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国内各大名校的博士生毕业以后都去了哪里?

6 个回答

  • whatsns

    北京985本硕博,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开始纠结毕业去向。

    offer1:985高校,助理教授,非升即走,安家费40万,年薪税前30万,二线城市,房价2万。

    offer2:211高校(美国黑名单),长聘副教授,安家费30万,年薪税前20万,三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3:有博士点的双非院校,编制讲师,安家费80万,税前年薪18万,二线城市,房价1万左右。

    offer4:双非院校,编制讲师,(一年可评副教授,基本具备条件),安家费100万,年薪税前40-50万左右,一线城市,房价10万左右。

    到底选择哪个好呢?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个人觉得两个二线城市是首选吧!一线城市不光房价,就是人才也太多了,数不胜数!三线地方,说实话出路不太光明!二线城市吧,基本都是省会城市,不会太低,在局部也是拔尖的,房价适中,还算不错吧!

    城市决定了发展,一线房价高,三线普通,二线不错,选1风险高,安家费低,房价高,也就是个985名好听,选3吧,拿了安家费就能买房解决安家问题了,不要在乎老师还是教授,就是一份教师工作,不是顶级人才别去操心那不该操的心,解决了房子,二线城市有份教师事业编制工作,有个还不错的收入,人生起步已经不错了,切不可心高。如果你家庭条件很好可以随意,如果不是那就现实点。

    你没说具体城市有点不好评判,城市很重要,抛开城市来看的话,看自己的性格吧,积极进取的就选1,想安逸的就选3,985平台好压力肯定也大,双非相对压力小,十万房价的那个也不错,就看自己家经济实力了。

    其实最好的当然一线城市,学校双非只是起点,有发展可能。有编制且晋升途径通畅,一线城市选择机会多。安家费、年薪高,其他收入(科研,授课)相对较多。重点:一旦购房,下跌可能性几乎没有,其他城市不敢保证。房价是贵,但安家费和收入绝对可以负担。

    情况不详细了,有很多变数。北京985,那就默认不是清华北大了。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进去后有好的团队,选1。否则就从2和3里选吧。4看上去很诱人,但学校的平台和团队太薄弱,一个博士去了很难有大作为。而且这些安家费和年薪,是否有考核附加条件,未必能拿到手的。另外,离父母近,回老家交通方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金色回忆

    原先的博士第一首选是科研院校,因为那时可以接收博士。现在普通博士不是很管用了,所以如果立志入高校的话,一般会去国外或其他学校读个博士后,然后再进高校。研究所博士可以直接进。


    很多博士去大型国企,因为这些国企里面也有研究院,比如中国电网,中移动,中国电信等。还有部分博士去大型民企,例如ucloud、腾讯、阿里巴巴等,还有一些进微软研究院等。


    对于医生来说,比较特殊,一些著名大医院,医生必须要博士。法学也是如此,博士学位不少见。还有部分博士进入金融行业,大银行或者基金。

  • 董沫然

    儿子985知名大学博士毕业后有三个职业选择:
    一是某国企,科研岗位,安家费45万,年薪30万,解决北京户口;二是省属师范大学,有编制,安家费是20万,入职就能享受副教授待遇,学校安排住宿;三是去知名上市公司,年薪50万,配车,还给租房,可先签三年合同。经过仔细考虑,儿子最后自己决定去师范大学,不知道他的这个选择对不对!

    去一本大学教书,你985的博士还去不了吧。我侄女就这情况,985硕博连读,毕业了竟然高校进不了,导师又帮助联系,去了普渡大学(邓稼先毕业的学校)做访问学者一年,现在回来才刚找到一个大学签约,还没有去上班。她说没有留学经历,进不了大学或者研究所。

    去师范大学当副教授的选择最好,至于理由嘛,分析完放弃第一和第三个职业选择便知。选择某企业,又是搞科研的,压力大,万一长时间不出成果,领导不说你,自己也会责备自己,难过。选择知名上市公司嘛,市场有风险,时时提心吊胆。

    应该先解决北京户口,省属师范大学别说副教授,正教授也不怎么样,学校的层次低将来发展的空间有限,没有希望未来。上市公司和军工企业主要看你学的专业是什么,年轻人虽然累些但更充足,有激情,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饱满的进取心。所以选择就业要因人而议。

    孩子到什么样的单位就业,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关键在于孩子对所选择岗位的喜欢程度,喜欢了就是对,将来工作起来也顺心。至于工作地、单位性质和薪水应该是次要的因素吧。

    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 秋色宜人

    主要去向有公务员、高校、研究机构、央企

  • 教育

    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归国6年后却再次赴美,留下的话引人思考

    作为一个在知识领域上工作的人,就一定要不断地探寻新事物,将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行转变,刺激大脑对外界事物有敏感的认知,在科研的道路上才会有新的收获。如果一直生活在固定的环境,很有可能会形成思维固定化,难以有新的突破。

    一、天才许晨阳的学习之路

    许晨阳被称之为是北大天才,他在学术领域上所表现出的能力是值得让人称赞的。许晨阳之前也有过去国外学习的经历,后来回到国内为国家科研做贡献,然而六年后又再次选择去美国深造。很多人对此都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已经选择回国工作,却又要出国呢?他留下的话引人思考。

    许晨阳从小就热爱数学,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沉迷于数学计算,每当有数学竞赛,他都会踊跃参加,并且每每都能够获得很好的名次,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身边很多人对他都刮目相看。

    在许晨阳17岁的时候,四川数学代表队非常看重他的才华,邀请他加入,入队之后,他参加了一次数学冬令营比赛,再度展现了自己的能力,荣获第一名。第二年,许晨阳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国家数学集训队,同时在北大进行学习。

    最让人震惊的就是,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大学所有学科的学习,比正常大学生早一年毕业。大学毕业后的许晨阳并没有选择参加工作,而是决定留在母校读研。研究生毕业之后,许晨阳觉得自己的见识还是不够充足,先后去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研读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许晨阳在国外工作了一年,2012年许晨阳选择回到国内发展,并且在母校担任数学教授,并于第二年,荣升成为国际数学中心的教授。许晨阳每天的工作就是与其他研究生或者博士进行数学方面的研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上发光发亮。在许晨阳看来,想要真正成为一名科学家,前提就是在研究上保持高度专注和长久的坚持。

    如果一个人在进行一项研究时,总是转换科研方向,他最终很有可能会一无所获。要知道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就是不忘初心。许晨阳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国内工作的这几年,他一直始终如一的研究代数几何,并且发表过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对于推动我国数学的研究有着重大作用。

    二、许晨阳的三句话

    原本大众以为他会继续留在留校任教,可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许晨阳再次决定出国深造。网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发出自己的质疑,为什么要去其他国家进行科研研究?

    针对网友的不解,许晨阳只在社交平台发表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国内的学术界并不看重一个学者对于科研的贡献,只看重学者的资历。许晨阳推动了我国在代数几何上的重要发展,但是每当他想要申请科研资金时,上级总会以资历和年龄不够的理由而拒绝,这让许晨阳感到非常无奈。

    在2012年许晨阳决定回国发展时,有媒体采访他说,为什么在国外学习几年之后还会选择回国内继续做研究呢?许晨阳的回答就是:想要为国家做贡献,而且国内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很大。

    经过几年的研究,许晨阳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国内只是针对资历较深的科学家投入力度比较大,对于比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还是有很多的限制,这就让许晨阳的学术研究难以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句话则是,国内的学风远远不如外国。如果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需要用心去研究和探索新事物,而不是因为金钱的诱惑,忘记最开始走研究道路的初心。第三句话则是国内造假情况太严重。许晨阳发表在网上的科研论文,被很多人拿去盗用,与其他学者的论文结合为一篇,这种不重视别人努力成果的行为让许晨阳感到非常愤怒。

    许晨阳在回国的时候,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国家科研做出贡献,然而经过六年的发展,他发现国内学术界风气并不好,而自己又无法改变。深思熟虑之后,许晨阳决定去国外进行研究。去国外发展的许晨阳也没有怠慢自己的科研成果,一直专心于代数几何方面的研究,于2021年获得科尔代数学奖。

    如果想要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就,就要不忘初心不惧困难地走下去,而不是每当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学术界进行合理的整改,不然会让很多年轻科研者寒了心。

  • 静以修心丶

    各有各的去处,高校的、国外的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