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湖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怎么样,师范大学的历史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设计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音乐专业怎么样,湖北师范大学艺术专业怎么样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高考690分,排名600,她只来华师!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大学要学师范类专业
未来努力成为一名教师!”
在小的时候
朱瞳睫就有一个深埋心中的梦想
“要去华中师范大学读公费师范生
成为‘四有’好老师!”
高考结束之后
她的想法逐渐清晰
7月18日,考出690分的天津考生朱瞳睫,如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正式成为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公费师范生。从此,她的梦想辞典里多了一张书签——华中师范大学。
选择:“与桂子山的缘分由来已久”
“桂子山是师范旅途的‘最优解’。”朱瞳睫如是概括她与华中师范大学的双向选择。实际上,她与桂子山的缘分,并非是恰如其分的刚好遇见,而是一场由来已久的精心谋划。
早在初中时期,朱瞳睫就在为考上好的师范学校而默默努力,“我的一天往往是从任务规划开始,自己会先在纸上写好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一天结束后检查任务完成度。如果有时完不成,还会打打‘加时赛’。”严格执行,认真完成,这是朱瞳睫对自己的要求。
此外,在杨村一中读高中时,朱瞳睫还常常化身“情报小能手”,主动收集一切有关师范学校的信息。由于学校里多名老师均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一有时间她就会向老师们打听师范院校的学风、环境和专业等,比较各所师范院校的专业特色、师资水平、报录比等……
“居九省通衢,饮长江之水,沐南湖雨露,染桂子清香,历经百廿风雨,走过世纪沧桑,美在花晨月夕、山水依傍,美在青瓦白墙、亭榭无双,美在桃李满园、教泽绵长……”
综合比较多所师范院校后,朱瞳睫发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荟萃。
更重要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今年在天津招收公费师范生。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下,朱瞳睫毅然决定报考桂子山,“考虑到将来一定会回到天津为家乡教育作贡献,所以更想到南方的华中师范大学看看,领略不一样的风景,见识不一样的人文。”
“花晨月夕,亭榭无双”
成长:“站上高处去领略别样风景”
高考成绩690分,其中数学140分、英语140分、理化生综合成绩接近满分……在天津,这个分数仅比北大清华投档线低十几分。在亮眼成绩单的背后,很难想象朱瞳睫曾有过一段“学渣”时光:读小学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欲望不强烈、学习成绩中下等。
“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升学压力,我开始隐隐担心考不上重点中学,但却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并不理解学习的深刻意义,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人生该怎么选择。”朱瞳睫回忆道。
小升初前夕,语文老师的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站上高处去领略别样风景,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选择权。”朱瞳睫坦言,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自己可能会醒悟得比较晚,“正是从那时起,梦想的种子逐渐开始播下。”
时隔多年,朱瞳睫早已记不清那位老师的音容笑貌。但其如沐春风的话语早已沁入她的心田、深深印入她的脑海,成为鞭策她勇毅前行、引领她走出至暗时刻、鼓励她不断攀向高峰的一股内在动力。漫漫学习路上,其实还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老师。
“课上,老师们会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课下,老师们也能卸下包袱与我们打成一片;考前,老师们还会悉心安抚每个同学的焦躁情绪……”在与许多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朱瞳睫还发现教师往往比同龄人更显年轻、更富活力、更有涵养,这些都使她更加渴望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朱瞳睫高中就读学校:杨村第一中学
憧憬:“努力从追光者变成发光者”
“考这么多分咋选择去读师范啊?怎么不考虑考虑去报考更好的大学呢?”在不少同学还在为其690分的“浪费”感到惋惜时,朱瞳睫却已经开始将精力放在“自我充电”上了。
毕业旅行、考驾照、参加融媒体夏令营、学习新媒体技能……她的暑假生活忙碌而又充实,
“高考成绩是对过往学习的总结,更是崭新起点的开始。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如愿进入理想院校,便是最好的选择。”
从北方到南方,从天津到武汉,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也是朱瞳睫追光的起点。“早就听说学校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我想参加一两个社团,学习一些新技能。如果时间较为充裕的话,希望能辅修新闻等相关专业。”朱瞳睫认真地为大学生活做规划。
谈及未来职业规划,朱瞳睫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当老师首先要专业能力过硬,在大学期间打好知识基础、锻炼教学技能;其次我希望能够了解一些心理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成为班主任,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最后希望自己能永葆对学术的热爱之心。”
“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有很多,可我只喜欢我自己。”这是朱瞳睫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她直言,自己是一个追星女孩,也追随过许多优秀老师的脚步,如今即将走上新的发展舞台,“想要努力从追光者变成发光者,将来为更多学生带去知识的明灯。
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作为综合类双一流大学的优秀学府,对于高考历史科目组合的考生,或者有志于选择文科类专业的高考物理科目组合的考生来说,应当如何被选择呢? 关于此类目标院校的选择问题,接下来,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第一,如果考生重视区域位置的发展因素,那么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是考生的优先选项,其中北京师大尤其是倾向于报考师范类专业考生的重点考虑对象。 第二,如果考生重视的是双一流大学的优势专业,但是不确定自己适合学习什么专业,那么标准的百年综合学府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通常是此类考生重点考虑的对象。 第三,如果考生没有读研深造的打算,并且未来想要在家乡附近就业,那么距离生源地比较近的顶尖双一流大学自然是理想的选择目标。
看下边的表格,有位老师分析的关于分数上升还是下降,是捡漏了还是进坑了,感觉很中肯,2023高考的家长咱们一起来学习!
分数归位:
1、22年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的电气专业、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的英语专业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商务英语比21年下降了87、76和67分,是不是觉得是个漏啊?记住,这不是漏,而是去年有学生报错了学校,今年回归正常而已。
捡漏:
1、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这些录取的学生算是捡漏了,尤其是山西师大、昆明理工、兰州理工,不到500分的成绩,能上这些学校已经非常不错了,前提,对这些专业能接受。
2、以过本科线3分的成绩,被燕山大学(波兰校区)录取,香还是不香呢?有人可能会说,专业不好,学费那么贵,还得出国,谁去啊。但是每年都会录满,还是那句话,你不去有人去,你不学有人学,433分,去燕大总比去民办学校强的没影了吧。
进坑:
1、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去21年的录取分上升了147分,啥也不说了,妥妥的报错了,这个分能去985了,记住,这个学校跟上海外国语大学没关系,别在想当然了!
2、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相较21年上涨60和59分,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数字经济上升37分,应该是上海那个学生一样,看错学校了,没办法,不知会不会复读。
3、哈尔滨学院,21年第一年在河北招生,分数还算正常,22年的575分,只招1人,明显不值了,可以对标一下石家庄学院的分数。
超跌反弹:
1、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中外)、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分数这么低,纯粹是疫情给闹的,21年算是”捡漏“吧,22年录取分数趋于正常。
2、海南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中外合作),21年报考该专业的绝对是赚到了,不要说酒店管理专业不好,只是自己不喜欢,不代表都不喜欢,400多分,妥妥211,大赚。
3、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类、南华大学矿业类专业,21年绝对是捡了大漏,22年分数反弹很正常,但还有点性价比。
4、合肥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这几个学校21年分数这么低,只因是专业冷门再加上是新高考元年惹的祸,22年也在反弹。
总结:
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每年都在说的高分报独立学院的事今年发生了,相信明年仍会发生,不要问为什么,自己琢磨。
漏每年都会有,但能不能捡到,被谁捡到是不可预见的,捡到是幸运,没捡到很正常,平常心对待就好,考多少分去多少分的学校是正解。
国际高中/本科规划师
2022-09-26师资力量 历史文化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助教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硕士学位者13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黄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校学术带头人1人,校学术骨干5人。外聘教授8人。 吴擎华 男,1976年8月生,籍贯湖北通山,博士,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1997年——2001年,就读于湖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师从张金玲教授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2005年,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宋代四川经济史和文化史的研究。2005——2008年,就读于山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从刘平教授攻读中国近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读博士期间,被刘平导师遴选参加国家重大科研工程:《清史编纂·传记类·农民领袖传记》。 为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历史人类学》等专业必学课和选修课。 先后在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省级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刘建民 男,湖北随州人。199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2001年,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并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深造,主要进行中外古史比较研究。2007年,如期毕业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被授予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至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湖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2007年至今,所授的专业基础课与必修课程有“中国古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文献学”等;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在本科阶段采取“习明纳尔”的研讨式学习,以提升教学水平。2008年7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新西兰怀阿里奇理工学院留学,任留学教师团团长,取得英文认证证书(Certificate in English),返校后进行双语教学。 作为历史文化学院“创新团队”成员,获批并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古代纪传体研究——兼与西方古典传记体的比较》和湖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中国古代纪传体的形成》。已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一系列相关论文7篇。其中,《光明日报》1篇,《史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3篇,中文核心3篇。 主要的研究旨趣在于中西古典史体和中国传统史学理论。通过传统文献考证,厘清了体、例的区分与联系,分析了纪传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并与古希腊罗马的传记体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从而揭示出中西史家与史学在理论、方法和内心精神世界的异同。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西史体的比较研究,并作融合中西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尝试。 专业介绍 现有历史学系、[1]社会工作系、旅游系三个系,并设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1个研究中心,经济史研究、现代化研究、鄂东旅游资源研究、社区发展研究等4个研究所和2个校级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其中历史学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专门史是校级重点学科,另有5门校级优质课程。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历史文化学院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以管理抓学风、以素质教育改革教学的特色。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历史文化学院结合专业特点,以野外考古及社会实践来深化教学,先后开辟了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西安、洛阳-郑州-开封、井冈山等野外见习基地和30余个教育实习基地;社会工作专业和导游专业在苏州、深圳河省内建有10余个教学实习基地,并明确规定由任课教师带队、本院及外聘专家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学本科 (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教育和历史教学工作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2] 开设的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教学论、中国思想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史学史、版本目录学、西方文化史、西方史学史、英国史、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