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有没有电气工程比较好的入门书籍推荐?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发电厂电气部分
这个的话,如果你是想了解所有电气设备的原理的话,还是要看一下邱关源的《电路原理》。根据你的描述,你是搞变电站的,应该就是强电方面的研究了,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无功补偿器,电力电缆。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气开关控制柜等等,这些设备在电气工程基础还有电力系统方面的书籍均有详细讲解。我推荐你先看孙丽华的《电力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这本书主要是讲解电力系统的供输配电的基础知识,还有短路计算,继电保护等等,另外给出了许多电气设备的基本参数,这些都有涉及,看完后基本差不多了,如果想更加专业的话,另外如果你是搞工厂供配电的,可以看《工厂供配电系统》,如果是煤矿供电的,可以看《矿山供电》,这些书籍基本都讲解了一些基础知识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方法,继电保护什么的,看完之后基本就能进行设计了,如果是城市农村供电什么的,就看一下国网提供的一些教材什么的就行了。
除了性能也要掌握些标准,认证情况。可惜我只了解消费类产品,变电站属于低压电器,低压配电
电工电气电力必备书籍,电力工程技术,国网设计院必备教材
突然想发一下自己学习的书籍。
我真的很爱这个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
教育
2022-11-28成功上岸考友备考经历,想考试同学可以看看,希望对你们有用[机智][机智]:
2012 年读研期间,我第一次听说注册电气工程师,感觉很厉害很有用很能赚钱。于是,买了天津大学出版社的复习资料,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认认真真的做了一遍,除了流体力学等几个从没接触过的知识点以外,其他的全部过了一遍。临考试前一周,跟其他备考同学交流的时候才发现,他们都只做了真题,别的什
么都没看。最终的考试结果证明,我考的并不比他们考的好,说明真题很重要,备考过程中与人交流很重要。
2014 年毕业工作后,把考注电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所以一直在惦记着,
但无奈年限不足。所以一直等到 2017 年。其实,2017 年考试报名审核的时候,
工作人员说可以硕士学历报考(2014 年毕业,2017 年考),也可以本科学历报考
(2011 年毕业,2016 年考)。所以,又晚了一年,也是个教训。
备考 2017 年专业的时候,突然发现需要用到的参考资料那么多,复习都无从下手。于是,我加了几个 QQ 群,了解了一些考试信息,还买了一套旧手册(实践证明,很好用)。当时,对自己能力很自信,而且听群友说成功的关键在自己。所以,紧接着就买了其余的规范手册,黑着头复习了。2017 年年初,自己抱着规范、手册一章一章地看,刚开始几章看得很细(节能)。大概持续看了一个多
月,着急了,看不下去了,原因有二:一是看了之后记不住,二是不知道怎么用,虽然手头有真题,但太多不会的,很受打击。接下来的复习断断续续,买了一套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一遍,已经到八月份了;临考前又买了另一个辅导机构的习题集,错误好多,加之时间紧张,没有细做。后来再看第二本习题集的时候,感觉质量还挺高的。第二天案例考试时,上午一拿到试卷就蒙了,直流计算的那几个题根本就读不懂,基本没有会做的,考了 12 分。下午凭运气找到送电手册上的几个送分题,其中一个算几何距离开方的时候没注意开了二次方,但还有这个答案,下了考场才知道,懊悔不已,考了 26 分。当天考完,就知道自己 2017年没戏了。2017 年的考试,经验就是买旧书。教训就是没有充分认识考试的难度,没
有正确的复习策略。
后来,辅导班的一个老师还打电话提醒过我听课。
后面,看群里分享的经验,要把真题、模拟题、发输变相关题目至少要做两三遍,我就从正月初十左右(2 月 25 日),下载辅导班的资料,按章节做,真题、扩展题全都做一遍,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章节或者不会的题,再去看录播视频(1.8倍速度播放),全部看一遍根本来不及。早上七点半要出门上班,下午七点半以后才能回来,再陪一下孩子,进入状态一般都在九点半往后了,一直到 12 点、1 点。这种状态持续到了“五一”,章节版的真题才做了一半。
这个时候,辅导班已经出模拟题了,所以,后面的几个章节,就是真题、模拟题、扩展题一起做,做完一章再做下一章。八月中旬的时候才完成第一遍的复习,我很心虚,有点慌了,年份版的真题还没做,成套的模拟题也没做。下一步的重点,我放在了辅导班的模拟题上,因为真题的章节版已经做过了,年份版也就可以算是做过了(聊以自慰)。八月底到“十一”前,总共做了四套模拟题。“十一”期间,上午带娃出去玩,下午三四点回来一直做到晚上,完成一套,连续四五天的样子,总算把成套模拟题做完了。考试前一周,专门请了年休假备考,谁知在家带娃带了一周,还没有平时正常上班期间复习效率高。
2018 年案例考试,上午做了 17 个,下午做了 20 个,但有四五个没有把握。回家的路上看到群里讨论,知道上午 PLC 的至少 2 个题很简单,但没有做,下午接地的几个题自己思路弄错了,节能计算电动机可用容量时铜损铁损之比颠倒了,心里那个悔呀。所以,当时就告诉自己,2018 年不通过也正常,通过也正
常,两可之间。结果上午考了 24 分,下午考了 36 分,算是个惊喜吧。说实话,2018 年的出题人不是很坏,基本上按照错误的方法算不出选项答案,能算出选项答案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2018 年复习考试的经验是按章节复习,把这个章节涉及到的题(真题、培训班章节版模拟题)全部做一遍,而且每个题涉及的知识点要弄清楚,个别题目的流程总结一下,一二三列出来,写在规范手册上,这方面辅导班老师讲课的时候做的也比较好;第二是翻看了成功人士的经验感悟,改变了复习方法,比如平
时就把规范手册按照考试的顺序摆出来,规手册的位置固定下来,复习做题的时候就按这个取出放回,减少考场上找手册的时间,再比如买了个书立,这是我目前见到的最好用的书籍放置方式,灵活方便。
想考试同学加个关注[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