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你认为普通二本学生有必要去参加985、211院校的校园招聘会吗?去了会不会被面试官歧视?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一、去参加的成本:路费,一两天的时间,几块钱的简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成本。
二、可能的收益:好一点的公司OFFER,或者认清自己的优劣点,增加面试表达自我的能力,多一点见识多一点规划。
歧视的可能一定是存在的,但是欣赏的眼光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一切机会都在于自己的争取。
谢邀。可以去,应该去。建议有三点;首先要有充分的自信和勇气,招聘看学历更看能力。有本事不会被人看不起。其次要客观地评估自已,不选最热门的工作,选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扬長避短可提高竞争力。第三要展现特点和亮点,与众不同容易引起关注,增加被录用的机会。
这种情况不好说,其实在招聘会现场,各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
你说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不过更多的情况是,企业在一个学校里面,就收到很多学校的优秀大学生的简历,他们的可选性更多。
有时间妄自菲薄不如去实地体验一番,到底行不行,试过就知道了。
我们在找工作时常常会遇到很多情况,其中有:
你真行→你觉得你行,面试官也同意你行→pass
你真行→面试官觉得你不行,你也认为自己不行→fail
你不行→面试官觉得你不行,你也同意面试官的观点→fail
你不行→你觉得你行,说服了面试官,让他觉得你行→pass
每一次的校招/面试都是一次机会,让你重新认识自己。
比如那些自诩与高材生所差不过一纸文凭的,可以去校招看看,究竟一流大学的毕业生都才参加过什么社交活动,积累过什么项目经验,获得过什么大赛奖项,去过哪些厂子实习,待人处事又是如何……
首先这是客观现实,985/211有更好的平台资源,其他院校的学生唯有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才有可能弥补差距。
该承受的压力不要逃避,但也要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找到它,并且将可以展现出该优点的经历,写在简历中,哪怕是社团活动也OK。
你需要相信的是,面试官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公司招聘优秀/具有潜力/与职位匹配的人才,而不是一个会行走的文凭筛选机。
(P.S.也不要迷信HR的判断,是人就会有失误的时候,要适时矫正对自身情况的认知)
哪怕你曾经遭遇过一些公司在招聘时死守文凭底线,也要明白,这样的公司,就算你真的进去了也未必工作得舒心。
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不强求。拿到offer进公司并不是找工作的终极目标,而是职场生活的起点罢了。
比起被迫跳槽,不如刚一开始就做好选择。
其次,能力出众者不妨试着让自己的简历、面试最优化。
比如在简历中优先展示实习/项目经验,将教育背景放在后面。先抓住HR的眼球,获得一个让HR犹豫思考的机会再说。
若有机会与HR面谈对话,可以将自己对应聘岗位的工作理解、看法、自身对应技能提出来,让HR知道你是有备而来的。
在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大家都喜欢令人感觉相处愉快、充满能量而且收放自如的人不是吗?
临结束,职前菌又重看了一眼题目,“歧视”、“冷漠”二词令人印象深刻。
貌似相比文凭、工作能力,你更在意的是内心感受。
年轻人,就算是一流大学高材生、名牌大学留学生毕业了也一样需要面临找工作难的问题。难的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找不到满足自己各种需求的工作。
你需要意识到的是,生而为人,必经各种困难,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此一来,雨后的彩虹才更珍贵。加油咯。
每一次校招以及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机会,只要有心去尝试,还是会有收获的。决胜网认为普通二本学生还是可以去尝试一下,毕竟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而我们在校招中不一定是获取职位才算真正的收获。
现实是很残酷的,那些公司到985、211院校进行校园招聘,就是为了招聘985、211的学生,甚至是最优秀的那一批,所以其实你在这个校招上并没有太多的优势。所以你在这个校招上可以看看二本大学生与985、211的大学生有什么差距,往往你们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的差距。看看其他学校大学生的简历,了解他们在校期间参加了什么活动、实习期间在什么公司实习、参加过什么项目或者大赛,都是对自己很好的一个提醒。
985、211大学拥有比起二本大学更好的平台以及资源,而二本学校的学生也只能更加积极地提升自己才有可能可以弥补之间的差距。在这个校招中,你可以选择规模没有那么大或者较为传统的行业投出你的简历,而不是一味奔向大公司,而在你足够优秀的情况下,你还是会获得面试的机会的。
在参加这个校招的过程中,你也可以更多地了解你感兴趣的公司,毕竟来985、211校招的都是大公司。而你也可以为此作为目标,在你没被录取的时候多多了解他们的要求,在你往后工作的时候多多提升自己达到他们的门槛,还是有望可以进入你所喜欢的大公司的。
简历就是表现自己的一张纸,你的简历越丰富,被看中的机会越高。你首要的任务是要丰富自己的简历,那样在面试官看到你的简历的时候会对你有兴趣,在加上你事前的准备,让面试官知道你是有备而来的,这样才能体现出你自己的优势。其实现在这个社会,就算是985、211毕业的大学生也不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满意工作,所以好好地提升自己,这样才可以在你想找工作的时候可以更接近你满意的工作。
当然需要参加,我们有必要跟认识自己,也有必要跟认识企业。我很理解你担心自己会被企业面试官其实,也确实有这样的企业,重点看学历和学校,让一些普通学校的同学们感觉到有很大的压力。很多同学担心“我们去了会收到什么样的待遇?”“去了以后还是没有机会怎么办?”“被瞧不起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未免有些情绪化了,因为这些问题更我们去招聘会本身并不相关,在你读什么学校这个问题上,原本就已经是一个固定的答案了,我们要做的是利用现有资源,找到自己的工作的最佳选择。
所以,在找工作的关头,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在找工作的市场上,我们要做的是什么,要比的是什么。在你去其他学校,尤其是985、211大学的校园招聘会时,你需要提前知道这样几点:
1.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2.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
3.为什么这些企业要在985、211开校园招聘会?
4.你为什么要去招聘会?
首先,第一个问题,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请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力、社团、学生会的经历来综合分析,找到自己的长板,再去进行工作之间的匹配;
其次,第二个问题,考虑一下自己的意愿,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性质,结合问题1的答案初步确定几个方向;
再次,企业在几个学校开招聘会确实有想要优先录取这些学校学生的原因,但是也不排除有另外一个原因:他们没有办法在所有学校开招聘会,当然会优先选取几个重点学校来进行招聘,他们建立的一个假设就是,先在重点学校撒网,如果不够再考虑扩大范围,如果你在他们撒网的时候就进入了候选人名单,他们也是接受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去招聘会除了找工作本身以外,也是在累积找工作的经验,你在招聘会多跟人力小哥哥小姐姐们聊天以后,就会在发现不同企业对于人员特质和能力的关注重点,这样再回来复盘,提升你自己的能力,或者修改自己的简历不是也更加方便嘛。
至于他们对你的态度,别太介意,招聘季他们经常在外边呆好几天去招人,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不容易。
祝你早日找到好工作,期待你胜利的消息。
希望对你有帮助,希望解决更多职场问题,请关注Tobeclaire,期待与你一同进步。
视自身的能力而定
当然有必要,起码可以捡一些见识,虽然985、211的院校招聘要求较高,职位较好,但是很多二本院校也有牛人,未尝不敢去见识一下呢。面试官歧不歧视另当别论,你去找工作的,我只要有水平就好了,歧视不歧视是他的事情,做好你自己就ok。
不同的单位对校园招聘有不同的态度
一般而言,去985高校招聘的单位很少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在985招聘是企业形象的维护,会给外界形成一种印象,这个单位很牛,只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很难有机会参加面试。当然你去参加他们的校招,他们也是欢迎的,毕竟可以凑个人数。简历也会收,但二本学校毕业生再优秀也没有机会,面试官会肯定你,但只是和你说回去等通知。
一些知名企业也会招一本学生,但岗位与重点高校有很大的差异,重点高校以职能类,技术类为主,一本高校就只能以营销岗为主。二本的毕业生很少校招。
有些同学如果没有在校园招聘网站看到企业在本校的招聘信息,说明企业是没有把本校视为意向招聘高校,去了也只能听听,进入面试的机会很小。
教育
2022-09-19去或不去是个人自由,不过一般来说会有以下几个情况出现,最好有心理准备:
1.为了保障自己学校学生就业质量,一般来说招聘会头天会凭学生证让自己学生进场,随后两天才是面对外校。
2.大多数单位还是奔着该重点学校毕业生去的,对于这些HR,心里的想法就如同花同样的钱我能买奥迪为何要买奥拓?
3.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是央企,国企,事业单位非双211甚至985不用,也就是说你递过去简历份那一刻,很可能被放到一旁不看甚至于面拒,这无关你证书或者成绩,只是因为招聘规定如此。不要怨别人,只能怪自己高考不努力。
4.相对于其他编制单位,私企,外企,民企能友好一些,如果你的专业+证书+奖项正好对口,他们会给笔试或者面试的机会,不过面试时候,还是那句话,在同样条件下,重点学校学生还是占有无法压制的优势。
5.笔者也曾经经历过各种鄙视,于是选择了深造,出来会好很多。第一学历在将来校招时候占有很重要作用,博士毕业的话能很大程度淡化这个问题。
6.正在准备高考的同学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辛苦一年会让你后面少很多麻烦。已经上普通高校的同学,除非个人或家里很有能力,否则最好选择深造,这样出来你的眼界,人脉圈和机遇都不一样。
7.不要总拿什么不读书就成功的人说事,如果真有本事,你也不会在这浪费时间看我哔哔。如果不想沦为基础生产力,那就尽量深造。深造也许不会让你成为天才,但至少是个社会普遍认可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