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湖南永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永州头条##永州记忆•人物篇#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零陵地区改名为永州市。邹金鷟成为零陵地区最后一任地委书记、永州市第一任市委书记。
邹金鷟,1941年7月出生,岳阳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57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岳阳市一中读书。1963年9月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68年7月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东安二中、东安四中、东安一中教书,其间曾任东安二中教导主任、东安一中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1983年3月任东安县委调研科科长。1983年12月任东安县委副书记,曾兼任东安县政协主席。1984年1月任东安县委书记兼县人武部第一政委,其间于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1989年1月任中共零陵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1990年4任中共零陵地委副书记。1993年6月任中共零陵地委书记兼零陵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1995年11月永州地改市后,任中共永州市委书记兼永州军分区第一书记。2001年1月任湖南省委督办专员。2006年10月退休。
唐生智是芦洪市大枧塘唐氏后人,听祖辈老人讲此人丛小调皮捣蛋;喜欢读书头脑聪明。讨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年青时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因战乱转黄埔军校;此人不高但足计多谋心高气傲。中年为争名夺利也想当总统,得罪了不少国民党高官。但捞了不少黄金和古文物,暗地里多次支持共产党。因信念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的五虎上将唐生智我祖爷爷从没与共产党正面打过战。因私夺金银和宝贝太多,在家装病且修芦洪市镇树德山庄非常宏伟。现己是古镇重点旅游项目。当年树德山庄有全国的名师教官,唐生智东山再起;三起三落。因南京大毒杀不抵抗成为干古罪人,其实不能怪我祖爷爷唐生智;当时蒋介石拿唐生智当炮灰,故意让唐生智丑名远场;自取灭亡。这段历史不怪唐生智,现己还他清白。建国后当湖南省长,因大肠癌80岁仙逝。
#永州头条##爱上美好湖南# 祁阳历代名人知多少?
大家知道,祁阳人文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人才辈出,自三国蒋琬以来,出现了不少名人异士,具体来说,有以下人物值得我们认识。
1.蒋琬(?-246),祁人为相第一人、蜀国诸葛亮的“接班人”,祁阳县砖塘人(今属祁东)
2.陈荐(1545-1632)为祁阳“免漕运”“平驿马”的人,祁阳县咸菜塘人(今属祁东)
3.路振(957-1014)北宋唯一的“榜眼”。
4.陶 岳(?-1022)宋代第一个进士,祁阳县城郊陶家岭人。
5.陈大受(1702-1751)清代“宰相”、皇帝“岳父”,下马渡藕塘冲人。
6.唐正财(?-1863)太平天国航王,祁阳县归阳人(今属祁东)
7.欧阳利见(1824-1895)清末水师提督、抗法名将, 浯溪镇芳名亭人。
8.杨饱省(1880-1931)老同盟会员,武昌起义的参加者,潘市镇下七渡人。
9.黄 岱(1880-1917),护法战争中牺牲的将军,羊角塘城山村人。
10.张 琦(1910-1942),获盟军银星勋章的抗日烈士, 文明铺人。
11.刘 兴 (1887-1963),参加同盟会的“国军”陆军上将,祁阳县过水坪人(今属祁东)。
12.蒋伏生(1899-1979)黄埔一期毕业的“国大”代表,国军中将-,祁阳挂榜山人。
13.严 明(1905-1948)黄埔四期生,国军上将,整编师90师师长,祁阳县狭江人。
14.廖龄奇(1905-1941)黄埔四期生,国军黄牌师58师师长,其下属张灵甫后为王牌74师师长。
15.黄矞(1873-1951),民国著述最多的人 ,祁阳县城关人。
16.陶铸(1908--1969),中共中央“第4号人物”,潘市镇石洞源人。
17.陈浩(1898-192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首任军事最高负责人。
18.张涛(1900-1967),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军长,
19.周玉成(1904- 1971),开国中将、“总后”副部长,下马渡镇大桥湾人。
20.刘金轩 (1908- 1984),开国中将、铁道兵副司令,文明铺镇丝塘冲人。
对于名人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道你觉得祁阳还有哪些名人呢?
金毛大汪汪
2022-10-27#永州头条##知永州爱永州# 永州自古人才辈出。潇湘之源,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历史上曾产生几个颇具影响的人才群体。一是汉末三国文臣武将群体。光绪《湖南通志•人物志》两汉三国时期全省立传人物共56名,永州占18名。东汉泉陵人刘优,汉献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史称其“朝纲无所不总,台阁为之肃然”。刘优是湖南本土产生的第一位朝廷重臣。进入三国,天下纷争、风云际会,零陵郡一批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在东吴,有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曹营的名将黄盖;在魏国,有首任尚书令刘先和少年英才周不疑;在蜀汉,有诸葛亮的继任者、大司马蒋琬,还有代法正为尚书令的刘巴和以功封侯的刘邕、刘敏等。大约魏晋之际,有人搜罗史料编成《零陵先贤传》一书,流传甚广。二是进士人才群体。从唐代至清光绪九年,湖南共考取进士2314人,永州府加蓝山县488人(占20%强)。永州的进士人才以唐宋时代最为耀眼。其时,境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官学兴盛,民间读书求功名的风尚甚浓,许多莘莘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唐代湖南出了27名进士,永州(包括道州)占9人;宋代湖南有进士937名,永州373名,约占全省总数的40%。据《湖南教育大事记》(岳麓书社2002年版)分县统计,宁远在唐代产生过7名进士,一县占全省1/4强;宋代,祁阳以93名进士列全省第一,零陵县73名居第二位。唐宋两代湖南共出了7名状元(包括特科),其中永州有3人。唐延唐县(今宁远)人李郃,既是开湘状元,也是湖广地区(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在永州历代进士中,担任过州刺史(知府)以上官职的有87人,其中大学士3人(陈遘、何友兰、陈大受)、太子太保1人、六部尚书9人、布政使1人。南宋大学士何友兰晚年辞官归道州,理宗皇帝御书“三科七进士,两世四中丞”楹联赐之,褒扬他一家在三次科举考试中7人中了进士,两辈人中有4人在朝廷做了高官。三是理学学者群体。理学即宋明新儒学。受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和寓居永州多年的南宋大儒张栻的影响,永州从事理学研究的人很多,清道光《永州府志》立传的理学杰出人物有43人。这一群体“在北宋者闻周、程之风,在南宋者衍朱、张之绪,在有明则宗阳明者十几七八焉”(府志语),他们对理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大都有著述存世。近现代以来,又有中共党史人物群体。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1921年永州籍党员即有5人。这里先后走出了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陶铸、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红色农林科学家乐天宇、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周玉成等。著名革命英烈有:早期工运领袖李启汉,“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早期杰出女党员何宝珍,中共早期活动家陈为人,宁死不屈“断肠明志”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闽西特委书记王涛等,他们是永州众多革命先烈的代表,是永州人民的骄傲。 斗转星移,岁月如歌。从1996至2015年,地级永州市设立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一瞬,但永州人民锐意创新、奋力前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依靠改革引领、加快开放崛起的经济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