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理论物理与普通物理有哪些区别?,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与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秘密谈话后,于敏在半夜悄悄地起来刮了胡子,还在家里挂上了红旗,结果他抛妻弃子隐姓埋名28年。
1960年底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里,钱三强所长秘密地找到于敏谈话。
回到家里,从不喝酒的他竟然想小酌一杯,面对着国旗,于敏想起钱三强的话:“中国没有核武器,就会被列强欺负,中国人永远挺不起脊梁”。
为了祖国的重托,于敏放弃已经取得非凡成绩的量子场专业研究,改为原子核物理这个新方向。
只要国家需要 ,再苦再难也要干!
路漫漫其修远兮,此去有一种舍身为国的悲壮。从此,于敏隐姓埋名,就连妻子孙玉芹也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
1965年,于敏调入了二机部第二研究院。同年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进入上海华东研究所,开始了一系列氢弹数据的研究。
这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除了知道氢弹是一种核聚变的反应之外,对氢弹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当时,全国只有一台大型计算机,而且大多数机会都不会轮到他们使用。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于敏和团队就用最古老的算盘来计算数据,他们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
经过百日会战,1965年9月,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完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10月,于敏与团队成员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的关键问题。兴奋之余,严谨的于敏当即给北京的邓稼轩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
为了保密,他们使用了他们才能够听懂的暗语。“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邓稼轩听出了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顿美味?”“不,现在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作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顶尖人物共同研究,方案最后定出,关键的一步就是核试验的经验。
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
自然环境的恶劣从来没有吓退科研人员,生活的苦,大家也能够承受。在那里,于敏与科研人员一起,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
困难面前于敏丝毫不退缩,默默奋斗在实验第一线。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那一刻,举国振奋,人人自豪,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于敏的名字,这时候,于敏的妻子孙玉芹,才知道丈夫是这样的隐秘而伟大。成绩面前于敏依然保持清醒,他判断,“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
1969年,于敏带领团队来到了四川绵阳的深山,继续研究核武器。为了中国不被欺负,在科学路上,他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但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上台阶都要用手抬着腿才能慢慢上去。同事都劝他休息,坚强的他依然站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
为了科学他呕心沥血,多次昏厥在工作现场。最严重的一次是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再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
这就是一位科学家的风骨,为了完成国家托付的使命,隐姓埋名28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闻人。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京去世,8个月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作者:兰花草
应用商科,理论物理区别很大。智商高低立判高下。古人早也总结了仕,农,工,商。。外国呢公认的犹太人/灭国,灭族。矛盾到了就会发生
普通物理基本上和高中学的物理差不多,只要高中物理学的差不多,,普通物理还是挺简单的,和高中学的物理区别不是很大。而理论物理,嗯,我默认你是说研究生及以上水平的,这个你首先本科的四大力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课程要过关,而且还不能太差,研究生阶段(甚至有些学校本科就作为选修课讲了),还要学习进一步的高等量子力学、群论、量子场论、广义相对论、微分几何等课程,这些课程,其理论本身的艰难程度就比普通物理高了很多档次,更不用说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普通物理求解各种习题是基本功课,即使一个比较难的,算两三页A4纸就很恐怖了。不过对理论物理,如量子场论方向,算散射截面是基本功,算一个散射截面用掉几十张A4纸是很正常的(那些简单的几页A4纸能搞定的早就被别人算好写进教科书了),偶的毕业论文后面附的散射截面计算过程就用掉了大概10页,这还是最后整理的基本过程。————摘自果壳网友回答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2022-10-20数学是理论性学科,和物理化学不同。即使是定理的证明,也是靠纯数学手段来推导的,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学会出题和解题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在应用数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