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文学概论中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最近,有朋友来问我,说有一位粉丝来找她,号称有一些天文发现(宇宙有多大?光究竟是什么?),想请我看看,朋友问我是否愿意加他的微信。我一看聊天记录就凉了半截,因为这位老兄自称他这篇文章“是对无限宇宙的全新解释,首次提出和解释了宇宙的正负结构,并且在这个发现下验证了质能方程及能量转化原理,对光的粒子性给予基本原理的还原。为什么能量与光的平方成正比?为什么是光速这个常数?为什么能量与质量成正比?在这个发现下都给予完美解释”(图1)。再点开文章看一下,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
于是我跟朋友说:一看就是民科呀。
朋友说:我也觉得是,所以就没把您微信号发给他。
然后我说:写这么多,一个公式没有,一个数据没有,这有什么好聊的?
朋友说:哈哈哈哈哈哈精辟了。
实际上,有没有公式和数据正是正经科学讨论与民科文章之间的一大基本区别。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钱学森六十年代初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上课时,写了一本《星际航行概论》(图2)。这是一本神作,其中很多构想现在已经实现了,还有很多构想现在都没有实现,也就是说它现在仍然很有指导意义。此书中介绍第三宇宙速度的部分是像这样的(图3):
第三宇宙速度是指物体脱离太阳系引力场所需的最小速度,即是在充分的利用了地球绕太阳旋转所具有的能量的情况下,再增加一部分能量就可以使其脱离太阳的引力……
下面是大量的公式和计算。首先计算了地球轨道上太阳对每单位质量的引力,然后计算了地球绕太阳的速度,然后计算了单位质量物体脱离太阳系的引力所需的速度,然后计算了两者的差值即物体脱离地球轨道的方向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方向相同时还需增加的速度。
但是这还没完!下面的关键在于,这个速度增量对应的动能并不是说从地球表面发射一单位质量就只需要这么多动能,因为从地球表面出发,首先得克服地球的引力场。把克服地球引力场的动能加上,才得到了第三宇宙速度对应的动能。把公式充分化简,再把所有的数值代进去,最后算出第三宇宙速度等于16.63公里每秒。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高中已经讲了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的推导,对于第三宇宙速度却只给出数值没有给出推导。这是为什么?现在大家知道了吗?因为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推导,比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复杂得多。
我想,即使你看不懂具体的推导,只要你明白了专业科学著作的风格是什么样——它们会用到大量的数学,你的思维水平就超过了90%的人。如果你掌握了这一点,你就至少能鉴别出90%的民科。
1978至1984年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二战后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是推动香港电影第二次转型的主体力量,深刻影响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和现代化。本文以现代性作为对“香港电影新浪潮”进行整体研究的基本视角,同时运用文化身份探寻、性别政治分析和版本流变考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将“新浪潮”置于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宏观脉络中,考察它的界定、发生、创新和影响。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意义。其次,在梳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已有成果存在下列问题:对新浪潮的整体性研究欠缺,缺少界定新浪潮导演和作品的标准,对新浪潮创新性的阐释流于表面而未深入到价值内核,漠视对影片的版本考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研究构想并概述了可取得的创新和突破。
金色岁月
2022-11-25艺术构思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有:打腹稿、拟大纲、列人物表等等。
艺术构思是作家艺术创造力的表现,深受作 家思想修养等方面的制约,是以坚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作家的思想修养与艺术修养越高,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越 丰富,其艺术构思就越趋于完美, 就越有创造性。
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在既定的艺术 心理定势和创作目的的指导下,围 绕着从生活的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 题意向,运用与此有关的生活素材 进行艺术思维,进而在头脑中孕育 成一个全新的艺术胎儿,即完整 的艺术意象。
简言之,艺术构思就 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 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