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42岁高校行政岗,想去读个博士,大家怎么看?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一个女性朋友44岁在高校做行政工作
孩子六年级
最近申请了一个去国外读博士的机会
读完大约50岁
估计读完可以换个她心仪的岗位
55岁左右退休
我很佩服这种不给人生设限的人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而我自己太佛系
只想安静上课读书默默退休#职场#
42岁,在人士的道路上不前不后,比较尴尬。如果为了在行政岗位上,增加升迁的砝码,估计也来不及了,按照一般干部升迁的条件,45岁以后基本上不会成为组织考虑重点培养的对象,博士一般4年,毕业以后超过45岁,所以考博士学位增加提升的机会渺茫;第二,如果博士毕业选择脱离行政岗位,去搞科研,个人感觉,人生最佳的科技创新年龄基本已过,如果之前没有很好的学术积累,需要重新开始,很难会有大的成就,当然也有个例。第三、如果仅仅是想满足一下自身读书的需求或者追求一下读博士的经历,这个另当别论;第四,根据现在博士指标的宝贵性,会有那些导师愿意招一个比自己年龄大、还无法深度参加自己科研课题的学生,很多导师会很慎重的,能不能毕业、能不能全程参加脱产学习、能不能给自己的科研有贡献,很多导师都会考虑的。
所以,本人建议,不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时间和金钱读哪个学位;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行政岗位一般对学历的要求不是特别高,除非个业务性特别的岗位。
还是不要了吧,身体好,比什么都好。上班已经很辛苦了,赚的钱够用就可以
读就读呗,人家厦门大学的保安还利用值班后的业余时间攻下了法学学位哩,有梦想就行动吧
已错失年龄优势,高校四十五岁以后基本不属重点培养对象,.读博三四年后,对职务晋升没有直接帮助,博士们一大把,要培养年轻人大把!走职称的话起步太晚!
安心本职!过好每一天!
在高校没编制,就是个临时工。博士毕业,还是一般行政岗,都在学校读到博士了,还理解不了高校没编制的行政岗位的实质吗
青年博士应该进高校还是进大厂?
以前,在高校工作虽然收入一般,但比较自由容易混日子,而且说出来比较体面。
如今,在高校混日子越来越难,科研考核压力大,行政力量更强,各种开会填表打杂不断,普通人员所剩尊严已经不多。因此,无论从养家糊口还是从混日子的角度来看,现在进高校性价比已经很低了。
对于青年博士来说,如果同样都压力很大,还不如找个收入高的地方,好好工作个十年八年,或许还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当然,如果您更想看看书,或者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恐惧,找个学校呆着也是可以的。
以上陋见,仅为抛砖引玉,终极真理掌握在各位大神高人手里。欢迎您点评分享[微笑][鼓掌]
当然可以。
1.机会一,转任教师。许多高校行政达到一定条件,比如副高职称或博士学位,是可以转为转任教师的。行政道路漫漫,多个选择多条路。没有博士学位,那就是行政一条路走到底。
2.机会二,职称。有回答说职称起点迟了。我不认同。读博士,不仅可以提高学术能力,而且博士学位这个招牌,报课题,发论文,出专著都容易很多。三五年的积累和努力,从学位博职称,不是问题,更不存在年龄问题。
3.机会三,职务。年龄上有劣势,但是只是影响升高级干部,比如厅级干部。高级干部年轻化。基层干部还是可以升的,有了博士学位可以甩开别人一大截,并且能有力弥补年龄上劣势。高学历高职称,年龄限制相对更宽松。
4.机会四,换单位的可能性。博士学位在很多地方和单位算人才引进。可能的话,甚至可以换。45岁是个卡点,不过各个地方政策不一样。
前提条件:
1.在职读。辞职读不可行,不用多说。
2.能报读上。在职招生数不断压缩,要有基础实力,能通过考试和考核。单位得同意报读,有一年需要脱岗读书。
3.能读下来。读书需要耗费时间,和大学8万左右的资金。
4.能顺利毕业。毕业现在很严格,延迟毕业或不能毕业也比较麻烦。
总结,现在和未来是终身学习型社会,不管在任何年龄和时间,学习都是一辈子的事。不管是提高学历学位,还是适应新形势学习新技能,还是学习闲情逸致的书法绘画音乐,都应该被肯定。而且比别人看的远,有眼界。
教育
2022-11-20退休再读吧, 无再找工作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