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

女,32岁,已婚有娃,刚考上西交博士,该不该去读?

想咨询一下关于女,32岁,已婚有娃,刚考上西交博士,该不该去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教育

    问一下西交博士几号入学,我家儿子到现在还没回,说开学前准备回来两周。微信问也没回信。

  • 淡定自如

    一年学费15万,民办大学一个学生也招不到?在四川省,号称“最贵民办高校”的上海兴伟学院遭遇“滑铁卢”:计划招生30人,没有1人报考,30个名额全部进入征集志愿。由此,这所“与众不同”的大学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今天,缪老师来为大家揭秘:收费是否合规矩?学校收费有多高?凭啥收费这么高?

    ①是否合规矩?
    既然被称为“最贵民办院校”,上海兴伟学院的学费自然很贵。该校2022年的招生章程中,对于费用的描述是这样的:每年学费149985元,住宿费10000元。好家伙,四年大学上下来就要60多万,这样的价格哪里是一般中产家庭承受得起的?

    对于上海兴伟学院的收费,上海教委在8月5日进行了回应:上海对民办高校的收费没有统一规定,经过物价局核定之后可以自主定价。好家伙,这意思是如此之高的费用,竟然是经过了物价局正式审核的?问题来了,它凭什么收费如此之高?

    ②收费有多高?
    在解释高收费背后的原因之前,我先拿国内其他几所收费特别高的院校来进行横向对比。国内收费较高的院校基本都是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大一、大二每年学费20万元,大三、大四每年23万元,住宿费每年22000-33000元。四年大学读下来,成本直奔7位数。但是别忘了,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一直都比某些985高校还高。情况类似的昆山杜克大学,每年学费17万元,住宿费每年近万元。

    每年学费在10万元左右的大学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15000元,宁波诺丁汉大学10万元,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95000元,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普通专业每年90000元,音乐表演专业每年108000元,西交利物浦大学88000元。这些大学也都不好考。

    负责任地说,以上这些合作办学大学的收费,都有国内外名校的实力做背景,广受社会认可,收费不一定比上海兴伟学院高,但办学层次却要高出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上海兴伟学院高收费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吧?

    ③凭啥高收费?
    上海兴伟学院是如何宣传学校师资的呢?来自“天眼查”的信息显示:学校80%的教师来自美国知名大学,他们全部都有博士学位,全球设有5个海外游学点,分别位于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南美和非洲,本科期间学校会安排所有同学前往海外学习1-2年。全校师生比为1:8。

    但是从上海兴伟学院的官网上,我们只能看到寥寥几位老师的介绍,有人来自于佛罗里达大学,有人来自于罗德岛大学,这些单薄的信息似乎很难支撑起“80%的教师来自于美国知名大学”的描述。

    兴伟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校长毕业于哈佛大学,学校广泛开展博雅教育,有点像美国的文理学院,学校还开设马术课,有机会到邮轮上上课,专职教师有20多人,其他是兼职教师。

    依我看,这位工作人员的口吻像是对学校进行正面宣传,不足以对学校如此之高的收费进行解释。全国各地的大学,我去过1000多所,我也曾经在2018年10月30日造访了这所上海兴伟学院。遗憾的是,学校门口的保安并不欢迎我进去参观,所以我只留下了图一的那张照片,未能进入校园进行深度了解。

    再看看学校官网上的校园、图书馆、教室、健身中心、宿舍的照片吧。如果学校的硬件条件真的像图片上显示的那么美好,那么这就是学校高收费的原因之一。至于学校所宣传的师资水平,我持怀疑态度。一所优秀的学校,离不开好的硬件条件,但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才是根本,希望在不远的未来,上海兴伟学院可以用毕业生深造和就业的去向、高考和其他渠道的招生分数来说服我们,它真的是一所优秀的高校。

    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考生家境特别好,不想直接出国留学,分数比较低,只想要个本科的证书,也许可以去上海兴伟学院上学。除此以外,我真心不推荐这所高校,理由只有一个:性价比太低。

    对于上海兴伟学院的高收费,你怎么看?你认为这所目前只有300名在校生的高校,会有怎样的未来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更多教育观点,请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
    #大有学问# #头号周刊##官方回应上海某高校每年学费15万#

  • 金色岁月

    本来是人生赢家,不读可就输了。32岁,已婚有娃,又刚考上了西交博士,你咋这么辛运!啥都占全,读完博士就是女神了。恭喜,恭喜?,绝不能放弃成为女神的机会,年轻时辛苦一点,以后会是康庄大道越走越宽。

  • 撩人心.

    初三毕业,直升大学!杭州32名初三生提前被少年班录取,不过去了西交,清北的机会就没有了。如果你家孩子也这么牛,你会选择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吗?

    最近,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少年班”公布了预录取结果,浙江少年的表现相当抢眼,共有60余名初三学生入围,其中,杭州占了一半,至少有33人。

    西安交大“少年班”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最大的特色是“一考免三考”——免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8年获得硕士学位。它是“预科+基础通识+宽口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特色,以前有年龄最小12岁的同学考取,相当于要比同龄人早5-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

    相比普通高中生,西交“少年班”学员们的刷题压力的确少很多,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而且他们思维活跃,接收知识的能力很强,老师在教学上也会更注重思维培养,开展更多学科拓展活动,学生接触到的知识面会更广,真的是一条很良性的教学循环了。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也发布了公告,没有参加过中考、高考的初三生,他们也有可能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且是“ ‘3+2’ +3本博衔接,至少省了5年时间就可以博士毕业!

    对一所大学而言,生源质量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每年高考期间,清北招生办为各省状元们“打架”,让每届师生都津津乐道。

    优秀的学生不但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他们还会拥有被争抢的待遇。过去,无论是北大的英才班还是清华的姚班,他们之前的录取年级,最低也要从“高二”起步,而今提早到初三,按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要从小学、乃至幼儿园抢人了?

    按清华“领军”计划的纲要,这些孩子是录取到数学专业,“3+2”阶段学习期间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但对于一个高中生、大学生来说,真的就能确定自己终身要做的事了吗?很多人甚至参加工作几年,也还在不断探索吧。

    毫无疑问,这些孩子在智商上都有过人之处。如果这些“天才少年”被录取了,中间有人发现自己更适合其他专业或者不喜欢数学了,他又不能转专业,他该怎么办?是强迫自己坚持下去,还是退学?抑或是变成别人口中的“被淘汰”?

    可以预见,随着因材施教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每一位孩子都可能得到他们所希望的培养模式,这将是今后的趋势。当然,这样过程并不容易。#周末开大课##育儿看世界#

    如果你家有初三娃,会选择这样一条升学路吗?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 教育

    32岁已有娃,不知道你的娃有几岁?如果已经到了读幼儿园或者是读小学阶段。那是比较适合去读博士的。

    目前很多在读的女博士,经常被认为成称为灭绝师太,就是因为年龄比较大,读到博士阶段了,一般都有二十几到三十岁。仍然没有结婚,甚至没有谈朋友。如果你现在已经32岁,已经参加工作了,而且已经结婚了,有了小孩,可以说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如果能够解决照顾孩子的问题,我觉得你现在去读书应该是条件比较好的。

    而且你现在去读书,跟那些应届去读书的人可能又不一样了。因为你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也知道读书对于自己将来会有多大的影响,所以应该能够更加投入的学习。当然按照现在的一般的规定,如果能考上博士,一般都要调档案也就说要从原来的单位辞职。但是我觉得,能够考上西安交大的博士,你即使是辞职,我觉得应当都是划得来的。因为毕竟作为中国顶尖的高校,将来博士毕业之后就业应该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当然这还要看你是什么专业了。

    总之一句话,下定决心,努力按时把博士读出来,相信你的前景一片光明!

  • 沐馨

    中年女人读博,要三思,别冲动,冲动是魔鬼!

    我考上博士时,30岁,学校远在武汉。那时,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大的四岁,小的一岁。

    生活压力很大,但我还是把心一横,把孩子们往父母家一丢,就一个人去武汉读博了。辛苦了四年,终于艰难毕业。

    毕业后,我来到上海,在一所高中当了一名普通老师。那时我已经34岁了。

    现在回头看看,读博是一段峥嵘岁月,是一段美好的奋斗记忆。通过读博,我获得了科学研究的乐趣,获得了博士这个终生头衔。

    仅此而已。

    如果学校就在你家附近,或者你就是本校的老师,不需要完全脱产,那就果断去读。这种读博,不会太多影响你的生活,对事业算是锦上添花。

    如果家境一般,那远走他乡脱产读博,对于已经成家立业有孩子的中年女人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失去的太多,尤其会缺失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总之,读博是一种创业,某种程度上,也是下了对未来前途的赌注,有失败的可能。中年女人,还是应该把家庭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家庭稳固,顺便读博最好,如果需要两地分居,抛家弃子,那这个博士,不读也罢。

    希望能帮助你,也请大家关注我@笑卧东山 一起讨论上学深造的问题。

  • 教育

    为什么不去读呢?带娃的同时顺便读了个博,岂不是做了一次人生赢家?参加了考试并且通过了说明已经做了很久的备考准备以及要读的思想活动,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人这一生最难得就是机遇,从古至今多少才华横溢的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无论从今后的社会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还是个人的职业,读博都是利大于弊的,或许比较纠结的是家庭责任和义务,但这些都可以去合理规划,你有如此的渊博的知识想必你的老公也是高等知识分子,更会支持你的学业的!

  • 左岸

    我就是和你一样的情况下读博的。当时孩子一岁半,和老公两个人一起脱产读的全日制。带着孩子,读的也是最难毕业的工科。平时忙的顾不上孩子吃喝,跟着我们吃食堂,两岁半就送进了幼儿园。寒暑假就坐实验室看动画片,吃遍了实验室百家饭,偶尔还跟着做实验。大家没事就逗她玩,所有老师同学都认识我家孩子,大家甚至习惯了她是实验室一份子,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提出一个能够难倒所有硕士博士的问题,三四岁戴着手套抓小鼠就很专业。

    读博期间的确很苦,夫妻双方带着孩子读书更苦,但是也有优点,孩子自学能力超强,一个人在实验室大声学英语,快速的认字达到幼儿园就可以独立读绘本,爱好科学。我现在刚刚毕业,孩子也长大了很多,我觉得我读博最大的收获,除了提升了自己的学历和工作待遇,就是给孩子做了一个榜样,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非常强。

    去读吧,经历过拼搏的日子才值得回忆,孩子陪同自己拼搏的日子会对工作和学习有更明确的认知。

  • 教育

    去,一定去。


    我读研的时候正好怀孕,我是毕业后工作多年才考的研究生。


    去上学的第一天告诉导师,我怀孕了。导师表示好吧,随你。


    研究生第一个学期住在学校,每天去上课。我们班同学,不知道上课的教室都会问我,找教室的时候看见我就知道找对了教室。因为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毕竟我也没地方去,除了学习也没啥事。


    第二个学期回去生孩子了。课程都是看同学的笔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是文科专业,研二就开始写论文,过段时间去学校见见导师。我一边带娃一边写论文。


    到了最后的阶段,被老师叫到学校专心写论文。


    磕磕绊绊的完成了答辩,拿到了学位。


    连我们班的毕业证,我都抱着孩子。


    现在跟我家孩子开玩笑,你的胎教都会研究生导师上的。


    我准备等我家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再考个研究生或者博士的,跟她去一个城市。


    我们专业的博士非常难考,主要是文科,有博士点的学校也不多。


    所以,建议你去读博士。能够考上西安交大的博士,你肯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你也肯定很优秀。


    一定要去读。


    不知道孩子大小。如果孩子太小,跟老公一起寻求老人的帮助。


    如果孩子可以上幼儿园了,你又希望能够陪伴孩子的成长,寻求学校的帮助,相信西交大有幼儿园。我们那不知名学校都有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


    在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一定要寻求外界的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