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

什么形式的校本研修受教师欢迎?_通过校本研修教师学到了什么

想咨询一下关于什么形式的校本研修受教师欢迎?,通过校本研修教师学到了什么,什么是教师校本研修计划,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内容及形式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6 个回答

  • 岁月如歌

    校本教研是学校提高教师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什么样的校本教研会不流于形式而又切合教师实际受到教师欢迎呢 我想从这几方面做起 一要按学科分类 相同学科 安排一个教研组长 不能一把来 这样才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而且指导老师要对老师的具体教学了如指掌 能提出具体的问题 比如提出老师上课最急需的解决的问题 来一起解决 给老师不是一个任务 而是帮老师解决上课遇到的问题 二要安排好固定时间 比方安排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 给老师有具体时间任务 还要鼓励激发在平时办公室自发的经常性的交流 但必须有任务要求 有奖励措施 三要校长重视 提高认识 不流于形式 做到心中有数 有目的计划 给老师有实际的东西可学可用 总之安排时间 内容 有针对性 真正激发教师兴趣 解决问题不流于形式 还给点奖励 这样的固定时间和平时时间 灵活时间 结合起来 不死套 不形式的校本教研会好些 同时更会堵住目前校本教研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为了应付检查只有抄袭 过后就是期末了卖废品 把备课的资料 研究的资料都通通卖了 要是真的是自己总结的行之有效的老师还舍的卖吗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来点真的 给教师切合实际 哪怕一点点 积累起来就是经验的 有的放矢的老师会感兴趣 ……

  • 沉稳如山

    一切对学生和教育有利的校本研修是必要的,反对搞形式主义。

  • 撩人心.

    那种网络培训最让人生厌,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让人昏昏欲睡,简直浪费国家资源。

    建议多一些集中面对面培训,零距离交流,通过互动,实践活动才显得真实,成效明显。

  • 金色岁月

    贴近实际的,让人耳目一新的,生动活泼的,高效简练的。

    结合学校实际一一包括校园、教师、学生的现状和传统,结合本地区实际一一经济、社会、人文等发展特色、产业类型。

    集思广益,让参与者都能找到感兴趣的触发点,愿意参与,愿意贡献想法和资源。

    通过积累整理,可以形成学校资源库,其中有学校独有专属的资源。

    更多的是生动鲜活的实际、实践,亲切可感,少一些长篇大论的理论虚辞。

    开放的丶可交流的。资源的发现收集整理提炼是有方法,有章可循的,这些方法理念是可以交流互鉴的。

  • 闯出一片天

    校本研究可分为单个教师的研究、学校教师群体的研究和合作性的研究。 合作型的校本研究是目前最佳的一种研究形式。组织学习团队,分工协作,共同互动研究!

  • 淡定从容

    校本教研就是一块腊肉骨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细嚼慢咽还蛮香的,不是俗语有云:腊肉骨头啃啃有味吗?

    不过当今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只是听听课,走走过场而已,甚至不听课,补补听课记录就更劳民伤财了!

    校本教研,教的形式肯定是要保留的,但不要抽签轮流走过场,我觉得学校要重视要投入,要分不同的人群进行教学评比,要重奖并且真正和职称晋级挂上沟,让真正教得好的老师脱颖而出,才会良性循环,大家才会重视,慢慢也会喜欢上它。

    校本教研,研的形式要加强,要真正研究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让研有的放矢,可采用集体备课,问题沙龙的方式。

    教研还可以采用师徒配的方式,随时随地手把手的教研帮扶,这就是所谓的青蓝工程,青年老师是很喜欢的。

    校本教研还有请进来,请大家咖来讲讲课,来一场头脑风暴;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教师期待的。

    当然有经费的话,教研组利用节假日在一起烧烧烤,踏踏青,在和谐的环境中研讨几个话题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总之教研,学校要有投入,要重视,不走过场,老师才会认真对待,认真对待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有益的,有益的就是大家喜欢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