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计算机专业是先读研还是直博的好?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新手小白必知的考研十大常识!先码住!
1、学硕or专硕,如何选择?
(1)学制:2017年教育部改革,对于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学硕专硕都为3年制。
(2)培养目标:专硕是为了实践而生,每个专硕学生在读期间必须有超过半年的实习经历,这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而学硕更多是在学术上有所研究与突破。说白了就是专硕注重实践,学硕重要理论。
(3)考试难度:专硕是考数二、英二,而学硕是考数一、英一。上学硕要比上专硕难一些。
(4)学费:一般来说是专硕的学费是比学硕的学费贵的。
(5)调剂:学硕可以向专硕调剂,但是专硕不能向学硕调剂。
(6)读博:学硕可以直博、硕博连读,专硕通常是通过考博。
(7)如何选:如果你想就业,那么选择专硕->就业;如果你想做学术,那么选择学硕->读博->出国/留校/进研究所。
注意:也不是说学硕不能就业,专硕不能考博,只是一个倾向。
2、全日制or非全日制?
(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进(录取要求、分数、复试)和出(毕业要求)是一样的;
(2)全日制有奖学金,非全日制没有奖学金;
(3)全日制工作日集中上课,非全日制可以选择周末上课;
(4)全日制基本有宿舍,非全日制基本没宿舍;
(5)全日制调档案,非全日制基本不调档案;
(6)全日制都有派遣证,非全日制可能没有派遣证(没有派遣证很难参加校招);
(7)全日制学费8000左右,非全日制学费1-10万不等;
综上所述:
如果你没有工作,请毫无犹豫选择全日制
如果你是有工作的,可以选择非全日制
有工作->非全日制/全日制
没有工作->全日制
注意:
这里的区别都是一般情况,也有的学校全日制和非全一起上课,一起交作业,没啥区别,具体可以看学校的官网的招生简章。
3、考研的考试方式是什么?
(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2)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3)联合考试在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进行,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联合或统一命题。
(4)单独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考生须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或选用全国统考试题。
(5)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注意: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加的是全国统一考试。
4、考研考什么?初试与复试是什么意思?
(1)考研考4门课,部分考2门或者5门课,因专业学校不同而不同
(2)公共课:政治、英语1/英语2
(3)业务课一:数学或专业基础
(4)业务课二(分为13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
这里,公共课是指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大部分专业都需要考的科目,全国都是一样的。
专业课分为教育部命题的统考卷和学校自主命题的自主命题卷,一般由学校自己选择使用哪种。
比如计算机专业的教育部统考卷称之为408,而浙江大学采用408,复旦大学计算机则自主命题。
考研又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决定你能不能进入复试,复试决定你能不能被录取,同时通过初试和复试才可以被录取。
5、考研有哪些公共课?是怎样的形式?
(1)考研公共课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三门课,下面我们依次介绍一下这三门课程:
(2)政治:
马原24分;毛中特30分;史纲14分;思修法基16分;当代16分。
(3)英语:
英语一: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
英语二:完形10分;阅读A节40分;阅读B节(即新题型)10分;翻译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4)数学:
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
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
数三: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6、考研的专业课是怎样的?
考研专业课因你的报考院校的不同而不同,分为自主命题和全国统考卷,至于是那种形式,完全取决于院校了。
(1)比如你考计算机专业,那么你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业课是不一样的,试卷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北大专业课考3门,清华则考6门。
(2)比如你考浙江大学的计算机,那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采用全国统考的408。
这个等大家确定好院校之后在开始纠结,现在先准备好必考的公共课,因为公共课不论你考那个院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至少基础阶段可以做到一样。
放弃北大计算机直博选择了中科院自动化所,不知道是否选错,网友:血亏,北大的牌子转行或进体制内都是无敌
一网友是京区某理工科985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第一,保研时有北大计算机的直博和中科院自动化所两个选择。
当时不是很想直博,而且那个北大导师学术水平很一般,听说中科院自动化所在模式识别领域很牛逼,出来年薪百万,因此选择了自动化所某牛导读学硕。
如今在自动化所学习一年多了,还没有什么科研成果,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研究,可能转普通的开发或者进体制内。
出了IT圈,大家都不知道自动化所。听说很多企业会把中科院当做普通985甚至更差来看待,有点后悔拒了北大的直博。想听听其他人的看法
有人说如果只想干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不亏,想走其他的路就血亏,北大的牌子转任何行或进体制内都是无敌
有人觉得没选错。不论选哪个,都是个人努力更重要,至于外行人的评价,不必太在意
也有人说既然觉得自己不适合研究,那北大直博不是更痛苦
大家觉得放弃北大直博亏吗?#考研# #教育微头条#
我觉得有机会还是直博比较划算。读研三年 然后再去读博 少说五年 很多人会抑郁??
而直博的话 实力比较强就可以五年毕业!!!甚至厉害可以申请博后 多舒服?
我现在的 leader 就是博士四年毕业 羡慕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让优秀的孩子展翅高飞。
有个微头条很受人关注,评论很多,也是很多学生和家长遇到的问题和烦恼。
说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本科女生,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同时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苏州高新区税务局,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倾向于孩子去税务局工作,年薪20-30万,工作稳定。而孩子则坚持上北大研究生,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父母力劝无效,顺从了孩子,颇感遗憾,并断定孩子以后会后悔。
上海交大本科计算机专业,绝对是高智商学霸,又考上了北大研究生,其学业和职业空间已经打开,选项众多,选择随意,区级单位真的已不在视野内。至少有如下选项:
一是出国读博,将来从事科研或教育工作;
二是北大直博,将来到高校从事科研教育工作;
三是硕士毕业,考国家部委公务员及其事业编,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四是硕士毕业,考聘央企总部或金融企业总部,如国家电网、国家开发行等工作。
五是硕士毕业,省直机关选调生。
六是硕士毕业,考省市公务员。
对于学霸级别的孩子,父母应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高智商和好专业的优势,获得高端优质的工作岗位。孩子明明是鸿鹄,父母切不可以燕雀的思维束缚其发展,当然对于众多资质一般,心比天高的孩子,父母对孩子职业选择还是要多指导,多扶持的。
沉稳如山
2022-09-27读研和直博,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
如果对科研没有特别的追求,那么建议读研,研究生学历在就业时还是有相当大优势的。硕士的就业出路以IT和金融公司为主。
如果对科研有兴趣,那么读博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尤其是去美国的顶尖名校读博。博士的就业出路以研究所和高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