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本人新一线城市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收入可以,有车有房有妻有娃,请问还有必要读博吗?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可以在职读,不建议脱产读,除非单位同意停薪留职
首先要肯定你的学习精神,无论读博是否对工作有用,有这个学习提升的心,对个人职业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好事,这说明你的心态比较积极,而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切成功的基础。你具备了这些,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有没有必要读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读博对自己的工资收入有影响,比如有助于职称提升,可以考虑读。像现在的大学老师,没有博士根本就无法评教授、副教授,而当不上教授、副教授,工资待遇就会差上一大截,出于职业前景和待遇考虑,都必须读博。至于是在职读,还是脱产读,看单位的情况,单位允许脱产,可以考虑脱产读,效率会更高。而如果不允许脱产,那只能工作之余挤时间读,会辛苦点,不过看在钱的份上,忍吧。
如果读博对自己的工资收入或升职没有帮助,个人认为没必要花精力继续读博,一来会挤占你的很多家庭时间,对孩子老婆不公平;二来也浪费钱,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花个几万大洋,不值当。当然如果你是读博之后有其它打算,比如辞职换行业,另当别论。
在一线城市的事业单位,算上公积金等各种福利,一年的收入20万+妥妥的,这样的收入如果没房没车,日子不见得轻松,但你有房有车还有娃,基本上已经稳定,有这样的收入日子可以过得非常滋润了,实在没必要太折腾。换而言之,读不读博已经无所谓,与其花这么多时间在学历上,小公个人认为不如多花点时间在个人兴趣上。
不过出于风险考虑,在精力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兴趣读博还是值得鼓励的。
分享一个在编的高中老师朋友的工作感受与烦恼,希望大家能够给些意见或建议!
在编高中老师的出路在哪里
我2020届毕业生,985硕士,英语专业,6月份毕业参加西南某省会城市事业单位考试,上岸省会城市的区属第一中学,当高中英语老师。去年还收到了一个民办二本的offer,但是相比之下这个民办二本工资每月到手不到5000,五险一金以最低标准缴纳,工作地点也不在市区,各方面都不满意就放弃了进高校的机会。
与刚上岸的高兴不同,入职一个月后我就开始想要辞职跳槽了,一起进来的老师大部分都试本科生,很多老教师也是本科生居多,我这里不是在说自己是研究生有多厉害,而是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用好自己的研究生学历。教高中英语,本科学的知识也就够了,在单位一年感觉自己在能力上没有什么提升。研究生我学的是文学和文学批评,感觉和工作不沾一点边。
其次就是觉得工资太低了,研究生每月基本工资比本科生高400来块,仅此而已。到目前工作第14个月了,总共收入8万多元,平均下来每个月6214元。高中英语老师平均每周两个早自习,两个晚自习,因为起早贪黑,学校分配宿舍,两人一间,在学校吃饭也基本免费。五险一金只查到三险一金,每月共计4000块左右。在教学上,学生成绩还行,但也没有得心应手
也时常因为处理学生不认真学习的问题生气,每次考试也还是会担心学生考不好。教两个班,不当班主任,每周有三天每天两节课,有两天每天四节课,周末基本双休,有社会监考除外。每天上完课之后是无穷无尽的备课,批作业本,批听写本,检查笔记本,找学生谈话,辅导学生,还有弄不完的线上学习和线下教研。因为住在学校,感觉自己下班了也没有完全和工作分开。下晚自习晚上10点钟,回到宿舍已经身心俱疲。工作一年多,感觉自己还是不死心,想要再考考公务员或者别的事业单位,不想当高中老师了,可是看到很多事业单位禁止在编人员报考,而且因为专业和应届生身份限制,很多岗位也无法报考,之前想过读博,也在CSSCI期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但是还是因为自己没有什么科研潜力放弃了。总之现在整个人都非常的纠结,不知道该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想听听朋友们的建议。
读不读取决于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如果觉得想找点寄托,建议读在职博士。如果有其他的需要,则需要理性分析一下。
为什么读博?
1.充实提升自己。我们常说一句玩笑话“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没有考不上的博士”,博士是宽进严出的,而且你没有点真才实学是真毕不了业。所以,读博士可以让自己在某个领悟成为专家,再加上很难毕业,研究有动力,所以无疑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2.储备更多发展空间。随着教育的产业化,硕士生一抓一大片,但博士历来就是稀缺人才。所以,一些大城市为了留住人才,给博士落户加分政策,一些中小城市为了吸引优秀博士更是不惜送房给补贴。在某些地方,引进的博士直接安排副县级,这种情况下博士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3.给提高待遇积累砝码。博士拿到手后,你手中的砝码就重了,你在事业单位,职务职级职称晋升,组织肯定会高看一眼,这直接关乎你的待遇。当然,博士毕业后,可选择的工作更多,不一定在本单位,比如高校、科研院所哪怕是创业都可以,这也关系自己的待遇。
当然,成家立业后读博也有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家人没法陪、孩子没法看,这对于家庭来讲很容易造成不和谐因素。所以,攻读在职博士或者全日制博士选择在自己家所在的城市是第一选择。当然,现在单位对攻读博士管控很严,你脱产哪怕是脱产一年或者停薪留职单位一般都不会同意的。
感谢邀请!我觉得你要明确一下自己读博的目的,时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一边丰富自己还是想要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或是家人朋友对你殷切的期望。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你现在需要担负起养家的重任,你要想一下读博会不会对你的家庭收入有影响,如果没有影响,我觉得你可以选择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何止是,这是什么坏处也没有的,但如果有影响,你就需要考虑一下了,读博是否是必须的,在家庭和读博比较中哪个更重要。总之希望你的未来越来越好。
首先,题主这个问题还是得问下自己
1、是否符合条件
题主目前多大年龄,博士招生考试年纪限制在40周岁(也可能45,记不清楚了,越小越好吧),这是客观条件
2、为什么读博士
一般人读博士无非几种情况,要么通过学历改变现状,要么工作需要,比如评职称等等,要么通过考博改变现有学历从而改变现状,要么是全然不懂只知道一个劲往上读书,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完全醉心于学术研究。第一种情况的人,对现有工作不满,想提升但受限于学历等等,这类人他们现有学历不一定不好,但他们希望能更好。第二类人一般都有稳定单位,他们迫于工作需要要去提升自己学历,他们需要去读博士,这类人不一定自己主管意愿就想去读博士,而是身处的可观条件要求他们去读博士,或许就去题主这样。第三类人,他们可能因为现有文凭不光彩,比如非名校出身等等,导致对现有工作的影响,他们需要用一个更高学历且为名校背景的光环来辅助自己有更好的职业。第四类人一般多数是在校学生,他们缺乏社会经历的洗礼,他们或许因为避免就业压力,或许因为真的热爱,也或许是因为一种潮流,比如身边的人都在考或者都是博士等等,于是他们自己也要考博士,这类型的人其实想法是最简单,有时候可能他连他自己为什么读博士也说不清楚。最后一类人就是所谓的天才,他们是醉心学术,也是最适合搞科研的人。那么题主综合自己的因素,觉得自己是属于那一类人?
3、个人精力,家庭经济各方面条件是否允许
既然题主提到自己有妻有儿,那么家庭是否能承担你去读博士?毕竟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伴的话,一个男人就是全家的支柱,也承担着这一家子的责任。那么你在你自身上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博士的学业和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你家庭上是否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撑你这博士期间的开销,毕竟读博也是一笔成本且还不便宜,当然会有补贴,会有项目收入,但那都不是事
4、如果读博士,那如何读法?读什么样的博士?
如果去读博士,如何读法?如果去读博士,是要辞掉现在的工作全脱产去读书?还是在职读博?我不知道现在合个学校是否还支持在职博士,但在职和全脱产的毕业学位好像是有差别的,你是否能接受?在此基础上要兼顾学业,工作,家庭,是否吃的消?还有一种委托培养,那你单位什么态度?但觉得题主的意思并非委托培养型
5、读完博士去哪?
接第四点,如果是全脱产求学,那必然会涉及到离职,以目前题主提到的现状,好像离职也不是明智之举,博士还不一定能找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单位,对吧?加入你离职全脱产求学,必然会面临再就业,博士算完美点,四年正常毕业,加上现有年龄,能否再找一份至少比现在更好的工作?而且你将面临工作0经验的待遇,也就是说加入你现在是处长,毕业后找工作,人家不会给你处长以上的职位,你只是应届生而已,这个落差你能接受?而且现在很多人才计划对博士的年龄限制是35岁以下,这也是客观条件,不知题主四年或者五年后年龄是否符合。博士大多数都在高校任教或者科研机构,这样的工作题主能否接受?当然也有进企业的,而企业完全看能力,不一定学历高收入也就高,如果博士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工作二十年的本科生甚至专科生收入的时候,是否又能接受这样的落差?
6、以目前的情况,是否能顺利毕业?
其实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但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每年都会有很多博士生不能按时毕业而推迟,有些甚至连续推迟,这个时候得承受很大的心里压力,随着对学术造假的打击和合个学校的各种建设计划,比如双一流等等,对博士毕业的门槛只会越来越严格,我一位师姐,某知名高校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发了五篇sci,其他专业领域文章若干,获奖无数,以这种科研实力结果延迟两年毕业,曾经跟她聊天的时候,她都不止一次提过想退学甚至想自杀,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是普遍现象,但无疑可以看出现在博士毕业的门槛越来越严格了,压力自然不小。至少要有心里准备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觉得最有必要考虑的,毕竟题主提到有妻有儿也算事业有成单位不错收入不菲,是否放弃当下从新选择,还是多三思,毕竟不是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了
最后,为题主的好学精神点赞,只要做了决定,哪怕前路再多风雨,都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坚持到底的人就是赢家!
题主现在年龄多大,职务职称级别呢?称年轻该读博士还是要读博士!等以后成家了后面时间都没了
风华依旧
2022-10-03“水博”事件后,二本高校女教师进退两难,两年毕业是痴心妄想!
“水博”这个词现在对于网友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前不久在某些高校,就爆出了学校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送本校的教师去东南亚“水博”的丑闻。
这也让人们知道了,原来博士还有这样一种念法。可是“水博”的行为真的可行吗?有人就在网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如今的她可以称得上是进退两难!
杨乐乐硕士研究生毕业,任职于内蒙古某二本高校,是一名在编的教师。
在她看来人生发展稳定最重要,因为童年时期她目睹过,亲戚因为买断工龄而失去工作,后来又因为没有收入而失去了婚姻。所以本科刚毕业她就开始考公考编,后来终于如愿以偿地捧上了铁饭碗。
如今的她可以说是事业平顺家庭稳固,可是她的心里还是有一丝小小的遗憾。因为无论是工作还是念书,她都没有离开过家乡太远,所以她也想看一看外边广阔的世界。
正巧她有一个同为教师的朋友,在菲律宾某所大学混了一个体育专业的博士。这对于她们这些老师来说,将来无论是评职称还是晋升都有优势。
于是杨乐乐也动心了,也想趁着年轻读个博士。可是国内的博士她不敢报,因为内卷太严重了。
去欧美读博士也不行,高昂的学费就是她所负担不起的。最终她将目光放在了马来西亚,因为到那里读书,雅思分数只需要6.5分,而且所谓的中介还承诺两年内毕业。每年的花费也不算太多,大概在一两万元是她所能承受的。
原本杨乐乐以为自己找到了读博士的捷径,可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一个巨大的坑。因为宽进宽出是不存在的,虽然只有两门课程需要学习,可是每门课程光考试就有4次。
导师一个月4次听学生汇报,如果学生的汇报不能让导师满意的话,老师会不留情面地让他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再来。
杨乐乐为了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几乎每一天都在图书馆看书到凌晨。而她身边都是这样的学生,每天顶着无数的压力进行学习。
两年半毕业是痴心妄想,有的人在这里学习了10年仍未毕业。而且学校还要求学生发表两篇小论文,大论文的话答辩就要三个小时。
就这样博士一过去了她的论文还没有开题,想退学可是导师不同意。如今的她虽然已经论文开题了,可是每天忙得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凌晨2点还需要和导师沟通论文内容,真的是进退两难。
有人觉得不愿意念就好了,为何还要在那里痛苦地纠结?因为杨乐乐的投入简直太大了,前期的费用就投入了十几万,再加上读书的费用和生活的费用,前前后后已经花出去30多万了。如果现在放弃的话,那就意味着这30多万都打水漂了。
像杨乐乐这样经历的人如今可不少,甚至有人戏称:读博的内卷情况如今已经卷到了国外。
甚至有一些专门负责此事的中介,劝那些前来咨询“水博”事情的学生回去吧,因为东南亚各个学校的门槛,现在不光提高了很多。就算是最终拿到了文凭之后,回到国内也不被认可,这实在是个不值得的事情。#2022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