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医学生考研二战失败后该何去何从?,医学生考研二战失败怎么办,医学生考研失败二战还是规培,医学生考研失败是先工作还是二战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是今年么,如果今年的话,你本科出身还可以,且第一志愿是名校的话,现在应该还是有些名额的,据我所知,南医大,和首医前两天还给我认识的同学发调剂复试邀请。现在不知道有没有。
二战失败尤其医学其实挺难过的。如果专硕还好,规培在一起,如果学硕又要再花三年。你要是不甘心失败,且家里条件允许,那就去再来一年吧。毕竟医学文凭待遇不一样,硕士毕业在县城医院是可以直接坐诊的。如果你厌倦了考研的种种,害怕再一次失败,那就回去工作吧。去小点的医院。其实都是路。没必要太沮丧,鼓起勇气,只是说再一次尝试更上一层楼的实验中,失败而已。你可以选择继续尝试,也可以选择就在层看风景。最重要的鼓起勇气。
倘若三战的话,记得选择好合适的学校!最好有认识的师兄师姐帮你打点。然后加油吧!
我和题主在某些方面一样,本科成绩差,社团经历丰富,但是没有科研经历。
我的情况是是毕业的时候选择了直接就业,被社会操过之后决定换专业,也就是跨专业考研,成功考上,目前在读。
就我所见,身边同学多是应届毕业生考或保上的,像我这样的往届生不是太多。但是有存在就是证明。我寝室有不止二次才考上的,有从银行毅然辞职回家考上的。题主二战失利,实质上和工作了一年没考研是差不多的(如果不考虑一年的工作经验的话,但是继续考的话学校是不会在乎你有没有工作经验的)。
个人感觉题主问何去何从,实际上就是想把各种出路捋一遍,做一个最有价值的选择。那么就得考虑各种出路的成本和收益。具体分析如下:
一,调剂。调剂这种东西要说水分还是有,取决于你的分数过不过线以及过线之后的可能存在的操作。毕竟如果对方导师提前就了解你甚至是通过关系认识你的话,调剂的成功率自然和走流程大不相同。过调剂线以及动员关系找导师,这是想调剂得满意可能要付出的成本。至于调剂的学校质量如何,能得到多大的收益,就得找真正明白的人去问了。
二,就业。因为我不是工科,对题主的学校就业水平和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了解。但是题主的问题——往届生身份加本科成绩差,再加一条没有工作经验——绝对是题主和应届生比拼时候的劣势。受不受歧视不好说,取决于题主对歧视的定义,你觉得校招的时候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要求要求“仅限应届生”算是歧视吗?可以肯定的是,在本校本专业内,你想竞争得过应届生确实难。成本高,收益请参考本科同学以及学长学姐的就业质量。
三,三战。我身边就有活生生的成功事例,证明三战考上并不是不可能的。不过我注意到题主自己说感觉到在复习的时候缺了一点对专业知识的渴求,说明题主可能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没明白为什么而学。我本科心理学,也不爱学,除了几门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课学好之外,有几门也是荒废在那但求及格;工作之后回来复习考经济学类的时候就和打了鸡血一样,考试前三个月我每天把指定书目五部分十六个章节按小节默写一遍然后回忆具体内容。而且每个章节涉及的相关知识在我开学后也进行了有重点的拓展。并不是我爱学习会学习,而是我再也不想回到之前那种生活状态,绝对不会让我自己再一次陷入那种生活之中。所以我要弄懂,我要考上。这是我的动力。而题主,你考的是本专业,导师都提前联系好了,而且人也好,也鼓励你继续。如果你觉得考研有前景,那不妨找个你能找到的工作先试一下,可能你的动力也会迸发。这个选择的成本就是时间,可能女生对这个年龄段的一年比较敏感,男生的时间成本相对要小一些。另外你需要找到那种让自己能扎下心来坚持到最后的动力,考研不比高考,你懈怠没人盯着你。考上研的收益呢,你可以跟导师问一下你们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水平,就算和本科生持平,你还有一次作为应届生参加校招的机会,不是吗?
这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希望题主冷静下来,理智思考全面分析,选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一位网友发文,称学医太难了,邻居家女儿高考考了357分,第一学历专科临床医学,专升本去了一所民办三本医学院,一站考研失败了,今年二战复试被刷,调剂到了基础医学专业,以后不能当医生了,只能去大学当基础医学老师,家里只想让孩子去医院工作,不知道如何劝孩子放弃了。看完之后,我只能说这家长太自私了,作为一个专科生能考研上岸已经很了不起了,孩子成绩不够,还要硬逼着孩子,就真的是自己不对了。况且,说实话,就这个学历想进好的医院也根本够呛,只能去县城乡下那种地方,我倒是觉得遵从孩子的意愿会更好,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情,未来怎么样,也需要孩子自己去规划,一味地阻碍孩子,只会适得其反,最后搅得孩子一事无成。你们认为呢?#头号周刊#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我在头条搞创作#
看到丁香园一个医学生说他二战考研某985普外专硕,录取了但是没想去读,因为他觉得是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才去吃苦,很多人在美化苦难,这一点他不接受。
因为他思想比较西方化,他认为他自己是一个完整的自由人,不应该受这种虐待,而且因为大学喜欢计算机,他自学了编程,所以接到互联网offer后就毫不犹豫地放弃掉了医学。
他是双非本科出身,所以就在tp-link这种小厂干了一年半,跳槽到某大厂干了两年,又换了一家大厂干了两年多,现在年薪90多w,现在29岁。
他说很庆幸自己的决定,能让他在30岁以前攒够300万,他要谢谢互联网,现在每天9点上班6点下班一周5天,周末冲浪或者到省外野营,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美
2022-11-25对于考研失败想二战的学生来说,读一个本校的第二学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雨是一个朋友的孩子,她在北京某大学读书。她在微信里告诉我,她准备从学校退学,原来是拿到了英国一个大学的offer。
她去年本科毕业,当时考研失败,但又不想找工作。恰逢国家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第二学位。
小雨思来想去,就报考了本校另一个专业的第二学位。这种学位是两年制的,两年内拿到另一个专业的本科文凭。
小雨打算,读二学位期间,一边学专业知识,一边继续复习考研。不过,在这过程中,她又决定出国。没想到还申请上了。
于是,她果断办理了退学手续。
在最初考虑要不要读二学位的时候,有人告诉她不合算,认为这耽误两年时间,也浪费学费。有这时间不如在家里复习,专心准备考研。
可我从小雨的经历来看,觉得她读这个二学位没什么损失。
当然,比起直接读两年研究生,还是有点亏。因为时间成本是一样的。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是合算的。
第一,每年交几千块钱学费,可以享受在校生的一切待遇。享用学校的宿舍和图书馆、医疗、其他资源,以及应届生的身份。
如果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复习考研,那一个月的租金就得几千块。如果回家复习,那家里的学习氛围是比不上学校的。
第二,在读二学位的过程中,还可以朝自己的方向努力,一旦有更好的选择,随时可以退学。
第三,即使自己没有其他出路,还有一个第二学位保底,那也是可以的。
所以,可进可退,总体还不错。进或退,那就看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