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20考研数学基础阶段如何开展复习?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
[机智]考研备考进入倒计时95天,不少考生还没复习或备考的效率太低,在此提醒各位童鞋:低头努力固然重要,但抬头看方向更重要。[加油]
[思考]对于担心来不及的同学,我想说:只要选择开始,什么时间都不会晚。其实每年不少考生百天开始备考,顺利上岸的大有人在,接近年底,虽说比较忙,但时间挤挤还是有的。
[奋斗]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MEM)、会计硕士(MPAcc)、图书情报硕士(MLIS)和审计硕士(MAud)的考生都是参加管理类联考
[击掌]管理类联考考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
上午8:30-11:30 综合能力
下午14:00-17:00 英语(二)
[心]接下来,敲黑板说重点,倒计时95天,管理类联考各科目该如何去做复习呢?今天根据各科目特点,结合泰祺各位资深授课名师的建议,总结如图展示[比心][给力]
#考研数学##考研英语#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借鉴意义。详见图片展示啦!
[送心]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坚持到底,不留遗憾!摆好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努力到底,至少不留遗憾出考场!预祝大家都能金榜题名![666]
数学复习方法数学的复习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小编分享整理分享“2020考研经验谈:数学复习方法”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数学复习方法数学的复习我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阶段(3~5月),第二个阶段是强化阶段(6~9月),第三个阶段是提高阶段(10~12月),第四个阶段是冲刺阶段(考前)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3~5月)
在我的数学复习中,打基础占了一半左右的时间。这可能和大多数人一上来就用复习全书有很大的差别。从3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主要是看课本,做课本上的习题,每天基本保持三到四个小时的学数学时间。高数与线代用的都是同济大学的教材,概率用的是浙大的教材,顺便看了看原来大一大二时上课用的教材上面曾经做的笔记和上课时候的联系册里勾画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课本看得很细,同时做了详细的笔记,记的大多是一些定理,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一过程现在看来很笨,但事实上越到考研的后一阶段它的效用就越发明显,而且不论考题如何变动,掌握了基础的东西,随机应变的主动权始终在你手中。
关于线代,我看完课本后,还买了李永乐的现代辅导讲义,仔细的研究了一遍,因为看课本的时候感觉没个章节很混乱,而所有考过的学姐学长都说线代是最容易拿分的,在考试中坚决不能丢分,所以我在线代上还是花了不少的时间。再看课本的同时我还买了李永乐的《基础660题》,每看完一个部分就做相应的习题;由于660上面的题对刚开始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当时我的正确率也很低,有时候有种很挫败的感觉,尤其是那些题目只有看了答案才能找到技巧,自己独立做的话几乎找不到思路,而且计算量很大,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事实也证明,坚持是最好的方法。应该说我的复习进度还是比较快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我每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一直都保持在三小时之上。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6~9月)
从六月份开始我开始做复习全书,整理题型和例题,每天学习时间大概是四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我会学习六个小时的数学。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将基础阶段的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转变成做题的思路和工具。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原因是我善于总结笔记,这点是我从高中开始就引以为傲的。一般我都是先看一遍书,然后把重点和问题圈出来,再整理,对于不会做的题在整理前再自己做一遍理清思路和技巧,然后记到笔记本上。
我的笔记是按章节分的,每章都有知识框架、内容要点、题型分类三个方面内容,这里面的知识框架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很难概括出来的,如果放在这一阶段后期做会更好,内容要点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定理概念写出来;由于这一阶段已经做了不少的习题,因此更注重一些题型分类,把一类题归结在一起找出难点,举一反三,才能有所有提高。我总结笔记的时候在每页纸的靠边一侧留下了一条空白,这样便于之后再有的新的理解可以补充在旁边。除了自己学习外,我还报了辅导班,每天听完课之后,我都会回去总结当天的笔记,相当于复习一遍。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10~11月)
十月份就要开始做真题,每天一套,并且是给自己定时做。前面按套题做完后,可以把后面按章节的再做一遍。真题做完了接着就是各种模拟题,包括400题、超越135分,合肥工大五套卷和冲刺班叶老师给的资料,里面有解读大纲、考前点题和全真模拟三部分。每一套模拟我都做了两遍,有的第一遍做的很不好,但是认真总结后再做第二遍你会发现有了更多的理解,疑团就顺利打开了。当然我不建议大家做这么多模拟题,尤其是时间不够的同学,这个阶段可能更多的时间要放在政治和专业课上。数学模拟其实用叶盛标老师的就很好,400题太偏太难,我认为那不代表考研数学的主流,是非主流的。合肥工大五套卷其实也还可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叶老师的模拟代表了考研数学的主流方向。其实不仅是数学,政治也是一样,有些偏的怪的难的有争议的知识点是不会出现在考研试卷中的,考研数学注重的还是基础知识的应用,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放弃一些你认为的偏难题,把握住主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了。叶老师的模拟和解读大纲我都仔细的做了,虽然做的时候感觉不难,但我们从历年真题中也发现了,数学难度每年都保持在0.5左右,一般不会有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情况。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12月~考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回顾以前的笔记,也可以把课本拿出来翻翻,其实你会发现课本上的例题是很经典的,弄懂了例题就可以解决一类问题。所以哪个问题不清楚明确的时候可以翻开课本看看,基本的知识弄懂了,根基牢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除了回顾知识,还需要做的就是背诵常用公式,以免自己在考场上临时记不起来,那样会很亏的,因为你想你的知识结构和做题思路都很好了,可是就是因为几个小公式,导致最后数学差了,这样多不值得。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20考研经验谈:数学复习方法”的相关内容。
双非大佬考研逆袭之路2(高数篇)
作者:朱翊铭
我的考验体会或者说经验主要侧重在各个阶段的复习内容以及复习计划和方法。具体如下:
3
学习资料与学习方法
3.1数学:我考的是数学1,考试科目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因为考研分大小年,每个偶数年都很难(2016,2018)所以预计2020考研的数学会非常的难,不过千万要记住,考完数学之后可能会有很多人退场,千万要坚持,不要退场!因为你想,坐在你周围的,都是和你报考一个专业的,别人退场的越多,就说明你考上的希望越大!一旦你退场了,就没有上线的机会了!
3.1.1高等数学:尽量看两轮,第一轮推荐张宇的《高数18讲》,配合视频一章一章看,不建议倍速(可以1-1.2倍),因为速度上去了,有时候没听懂还要停下来,还不如不倍速,(配套网课见附件1)。在听课的同时,可以配一本习题集,个人推荐《汤家凤1800题》,第一遍把张宇18讲的一个专题听完,18讲课后题写完之后,把汤家凤1800的题都做完,再进入下一个专题。而且,总结错题非常的重要!你可以把18讲分为3个部分(汤家凤1800专题比18讲要少一些,不过可以灵活变通)每6讲做一个总结,把自己做错的题,不懂的题,都记下来,这里我推荐可以用OneNote笔记本(免费,有破解版!),或者word,用mathtype编辑一下公式那些,因为数学题题干都很精练,整理起来比较快,基本上一个下午的时间都就可以弄完6讲左右的错题,之后可以在做后面章节的时候,不停的回顾,需要做到一点:错过的题目,弄懂之后,第二遍就不要在错啦!!第一轮尽量在7月份之前弄完。之后把所有错题,都整理出来,彻底搞懂在搞第二轮。
第二轮的话,尽量在8月份之前开始,可以看汤家凤的《考研数学辅导讲义》(配套网课见附件2),学习方法和第一轮大同小异,汤家凤1800的强化篇有点难度,有些题目非常值得品味。完成第二轮,并且总结完错题之后(这个工作量可不小哦~),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
3.1.2.线性代数:线性代数的话,买李永乐红色那本《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然后配合《汤家凤1800题》的线代部分,学习方法都大同小异(李永乐线代视频见附件3)。之后如果还想听一遍知识点的话,可以买汤家凤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视频课见附件4)。线代的话,可以分为三块:行列式矩阵;方程组;特征值和二次型。复习方法和上面3.1.1中的是一样的。
3.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的话,买王式安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视频课见附件5)然后配合汤家凤1800的概率论部分;第二轮可以听余丙森老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视频课见附件6),概率论可以分为大块的可以分为:基本定义和基本分布;数字特征;数理统计三块。复习方法和上文3.1.1中时一样的呢~
3.1.4多说两句
上面的工作,最好在10月份之前全部完成,10月之后要开始做真题,建议买张宇的《真题大全解》,真题的话2~3天一套,我一般在上午背完单词和看完长难句之后,做一套数学试卷,而且需要把做卷子的时间限制在2.5个小时之内(如果你是大佬的话可以定2小时做一张),严格控制时间,之后批改分数(我建议批改的严格一点,就是答案算错全错那样批改,不然的话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反正别人也看不到你考了多少分嘿嘿嘿~),最重要的是总结,总结,总结!不去完全搞懂,第二遍做还是会错的!然后第二遍做真题,按照知识点的模块做,要确保33年的真题,拿到手就知道怎么做。
之后的话可以做一些模拟卷,我推荐一些吧:合工大共创+超越10套卷,李永乐6+2,汤家凤8套卷,李林6+4,李正元8套卷,关于张宇8+4我并不推荐,因为那些题有点怪,甚至有些填空题的计算量比考研真题答题计算量还大的情况。与此同时,你需要把2008-2018的真题在做第三遍,要做到一看到题,就知道什么知识点,应该怎么做。
特别注意:
1. 后期不要因为背政治而放下数学,关于政治主观题,我会在下文中提到,千万别等肖4出来才背!
2. 无论是考研真题还是模拟题做卷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草稿纸使用量!因为有些考点只会给你一张比a4稍小一点的纸,用完就不能再要了(惨痛教训)!!
3. 2019的考研题在考前两天做,当模拟考试!
附件7:相关模拟冲刺卷pdf
教育
2022-11-25#考研# #考研时间表# 今天的头条适合收藏转发!
[得意]2022考研全年重要时间点整理
1.2020年12月-2021年6月[心]
•确定报考的专业以及目标院校
•收集目标院校信息
•等2021初试成绩和复试完之后,关注报录比
•学习主要是英语,政治和数学,专业课的基础阶段,要全面复习,不急于求成!
2.2021年7-8月[心]
•8月中下旬,各院校将陆续公布招生简章、硕士专业目录,考生需要及时关注
•省级招考管理机构、招生单位、报考点发布网报公告
•登录研招网网报平台进行预报名。
•这个阶段是强化的宝贵时间
3.2021年10月-11月[心]
•正式报名,报考点的选择要注意
•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间和方式,由各省级教育招考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冲刺阶段,对试题开始进行全方位学习,近十年的试题,专业课和政治的学习占比不断扩大。
4.2021年12月[心]
•打印准考证
•参加初试
•实战演练,模拟考试
五一假期到了,向假期还在奋战在复习考研路上的学弟学妹们致敬!坚持!@汤家凤 @何凯文 @微头条 @头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