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

安庆有哪些历史名人?_安庆有哪些历史名人

想咨询一下关于安庆有哪些历史名人?,安庆有哪些历史名人,王姓有哪些历史名人,姓赵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安庆历史名人排行榜,安庆古代历史名人,安庆师范大学历史名人,安徽安庆历史名人排行榜,安庆十大历史名人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5 个回答

  • 风华不减

    安徽安庆名人很多,这里聊述几位吧。

    王珪(1019至1085),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的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高中榜眼,授知制诰,翰林学士。

    程长庚(1811至1880),徽班领袖谢,京剧鼻祖。

    陈独秀(1879弋1942),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共“一大”至“五大”中央委员历任中央执行委员长,总书记。

    邓稼先(1924弋1986),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元勋”,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奠基人。

    邓石如(1739至1805),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有《完白山人印谱》等行世。

    方苞(

  • 淡定从容

    首先是陈独秀先生,它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召集人以及创建人,对于我国革命事业的前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更是“五四青年运动”的优秀领导人,在那个动乱的时代,陈独秀先生与李大钊同志等人相聚在一起,共同革命事业奋斗着。曾在建党伟业中看过陈独秀先生一番激情的演讲,就要在一个残破的菜市场门口,他竭尽全力的号召大家投身到保卫国家的事业中。这是电影里的一个场景,但是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他更加是一个有一腔热血的人。

    邓稼先院士也是来自安庆,先生一生都为我国的原子弹事业鞠躬尽瘁。先生年少时曾在国外留学,学成后毅然返回祖国,他说这是他的国家,他那么热爱,又怎么能置之不理。于是这一生都在为这个国家无私的奉献着,没有他们这些愿意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们,中国不会强大的如此之快,感谢!

  • 短腿柯基王

    安徽安庆历史文化知名人士何熙年与安庆藏书楼

    [摘要] 皖省藏书楼系清末开明官绅何熙年倡办,它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先导,对近代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皖省绅士何熙年(字春台,号熙年),安徽安庆人, 1900年辞官回祖籍安徽安庆。时值义和团运动失败,新崛起的维新派开始从政体、思想、文化等角度,积极寻求救国图强的出路,这在一直封闭的安徽产生了比较大的震动和影响,一些地方开明官吏发起创办藏书楼之议,以“开通风气,消弭隐患”。何熙年回皖后,“近察舆性,默参时局,痛新机之莫启,叹后患之弥涯,爰用约集同人,锐身自任”,1901年他撰写《皖省藏书楼同人广告本省宦绅公启》,详述创办藏书楼宗旨及建设藏书楼经过等,并决议在已被废止的敬敷书院旧址近圣街后冈(今安庆市拐角头)“创办书楼”。在何熙年的大力倡导下,一时间官绅群起,纷纷捐款资助,购置了大批书籍、图画、器具,并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1901年4月10日)在安庆姚家口租用民房18 间开办藏书楼,并在《皖省绅士开办藏书楼上王中丞公呈》中拟定了《皖省藏书楼开办大略章程十二条》。于是,安徽藏书楼正式建起并对外开放。皖省藏书楼的创办开启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先导,它比1904年创办的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图书馆约早三年的时间,可视为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的公共图书馆,它在藏书建设、服务方式和管理思想诸方面都已具有近代图书馆管理理念。

    安庆最早的报纸叫《阁钞汇编》,等同于安徽的《京报》,内容主要包括宫门钞、上谕以及奏折三部分,是编长印内阁发钞摺片于政务最有关系者。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已见出版,三十年八月初一(1904年9月10日)改为日刊。采用册装期刊形式,毛太纸聚珍版排印,版面略大于《京报》。《阁钞汇编》,由何熙年主办,安徽正谊书局出版发行,报馆设在大拐角头的藏书楼,也就是老电视台。

    1902年春,陈独秀由日本回到安庆,即联合何春台、潘晋华、潘赞化、柏文蔚等人在安庆北门大拐角头的藏书楼发起演说会,并在藏书楼辟一阅览室,陈列他们从日本、上海带回的各种进步书刊,传播新思想。夏末遭受通缉,好在提前得知消息,陈独秀、何春台等人早已离开安庆。

    1915年9月,安徽人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更重要的是,早期的《新青年》作者大多是安徽人或与安徽有关的文化人。

    参考《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年第3期

  • 秋意浓情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这里人才济济,有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宋朝宰相王珪、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陈独秀等名人。本文综合网络各大平台为大家盘点了安庆十大名人(张廷玉、王珪、陈独秀、邓稼先等),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安庆最具代表性十大人物吧。
    1、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 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他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清朝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2、王珪 (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

    3、程芳朝 (1611~1676),初名钰,字其相,号立庵,桐城人,清顺治四年(1647)中殿试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国史院编修,著有《皇华草》、《中裕堂集》。程芳朝进士及第后,授内翰林秘书院编修。不久,迁秘书院修撰,从事译注《五经》事宜。程芳朝历官翰林国史院修撰、湖广提学道、湖广布政司右参议、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等职。顺治九年,程芳朝以编修出任会试同考官。顺治十年,出任直隶学政。顺治十年六月,程芳朝提督顺天学政。

    4、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5、王之庆,字修祜,号天宠,谥忠节,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王之庆幼年家贫,“躬耕侍养父母,好读书,尚气节。”明崇祯二年(1629),王之庆任福建尤溪县令,政绩卓著,后因双亲年迈,告假归田。崇祯十五年,张献忠部大军压境,王之庆率领家乡子弟多次击退来犯之敌。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部大破京师,崇祯皇帝自杀,王之庆悲痛欲绝。

    6、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督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乡里的敬爱。陈武又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在建安二十年(215)的合肥之战,张辽突袭东吴军队,陈武奋命战死。孙权对此十分哀痛。陈武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7、戴钧衡(1814-1855),字存庄,号蓉洲,桐城孔城人。戴钧衡少时聪慧绝伦,才华早具,写诗撰文颇有才气。20多岁时恃才自负,刻印了自编的《蓉洲初稿》传世,当时见到这初稿的人,都惊叹不已,说他是个奇才。这本初稿传到了家乡大学者方东树的手中,方先生看了以后笑说:“十年以后,等他的学识磨炼到一定火候的时候,会自责的。”此时,方先生正在研究诗学,著了一部诗论--《昭昧詹言》,这部诗论代表着桐城派的诗论观点。戴钧衡从传抄中得以阅读了这部书,潜心钻研了三年,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写过一首诗。他从方先生诗论中得到了启示,省察到自己从前所做的诗,实在太草率了,于是收回以前所刻的《蓉洲初稿》。踵府拜见方先生,请方氏收归门下。

    8、余珊 余珊,生于明成化七年(1471)辛卯三月十八午时,卒于嘉靖八年(1529),字德辉,号竹城,明朝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人,今安徽桐城人。余珊一生为官清廉,政绩颇丰,为江西、四川名宦,崇祀名宦祠。个人文学作品散轶较多,明万历年间太仆寺卿马孟祯收集余珊遗作编【竹城集】诗集,另有【余廉使奏议】二卷载江南通志目录。

    9、张英 (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其著作有《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存诚堂诗集》、《南巡扈从纪略》、《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

    10、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 风去了无痕

    1879年,陈独秀诞生于安庆城北门,后随叔父陈昔凡迁居于安庆城南门。陈独秀原籍在今安庆市近郊白泽湖陈家剖屋。

    1907年11月5日,赵朴初诞生于安庆城天台里街“世太史第”。

    现代美学先驱宗白华,诞生于安庆城小南门的方家大宅。

    严凤英诞生于安庆龙门口,祖籍桐城罗家岭。

    高朗亭(1774~?) ,艺名月官。清怀宁县城(今安庆城)人。祖籍江苏省宝应县。现代戏曲研究家大多公认他为京剧艺术的奠基人,是徽班进京的第一位首领。擅演花旦,任班主后即不常演出,偶尔登场,给人以“耳目一新、心脾顿豁”之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朗亭率三庆徽进京,为乾隆祝寿,轰动一时,因此安庆人高朗亭在北京被尊为“二耆宿”。 1827年与春台班主陈孔蒸、程御铨一起主持重修北京崇文门,组织戏曲艺人自行筹资设立安庆义园。

    舒绣文(1915~1969) 女,安庆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上海业余影人剧社等团体。民国30年(1941)参加中共组织的中华剧艺社,先后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国春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剧成为新时代电影艺术的扛鼎之作,曾经震撼了一代人无数的心灵,这部电影被誉为现代电影史上的里程碑。1949年,舒绣文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随军南下。1957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曾成功地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莉亚等艺术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