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20考研热度Top10专业硕士VS学硕,该如何选?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谢邀。
从19年考研来看,有一个趋势愈演愈烈,那就是扎堆,热门地区、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的热度越来越高。在最近几年有这么一些专业,热度一直是比较高的,这里先挑几个最火的专业说下:
金融学和金融硕士。金融学相对来说报名人数少但是招生人数更少,招生分数较高,推免率比较高,专业课一般来说也会难点,而且业务课一一般是数学三(上财是数一,专硕的话可以选择396经济类联考综合,数学相对简单一些),可选性比较单一。所以虽然两者都比较难,但是推荐金融硕士。
会计学和会计专硕。会计专硕算是现在特别火的专业之一了,考试科目简单、门槛比较低(只考英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不需要考数学,是很多想要考经管专业同学的福音;但是也因为这些,所以导致分数逐年上涨,现在要是想上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管类学校,没个220分,就比较尴尬了。所以,如果你数学可以的话,那就考学硕;如果数学确实不太好,那就优先专硕吧。
教育学和教育硕士。首先说难度,一般来说,311教育学要比333教育学要难些;英语一比英语二得分要难些;招生人数学硕要少些;招生分数学术要高些。其次说职业规划,如果你以后想在高校当老师,就需要考博,最好就选择学硕;如果你觉得教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那就可以选择专硕,相对会简单些。
其余的专业,我就简单说下,对于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如果你是应届生就选择学硕就好了;如果你毕业多年,想拿个文凭,就选专硕。对于法律类,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的话,那就建议你选择法律硕士(非法学);如果本科是法学专业的话,那就优先选择法学专业,退而求其次的话就可以选择法律硕士(法学)。工学、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这四个专业的话,如果你是本专业的话,就优先学硕吧,相对来说虽然难些,但是含金量相对会高些。
最后说下,学硕还是专硕,取决于你的基础、学习情况、想要考什么级别的学校以及你的职业规划,要综合的考虑。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琅河财经】其实明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更大,因为我记得2020年春天那次研究生招生,教育部推动出现了明显的扩招。应该是专业硕士扩招,现在学术硕士基本都会转博士研究生,很多学校已经取消学硕了。专硕大部分要读3年(是不是一部分是两年?),所以大部分是不是明年才会毕业。今年下半年,2023年将要毕业的硕士生进入秋招阶段,要和今年毕业待就业慢就业以及灵活就业的还算应届毕业生(2022届)的一起抢饭碗。
最早的经济危机是商品危机比如倒牛奶、往海里扔橘子(在英国、巴西发生过的),后来随着存储条件、物流交通运输和国内外贸易发展,这种现象变少。本质上是通过空间拓展了商品的销售市场;之后是资本危机,1970年代之后,通过全球产业转移出现了资本的空间修复。通过在发展中国家例如东南亚和中国大陆,建立工厂,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提高资本套利的水平。中国现在有大学毕业生就业危机。
大学毕业生和前面所有的都不同,他们既是劳动力又是商品,同时是社会关系的生产者和调解者,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过剩的供给危机只能通过:1. 时间上通过产业增长扩大劳动力市场规模,吸纳更多就业实现;2. 空间上劳动力转移实现。比如南欧国家的大学毕业生会跑到德国英国荷兰等地寻找就业机会。但对中国毕业生来讲,转移到哪里去呢?国外是不现实的。所以相对来讲,第一点是靠谱的。稳经济是有必要的,也是头等大事。今天的人民日报头条《今年以来助企纾困举措密集出台——为广大市场主体增信心、稳预期》
学硕又又又又叕停招了?!#研究生##考研##学习#
继去年7月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停止招收学硕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这两天也发布了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消息。事实上,很多关注考研的小伙伴们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变化,专硕的规模正在悄然扩大,逐渐变成占比最大的一类~遥想当年贴吧还在争论专硕不行,必须考学硕的日子,不得不感慨“时代变了!”。事实上,研究生教育改革早已进行,比如之前的北大、同济等院校部分专业已经取消了学硕。
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以学硕作为中心,无论是是在培养时间、培养方式,还是在培养目标方面,学硕一直都是“标杆”。由于学硕在培养的过程中以研究为主,不能够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并且研究的方向往往过于冷门,在实践中难以发挥作用,所研究的东西本身并不具有相应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发生转变,以往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不相符。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硕的“退场”或许也是明智之举!这也预示着未来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更加明显。
学硕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未来走向博士,继续学术研究之路;
专硕培养专业型人才,未来走向社会就业;
但就目前来讲,很多学校学硕和专硕的培养体系几乎没差别,这也导致了一大批专硕的小伙伴交着高额的学费,吃着不属于自己的论文的苦。
除了复旦,停招全日制学硕的高校并不少,以下是部分汇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发布取消学硕招生,增扩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21考研统考只招收非全日制;2020年也取消了045400应用心理专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今年统考只招收非全日制,全日制仅限推免生;
南开大学2020考研明确指出045400应用心理只招收非全日制,取消全日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经管学院会计专硕还是招全日制的,到了21年只招非全日制;
四川大学2021年会计专硕不再招收全日制;
宁夏大学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社会工作、学科教学(思政、英语)只招非全日制;
南昌大学会计专硕自2019年就直接取消全日制招生工作,21招生专业目录中依旧只有非全日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年025700审计只招非全;
武汉大学2021考研会计专硕只招非全
长安大学2021考研会计专硕只招非全;
华中师范大学自2020年取消了应用心理专硕全日制招生,改为非全日制招生;
北京科技大学21年电子信息(软件工程方向)、会计只招非全日制;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2021级开始不再招收(020101)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硕的的减少,专硕和非全名额的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名校热门专业的学硕的含金量也会相应提高,报考难度加大。因此,对于现阶段的22考研党来说,不仅要尽早下决定,学硕和专硕做好选择,也要及时关注这类信息,避免辛辛苦苦报考的专业取消,导致努力白费。
岁月如梦
2022-10-13大多数人考研的目的,在于提高就业竞争力,而专硕主要面向就业。
由于近两年就业压力大,社会整体就业门槛提高,追求高学历的就业敲门砖,就成了多数大学生的考研动力。
研究生扩招,缓解了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压力。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即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是相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只是培养定位不同,学术硕士是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定位,专业硕士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硕和专硕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有较大区别,所以学硕、专硕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学制、收费、毕业去向等都不一样。
一般而言,学硕强调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专硕强调学术引用能力。各个学校相关学科、专业方向设置属于学硕还是专硕,这与学校相关学科、专业方向的特色和特长相关。
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指出,本科是素质教育,是培养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而是专业教育,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硕士与博士呢?阎学通认为,硕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得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会如何将研究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考研人数462万##考研人加油##考研专业院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