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古人过年和现代人有那些不同之处?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古人过年,过年处于农闲,起源于原始社会未期,先民们杀猪宰羊,还有传统封建习俗,信天,烧香敬神,烧纸敬祖的习惯。与现在相同的有,过年,拜年,吃元宵,贴春联的习俗。在春节之际,现代人过节,请客,坐酒楼,吃大餐,小孩买新衣,亲戚要走动,联络感情,相互走动,聊聊家常,给小孩红包押岁钱,年青人喜欢春节联欢文艺节目表演,增加过节的的喜气等。
春节的日期为什么在日历上会跳来跳去?怎么向孩子解释哪一天是春节?
首先明确我们采用的是两套计时历法:公历和农历,春节是农历的节日。
农历是一部阴阳合历,由于其阴历和阳历两种历法的年长度有差异,出现19年内有7个闰月的置闰现象。(置闰规律可以看我置顶的文章,不再赘述。)
正是由于这个规律,才会出现,我们19岁那年,阴历和阳历生日重合。
同理,当年春节所在的公历日期往往与19年前或19年后相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万年历验证一下这个现象。
那么,如何确定春节这个岁首的日子呢?
现行农历规定,春节是正月的第一天。所以确定了正月,就确定了春节。
而正月这个月份的不确定,是因为每隔2-3年要置闰的原因,置闰后农历一年有十三个月,如果“正月”不因置闰而改变,那我们过年,就会在春夏秋冬任意月的1号循环。
古人为了保证过年还是在冬季时节,所以要借用24节气,这个农历中的阳历特征,来牵制正月不乱跑。
再强调一下,24节气,是根据太阳回归年的规律制定的,属于阳历,所以24节气在一年中的时间基本固定。
重点来了,古代历法规定:“冬至”所在的月为农历十一月(也叫冬月)。
你看,就这样用一个固定不变的冬至日,就牵制住了农历的月份“十一月”。
接下来,冬月(十一月)后,是腊月(十二月),腊月后就是正月(一月),所以冬月后第2个月的第一天(朔日)就是春节。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置闰月出现在冬月和腊月,正月就要推后一个月,即春节就是在冬月后第3个月的第一天(朔日)。
闰冬月和闰腊月的现象相对比较少。关于置闰的规律,如果有人感兴趣,我们另做篇幅解释。
所以,结论是,在确保【冬至】在农历冬月的前提下,在冬至后的第 2 个 “朔日” 或第 3 个 “朔日”(出现 闰冬月 或 闰腊月 的情形)为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农历自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充满古人的智慧,解释给孩子听,让他/她对天体运转,历法规律,古人的天人合一态度有初步的理解,可以培养其一定的历史观和宇宙观。
看完这九张图,终于把古代的一些传统习俗搞清楚了,比如过年,为什么给孩子压岁钱、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为什么叫纨绔子弟等,原来都是有来历的,家有孩子的,保存下来,让孩子看一看,了解这些背后的故事、增长见识,同学、老师都会对其刮目相看。#头号周刊# #大有学问#
感谢头条邀请。
古代人过年和现代人过年,区别还是很大的。
首先,古代中国终究还是农耕社会。过年期间,刚好是农闲时期,所以古代家家户户对于过年还是很重视的。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就是一个字,长。古代过年可不是让你等到大年三十才开始过年的。他们的年要从腊月开始过,有一句顺口溜说的好,腊八,祭灶,大年来到。从腊月开始,就需要为过年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几号蒸馒头来着?不知道的童鞋自行搜索把。现代人年后初七刘开始上班了,古代整个正月都是很热闹的,初五俗称破五,破五之后就是走亲戚,有些远一些的亲戚要走到,可是得花费一些时间。在我们眼里,现在过年,似乎就是过的那两天,一个初一,一个年三十,过了这两天,似乎就该各自那你各自的了。
其次,农耕社会带来的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讲究血缘性质。初五之后,媳妇是要回娘家的,回了娘家可不得接回来。这要走动把。同村的家族成员,异地的枝枝蔓蔓,有一个走不到的地方,都怕让别人说道你。如今过年,家族的概念再村落里或者还维持得比较好,很多从小刘进入饭城市生活的人们,梦再过年的时候到父母家里坐坐就很不错了,一个是时间上不允许,一个是确实从小部个勤思往来,血缘关系淡化,家族变成小家庭化。
第三个,古代过年可不是谁都过的起的。过年过年,年好比一个大关卡,年前欠的债务是不是要还?过年走亲戚,在那个特别讲究“礼法”的年代,去别人家可部得拿点东西?所以很多人觉得现代过年没意思了,其实古代过年,穷人斗去躲债了,自己加斗不敢回,大家还会觉得有意思嘛?普通人家礼物送来送去,自己是吃不起的,这家买的东西,使要拿着宋那家的。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普遍好起来了,去亲戚家里随便拿掉东西有时候还觉得不像样呢,有的地方甚至又讲究起来送礼的“份量”,这么过下去岂不是要倒退了。
第四,过年过年,一个事热闹,另一个就是吃好吃的。古代人平时地主家里斗很少吃肉,哼别提一般人家了。过年端上来掉肉菜,那是要家里地位最尊贵的人各个大家粉的,壮劳力,身份高的,能多尝一点,小娃娃们梦沾上点肉味就非常满足了。现在社会物质条件极大丰富,平时大家就吧搜迟腻歪了,过年很多人斗跟我说玩严格控制体重,管住嘴,少吃肉呢。
现在人过年,能走那么几天时间休息一下,陪陪父母,陪陪老婆孩子,顺便吃点好吃的,便很不容易了。工业文明得一个弊端,就是把人类绑架到了工业机械的战车上,机器部停,人就没办法消停,所以大家平时忙碌,过年也难以闲下来。有点闲暇,就想能不能饭哪个人少的地方逍遥的休个假呀,很多人已经开始不过年了。
古人没春晚看
现在春节只放7天假,你知道古人春节假期有几天吗?不但有“黄金周”,还有“黄金月”!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传统佳节,古人和我们现代人一样是放假的,但每个朝代的春节假期并不相同。
在唐朝,官员们的春节假期有7天,和我们现在一样,可是休假的时间却很不同,我们以前从初一放到初七,现在是除夕放到初六,而唐朝人则是以正月初一为中心,前后各放3天。
宋朝的春节假期也是7天,放假时间和唐朝一样,不过宋朝的元宵节也放7天假,这样一算,正月里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放假,宋朝地方官和京官不同,地方官在腊月二十就可以“封印”了,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二十再“开印”办公,这个假期就相当长了,而京城的高级官员则要在正月初一那天给皇帝朝贺,虽然如此,春节前后的假期也不少了,宋朝官员的福利待遇真的是历代之冠。
到了明清两朝,官员从冬至开始封印,一直经历元旦、元宵节三个假期,整体来说时间也不短,真的可以算的上是“黄金月”了,这一点和宋朝官员差不多,但明清官员的其他假期却比宋朝少很多,因为他们除了元旦、元宵节、冬至以外,只有在中元节和皇帝诞辰等少数日子里可以休假,每年假期算下来不过50多天,在这一点上,他们比宋朝官员差了很多。
所以说,在春节假期上,古人放假时间比我们多,但从全年来看,我们的放假时间比古人多。
欢迎留言讨论。#红红火火过大年#
风华绝代
2022-11-19古人过年是真的过年,现代人过年是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