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老年人喜欢看的现代文学书有哪几部?

想咨询一下关于老年人喜欢看的现代文学书有哪几部?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8 个回答

  • 风华绝代

    今天推荐三本经典小说:《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有人说,如果连这三部小说都没有读完,就不算一个合格的文学爱好者,你赞同吗?#书单#

  • 金色岁月

    《父亲的晚年生活》读后
    陈仓继《父亲进城》、《女儿进城》之后,又写出了《父亲的晚年生活》。三部中篇小说一脉相承,对依然存在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巨大的反差,作了更为深刻揭示。
    父亲的晚年生活是孤独的,山区老年人如何养老,被以一代十的形象化描述,突兀在社会面前,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相依为命的妻子——我的后妈走了,小说从丧事之后焚烧遗物着笔,儿子自作主张杀院里除了父亲之外仅余的一只动物:准备过年杀的猪,揭示了父亲面临的可怕的孤独。为了解决父亲的孤独处境,儿子远走他乡寻找昔日与他以戏剧自乐的伙伴。唱老戏的表叔却成了哑巴——就这样仍赶来演老戏,孤独的几位老人令人倍觉凄惨。唯一能陪伴父亲娱乐的收音机坏了,引导几位老人学会打麻将,结果却因打麻将而不欢而散......都把离不开山乡老家,孤独凄惨的老年生活现状,再现的栩栩如生。不止父亲是这样的,“这一个”的旁边,还有表叔、二姨娘、舅娘等等,他们是一群人、一层人。比较近来同时观看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小说揭示的深度和广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反差,严重的得以深刻揭示,如何缩小这种反差,治标治本,启示鲜明。
    与大量反映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芸芸众生艰难历程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小说着重描绘了步履落后的山村以及留守在这里的人们,面对城乡巨大的落差,他们的真实处境。作者没有泛泛的照像,而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沉重地接地气,既针脚细密的叙事写人,并不忘从儿子立足上海的回视,画龙点睛地点缀大都市现实生活,不时一实一虚的对比并互补画幅。例如大都市赶场子打麻将的无奈,山乡人从没打过麻将也学打麻将引来的不快,多维推出形象背后的主旨:如何既治标又治本,缩小差别解决失衡,把握得比较准确,启示也肯切鲜明。
    关于小说的感染力与艺术性,是不是可以说:小说应该这样写。
    小说应该怎样写?艺苑百花齐放,答案多种多样。陈仓的进城系列小说,尤其是《父亲的晚年生活》新作,艺术的表明了一种态度:小说应该这样写。来自厚重的生活感受,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视野,携带满腔使命感,着眼人尤其是底层人们生活,艺术的占有并筛选翔实的细节,合理处理内在的情节与外在的故事,真实反映缩小城乡差别的历史进程。
    陈仓进城系列的后一篇,扬起厚积薄发之优势,少了些调侃与噱头,多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节,淡化了情节的起承转合,密实了形散神不散的凝练......起码,读来感人,读后引人深思,是一次过瘾的享受。
    父亲还是随儿子赴上海了,照这样写下去,一步一个台阶地写下去,一定会开出奇葩——这,不仅是对陈仓的殷切期待。

  • 沐馨

    有:

    《红岩》、《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家》《春》《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 淡定从容

    除了古代的四大名著(很少看三國),《三言两拍》等外,我爱看張恨水,巴金等人作品,尤其是張恨水作品。近年,又爱看季羡林大师的散文,我敬仰他的博学多才,更敬重他写真的人品。

  • 金色晚霞

    现在的老年人特定的年代成长起来,所以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范围受到时代的影响,所以文学史上的“现代”或“现代文学”,实际上指五四以来到四九年之间的作家和作品,而四九年之后又统称为“当代”或“当代文学”——细化之后又分为“十七年文学”、“十年文学”、“新时期文学”和“后新时期文学”乃至新世纪以后新生代作家或新生代文学等等。五四以来的鲁迅、张爱玲、茅盾、巴金、沈从文、胡适等所谓“国统区文学”,然后又有“解放区文学”,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孙犁的《荷花淀》,以及四九年之后的《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苦菜花》《林海雪原》《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三里湾》《创业史》《白鹿原》《活着》《平凡的世界》《抉择》《马桥词典》等等。老年人的阅读受到时代和个人自身限制,基本上以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为主。外国小说可能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还有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甚或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以及巴尔扎克、左拉、雨果、加缪、萨特、普鲁斯特、莫迪亚诺、卡夫卡、菲茨杰拉德、马克、吐温、惠特曼、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等等作家的作品,不一而足。不过,老年人还是以五六十年代作家作品为阅读范围。

  • 金色岁月

    读书与年龄无关,与阅历形成的个性和爱好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不同而不同,所以很难以用哪几部书是老年喜欢读的,来确定老年人的阅读内容既不科学也不准确

  • 良心宝贝

    红岩,林海雪原,艳阳天,晋阳秋,青春之歌,平原游击队,红旗插上大门岛,苦菜花,敌后武共队,在六十、七十年代读过的小说,不知道今天,学生还有时间阅读课外书藉了。

  • 坏人。

    文革十年,书店里边啊!就那么几本书,艳阳天,金光大道,征途,海霞,像,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红日,烈火金刚,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家,春,秋,子夜,等,这些书当时被称作为禁书,想看都看不了,有时借人一本,还得偷偷的看,造反派要是知道了,那可不得了,轻者批斗,重则打成反革命,现在多好,各种书籍应有尽有,我今年70,每天还是喜欢读书,活到老,读到老,还有三分没读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