦辞职转考公务员或者去私企、外企的。

    而且国企、央企每年招聘人数和学历比例也会受到国家调控的影响,比如这两年因为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国企都加大了招聘人数,有些企业其实没必要多招人,但是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国家给企业下达了任务,企业也要去完成,也要加大招聘名额。

  • 沐馨

    这个问题问的好。

    企业招聘雇员是因为有用,要为企业发展孝力,需要什么人就招什么人。学历高的不一定适合该岗位,招来用不上,或者大才小用,就是浪费人才。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很务实,也在计算人力成本,节省人力资源支出。中专生可做的岗位就不用大专生,大专生可干的岗位就不用本科生,本科生能干的岗位就不用研究生,博士的用量就更少了,排在就业量的最后。

    一般来说,本科生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可以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要,这些毕业生比研究生年轻,可塑性强,很快就能适应工作环境,进入角色,发挥作用,而且工资水平不高。所以大部分企业喜欢本科生,除非急需,不招研究生。

    研究生、博士生找到适合的岗位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相对于本科生,这种高学历人才需求量较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