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大家对中华古代哲学怎么理解的?精髓是什么?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中华古代的哲学就是道,太极,阴阳,三才。道生一,一就是太极。一生二,二就是两仪,两仪就是阴阳。二生三,就是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这就是中华哲学的核心。
中华民族的哲学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哲学发展,对大自然对人道的敬畏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但,我们都忘了那一切了!
一切的哲学都是为正确的思想开路的!当然不是谁都能开好路!从孔子老子佛佗和毛泽东思想!都是为一个真理开路的!为什么会出现律论学说?就是因为没有达到最高度!
中国哲学的精髓就在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因为有道,所以中国人不迷信,中国文化的主流不崇拜超自然的神,强调自强不息。
因为非常道,所以对于一切掌握的规律不迷信,不为一切所谓的普世价值绑架。一方面能回到事物的根本进行思考,对于理论模型验之于实际,实事求是。
这是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也是中国哲学的精髓。
中华古代哲学最厉害的就是易经。易分为三个部分:不易、变易、简易。说起来比较简单,深入理解还是有难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互动平衡。乾坤兑艮巽离坎震。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衍生六十四卦。从自然现象解释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博大精深啊。
老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人学始祖,还是东方哲学之父。其具有全息宇宙观的学说不仅是中国哲学的高峰,也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而其“大道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还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等哲理就是其精髓。
中国哲学脉络中的精髓点!
是植根农耕社会下的内敛偏保守的文化、及应付环境所提出的思辨方法.无进取心.
其实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思想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墨家,儒家纵横家等等。这也是奠定了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哲学理念的重要时期。而到了始皇帝,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从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整个中国社会和整个封建历史的主流思想,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又到了另一个方向。到了唐代,又是个鼎盛时期的王朝,李氏家族是有鲜卑血统的,就是在他们的文化基因里有胡人的思想方式,这又是一个融合。纵观中国的历史,凡是统一强盛的王朝,都是开放的。会有很多不同的思想跟中国的传统思想融合,使中国社会和思想往前走,不断吸收,融合,才形成了到现在为止的整个中国人的民族哲学,这也是中国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文明古国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哲学?
哲学就是以理性客观唯物的认识和折中的理念思维来透析分解一个人或一种事物的本相及生化的理论过程研究学术。
哲学包含万象及诸子百家的理论概念。各行各业,各种行为,各种学科及儒释道及杂家物质及事物的理论定律和意识分析理论等都包含哲学体系概念。比如一阴(地)一阳(天)谓之道,道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化四季......比如一物定两卦,两卦叠一卦,一卦生八卦,八卦化六十四卦等,皆为道易的哲学概念。如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等,这既是辨证唯物论,又是哲学论。比如人的认识上:天要下雨了,你说雨是咋下来的?你说它是天上落下來的,也是,但太直接,并缺少实际理论认证。若你说下雨是先通过刮西南风或东北风,把天刮阴了,天上从逆风处生起了乌云逆风而來,并且又天雷震动,风起云湧,耍时便下了漂波大雨等,这就形成了客观的逻辑思维理论,它认证了如何下雨的理性认知,这一认知便是哲学唯物理论。如人和物种的起源,生成,演化,发展,及物种(质)的生旺死绝的演化过程等也离不开哲学的概念。它的精髓就在于以以理性的思维概念去认知宇宙对万物对人类对社会的影响和能赐予人类生命活力的物质,精神和希望的体系概念。
其实。客观公正地说,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不是别的。而是道家的哲学理念。
柒
2022-11-12认为哲学晦涩无用实在是一种片面而肤浅的认知。恰恰相反,真正领悟哲学精髓是一种大智慧!
撇开狭隘的民族观,在百花齐放的哲学流派中,中国哲学无疑是一座极高的丰碑,特别是关于人生智慧的诠释,更是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
作为在中华文化中浸润成长的国人来说,如果能真正领悟中国哲学的精髓,哪怕其中一、二,亦可获得幸福人生的真谛!
越是在利欲汹汹,不断向外攫取的当下社会,越需要向内寻求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安顿,这是超越时代、种族和国家的全人类的价值追求。
一边在熙熙攘攘中追名逐利、建动立业,一边在格物致知中纯净心灵、探寻自由,中国哲学可以为我们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