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为什么有人说当代数学家没有什么新的理论出现?是不是数学理论知识已经发展很完善了呢?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不是没有新理论,而是数学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科,每一个理论定理公式额提出,都必须经过上千上万次的验证和推理!不是那么容易的!
现在很多领域都在广泛的利用数学公式,试想,如果数学研究者们轻易地想到一个公式就发表,万一被人拿去用,那不是会出大乱子
不是没有新的理论,而是新的理论你不知道而已,而且凭普通人的水平也没有必要知道,知道了也理解不了,比如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你可了解
数学如果脱离了物理实践,必将走入死胡同,陷入唯心主义深渊。
物理实践永远不会完结,而精确描述和指导物理实践的数学永远不可能完结。
人类社会实践是那样丰富多采,未知的东西层出不穷,数学家们应该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数学离开应用就是数字游戏了,数学无论难易,关键是看应用在什么项目上。比如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计算,按理说并不难,现在的假说是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行一圈所形成一年的四季气候变化,至今还没有一个数学家来计算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的位置与时间是否具有自洽性?用数学计算来证明该假说是否正确?以致于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什么来的?还有我所处地球北纬三十度左右的位置,为什么最热的天是在夏至过后的三个节气?最冷的天是在冬至过后的三个节气?现在所谓的科学家把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宇宙年龄137亿年都搞清楚了,而影响世间万物的地球上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什么来的还没有真正搞清楚,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顶级数学家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量子理论与数学结合又会产生新的全新理论,期待创世纪数学家诞生。
昨天晚上看了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林群的一场报告,谈了如何学好数学的问题,讲得非常好,有这么几句经典的话给我映像非常深刻。一,多则少,少则多。不能贪图学得太多,太多杂了,学不好。屠呦呦一生只研究一个青蒿素,出来了,救了世界那么多人。成为100年来与爱因斯坦,图灵并列世界三大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二是不过忙碌的生活,思考才能作出创造。三是分数没用,关键是要会思考,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公元前300年左右,几何之父欧几里得证明了不存在最大质数,惊艳整个数学界。自此之后,数学家们就与质数杠上了,却一直找不到一个普适的质数理论。直到14岁数学天才高斯横空出世,竟给出一个质数定理,震惊四方。
说到质数,还要追溯到欧几里得时代——
公元前300年左右,几何之父欧几里得用一种巧妙的方法,证明了不存在最大质数,惊艳整个数学界。
自那时开始,数学家们就跟质数杠上了,希望找到一个普适的质数定理,如此才算是征服了质数这个奇诡的数字领域。
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无数数学家为之折戟沉沙,却一无所获。
就连强如数学之神欧拉,都被质数难住了。
数学界一片大乱,人们都在等一个绝世天才横空出世,力挽狂澜。
好在那个时代真的出现了一个不世出的天才少年,他就是伟大的高斯。
1791年,少年高斯石破天惊的写出了一个这样的式子(如图2)
这个式子,看起来非常奇怪,但只要将其稍微变形一下,就会出现一个完美的形式,正是大名鼎鼎的质数定理。
最惊世骇俗的是,这一年的高斯才14岁而已。
14岁就搞定了2000多年来无人可破的世纪难题,高斯当真是强得丧心病狂啊。
唯一可惜的是,高斯并没有给出这个定理的证明。
毕竟,他当时才14岁而已。在那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年纪,他甚至懒得去证明这个东西,以至于这个定理又刁难了数学界长达105年。
直到1896年,数学界才利用解析数论的技术,最终证明了质数定理。
由此可见,数学王子高斯当真是强得离谱啊!
关于高斯等数学传奇,在《数学那些事》这本书里有科普。
《数学那些事》不讲无名之辈,里面全是各路数学大神,比如欧拉、费马、莱布尼茨、伯努利等。
《数学那些事》的作者邓纳姆是个真正的大神,著名数学家,而且还是知名的科普作家。
《数学那些事》,是一群天才的伟奇之路,各路数学大神齐聚,编织出了一个激荡人心的华丽篇章。
《数学那些事》,虽然讲的数学,看似应该高深,但却非常好读,只要具备高中数学知识都能读懂。不管是自己阅读,还是拿来送亲戚朋友,都是非常合适的!
书不贵,一顿奶茶钱而已,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链接在下方,自取!
数学那些事
为什么现在没有真正的理论数学家了?
以前有牛顿、欧拉、高斯等等 一大堆理论数学家,可谓群星闪耀!他们发现和创造出各种令人惊叹的数学原理公式。比如拉普拉斯变换等。那么现在世界上 还有这种级别的理论数学家吗? 我认为没有了…大家怎么看?
当代数学发展遇到颈瓶,特别是应用数学方面。现有数学工具一直没有解决非线性多元对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我们日常经常遇到的。对这类数学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只有概率统计学可用,但很多情况下统计对象事实上并不满足随机独立的前提条件,所以实质上是没工具可用的。
当某个新理论能够解决这类问题后,这就预示着其建立者是新一代的科学大师了。但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一种新理论的建立和流行的同时,将有多少人落寞,正是一将功成万枯骨,成大师者经历的仅仅是痛苦,被质疑和心身磨炼而已,这将没有半点影视明星般的荣耀和富贵,惟有甘于清贫和孤独才有可能成功。
教育
2022-10-311975年才设立了分形几何学。数学与物理学的发展是不一样的。物理学经历牛顿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每次新理论的突破都相当于把以前的推倒重来,经典数学的大厦太过牢固。相当于以前把立柱房梁都建好了,除非设计有问题,需要推倒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