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考上了研究生,自己动手能力差,学习能力也差,很不受导师待见怎么办?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现在研究生复试越来越有意思了。以前报的人少,基本不刷人,复试就是走过场。现在淘汰率逐渐提高,竞争非常激烈。
复试就是为各个导师挑选合适的研究生。专业知识固然是一方面,为人处事,心理素质,是更重要的考察因素。
所以有人说,考试时紧张,答不了题,要网开一面。要搞清楚,研究生录取是选拔考试,优中选优。临场紧张,心理素质不行,本身已是大忌。何况题目答不起来,按照规则,肯定是分数不高的。没有啥网开一面,对你网开一面,就是对别人不公平。毕竟总要刷人的。
别抬杠,抬杠必拉黑。要想研究生复试时拿高分,心态很重要。杠精,愤世嫉俗,心理阴暗者,肯定是不行的。
我偏好工作过的考生,情商高,动手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回答问题落落大方,这种我都是打高分的,无视笔试成绩。
套用师兄说的一句话,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能考上就有能力毕业
#农技科普大赛#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和我一样都来自偏远的农村,他来自云南,我来自江西,家里都有几个兄妹,都在读书,相似的家庭背景,让我们成为较好的朋友,我们都把学业看得很重,学习也很刻苦,和他努力不相符的是,他每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有的科目好像还挂科了,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毕业后,他没像我一样出来工作,而是选择了考研,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坚持考还是没考上,第三年才考上,考的是我们农学院水稻育种方面最牛导师的研究生,这位导师也是当时的院长。拿到硕士学位后,进入云南的一家大型制种企业,有很长一段时间派驻海南南繁基地,对科研非常投入,并认识了他现在的爱人,一名人民教师,有一年还带着她回重庆来玩,我见过一回。后来他们结婚生子,定居云南,他自己依然非常投入在水稻育种方面,事业也越做越出色。最近专注旱稻的育种推广,他传给我几张在旱地上种植的水稻图,让我大开眼界,简直不可思议,颠覆了我对水稻的了解,原来水稻可以种在少水的旱地上,如果推广成功,前景非常广阔,我们的粮食问题有望多一份保障!你们见过这样种水稻的吗?身边还有专注又苦又累农业育种的朋友吗?
主要是不自信
说真话,不知道你是怎么考上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差,学习能力也差,能考上研究生说明你靠死记硬背或者说有一点幸运成份。但是,你不明白,大学阶段的学习靠的是自学,基础功底必须牢固,而不是死记硬背,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必须自我融化,前后知识的理解运用力争做到首尾相呼应,而不是学了后面的知识忘了前面的所学。为什么有的研究生初试成绩较好,而复试、面试后被淘汰呢?就是思维逻辑差,理解能力欠缺。如果现阶段是研一,还是有机会奋前的,如果是研二或研三,问题可能严重,会影响毕业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必须有实验数据为依据,提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成果,这些都需要自己动手实验才能产生实验报告和结果。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必须经过“盲审”,“盲审”通不过就无法进行论文答辩,可能就会产生延迟毕业或者不能毕业的后果。既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都帮不了你,只有靠你自己。其实,导师给你课题,就是给你一个研究方向,必须是你去解决问题。
考上研究生,自己动手能力差,学习能力也差,是正常的,也是普遍现象;研究生很不受导师待见,也是很正常的。研究生需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知识,积极锻炼动手能力,全方位提升自己。
一、研究生能力差是普遍现象
考上研究生,自己动手能力差,学习能力也差,这太正常不过了!主要原因如下:本科阶段主要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少量专业课,都是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实用性比较差;本科阶段缺乏“实战训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考试”,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律性较差,仅满足于“考试过关”,没有积极锻炼自己,仅少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积极锻炼能力。研究生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混文凭”,因此研究生能力差是普遍现象。
二、研究生由于能力差不受导师待见实属正常
成年人需要懂得“人情世故”:一个人能力差,在社会活动中肯定不受待见。研究生和导师都是成年人,研究生由于能力差,很不受导师待见是很正常的!导师通常都有若干名“在校就读”的研究生,导师们也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去“待见”每一名研究生。如果研究生觉得自己“很不受导师待见”,也不要太当回事,因为你在导师心目中根本就不重要,否则就是自己有一颗“玻璃心”!
三、研究生需要端正态度,全方位提升自己
研究生如果觉得自己能力差,就需要端正态度,知耻而后勇,全方位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认真学习文化课知识,修满学分,成绩排名在研究阶段同样重要;如果本科阶段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研究生阶段一定要通过。其次,认真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这是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做硕士论文也是在进行能力训练。最后一点很重要,人生要有规划,考上研究生后就要思考将来做什么工作,到哪个城市工作等问题,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积极准备;否则等到研究生毕业在准备,就来不及了!
你的问题,考上了研究生,但是自己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太好,不受导师待见?我倒是也不怎么了解学习这事。就首先,你能考上,那么除了导师,你们水平还算差不多吧可能,大约?刚开始,大家,你这个算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结合吗?新环境,新人物,互相磨合都在。你说的,可能确实因为你自身或者其他原因,那当然谁都喜欢条件好的,你条件或许也没那么差,要不然,也聚不到一起,肯定也是有优点的,不能都是缺点。你要想的,就是如何,怎么说,逆风翻盘吗?先看看情况,有什么长处,显露出来,情商高,就多跟老师,师兄师姐的学吧,相处,说不准还能指点你的不足之处。实在不行,再说,能不能调一下你擅长的专业什么的。如果你不着急毕业赚钱,家庭条件怎么样,那就潜心专研。大概就这几个方面。
只有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的报考技巧
曾经我也参加过高考,高考后成绩还没有出来就要估分,之后就是根据估分填报大学和专业。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填报志愿真的比较生疏,什么都不了解,也不会,完全是懵圈状态,以至于很多学生进了大学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今天我就说一说上了大学之后的一些实际感悟吧。
对于分数很高的同学来说,985和211是首选,双一流就更好了。好的大学对你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现在很多五百强企业招应届毕业生都要求985,就连考研的时候,你想报名牌大学,最低要求都得是211。之前有过一个事件,某985应届毕业生拒绝了某企业2万的月薪,嫌工资不符合985名校毕业生的实力,所以说好的大学在薪资上不仅有话语权,而且考研的时候也是有优势的。
师范类的学校考研的时候存在劣势,我当年报考研究生时,等着面试之前,和师兄,师姐打了个招呼聊了一会,他们说师范类的报考非师范类的学校非常不占优势。很多非师范类学校认为师范生动手能力比较差。对于导师来说,肯定是动手能力越强的同学,越是能吃苦耐劳的同学,导师越喜欢,这样可以帮助导师更好的完成各种项目和实验。所以师范类学生考研只能报考师范类的学校了,这样就不会存在劣势被比下去了。
是就业还是考研,选专业很重要。上了大学之后才明白,有些专业毕了业以后很难找到对口专业,比如那些带科学后缀的专业名称,领域包括生化环材,这些类专业更适合考研,出国留学。而最近几年比较火爆的行业就数计算机和电子类专业了,薪水高,特别是进入互联网大厂和生产硬件的厂子,待遇都很优厚,而且游戏行业更是需要计算机人才,再加上物联网,以后的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需要大量计算机人才,但在大学里,计算机专业是挂科率最高的,因为你不学,是真的没法过。
选大学直接决定着就业好坏。报大学也是一门学问,首先我们肯定会选重点大学。对于分数确实不够的同学,那种介于一本和二本之间的同学是迷茫的。一我们一般建议先考虑首都,其次一线城市,直辖市,经济特区,二线城市,南方,北方这个顺序。这是出于就业方面来考量的,首都就业机会更多,其次是直辖市,经济特区……等你毕业后就知道了,好的地区的学校招聘会企业质量是相当高,好工作多的是,而地点比较差的学校,招聘会上很多都是中小企业,大企业很少光顾,这就是学校地点带来的就业差距。
所以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多多综合考量,最好多去和学哥学姐们去沟通,因为只有上过大学的人才看的最清楚。#2021高考名师团#@三秦教育快车道
说明不适合,另谋出路
如果你的导师不是网上传的那种坏导师,那问题是不大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科研,这点导师比你自己都清楚,所以导师更希望看到的是你的态度,如果你科研不好也不和导师沟通,那他很可能会觉得你在混,所以多和导师沟通沟通吧。
如果你真的没遇见好导师,那不受待见就不受待见吧,别闹僵就行混个毕业。
多看多学多问,自己机灵点
沉稳如山
2022-11-26勤能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