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一下关于2019考研复试前,如何有效地与导师联系?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考研复试之前有没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我认为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你考研初试分数很高,在复试名单中的排名比较靠前,感觉复试也比较有把握,而且大学本科期间的简历也很漂亮,比如有科研的经历或者全国性竞赛的获奖荣誉等,那么你完全可以而且很有必要提前跟你心仪的“大牛”导师联系,完全可以利用你的优势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甚至抢先“预定”一个好导师,因为导师们对于这样的好学生也是求之不得的,他们也想在选学生时抢得先机。
2、如果你的成绩和排名都比较一般,也没有什么太出色的简历,那么多数情况下在复试前联系导师也没有多大用处,毕竟你不是导师想“抢着要”的学生。即使你给导师发了邮件,导师也不会给你太明确的“收你”的答复,只会很官方地表示,让你好好准备复试,导师的分配会在开学后通过双选来决定。
3、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和排名比较靠后,那么提前联系导师的意义也不大。当然,如果你的本科学校不错,大学阶段也有比较亮眼的履历和荣誉,那么就很有必要提前跟导师邮件沟通一下,很诚恳地向导师详细介绍自己的优势,虽然初试成绩不高但是综合能力还是很强的,并且有一定的科研功底。毕竟有些自我介绍在复试时是没有机会说的,所以一定要在邮件里介绍清楚。这样通常可以给导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有的导师会在面试的时候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4、在与导师提前沟通方面还有一个诀窍,那就是如果考生想要提高复试成功率,可以提前联系一个不那么“热门”的导师,比如年轻一些的,资历不是很足的,或者往年基本收不满学生的导师。这样的导师如果有学生提前联系的话,通常会比较高兴,那么也自然愿意在复试中关注这样的考生。
考研复试不像初试那样有固定教材可以复习,复试的考察题目千变万化。复试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信息战,光有学习的能力而不知道如何收集学校信息、考试信息,很难保证成功,而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则会事半功倍。下方链接的线上复试指导课和无限次调剂信息速递,一定会助考生们一臂之力。你想想,9.9元即使能买到一点对于复试有用的信息,也许就会关系到你能否成功上岸。
祝大家复试成功!#考研复试##2022考研#
如果初试分数高或者自己在科研方面比较有成绩,可以以电话或者邮件方式联系老师。复试过程中老师会给你打分比较高或者提前告诉你一些录取信息。如果初试分数不高,建议考后出来录取名单再联系,否则老师也无法给你准信收你做学生。
1.通常来说,保研的学生会联系导师比较早,学校里的大牛老师很早就被优秀学生预定了
通常来说,免试保送研究生一般会在十月份结束,而考研则是在12月底进行,所以多数保研的学生在同一年级的同学考研之前基本就把导师联系好了。想提前联系导师的考研同学,大概是想着早点抢个好老师,这个出发点倒是好的。
2.大牛老师固然难抢,但是如果你去了好学校,你会发现老师们其实人都很好,能力也都非常强
好学校的老师其实都是很厉害的,这些老师里面就算不是学界大牛,入校时的门槛也是很高的。比如我读研时有一个非常年轻的老师,三十岁出头,科研成果数不过来,而且是陕西高考状元,老师的责任心也是杠杠的。我导师年纪也不大,确实当年学校的风云人物,因为特别优秀而留校,然后短期内连升三级,真的很厉害。好学校的老师未必都是大牛,但很多都是未来的大牛,各有所长,所以如果你进了一个好学校,导师整体都很不错,不管选到谁你都赚到了。
3.有初试高分作保障,老师答应你的几率很高,但是如果初试成绩不高,就算提前联系老师也很难答应你
通常来说,导师判断收不收一名学生,取决于多个因素,比如你本科学校和专业、考研成绩、本科期间科研成果等等,在这其中,考研初试成绩十分重要。一方面你的成绩足够高才会被录取,老师提前选择做你的导师也是对自己负责,不会落空;另一方面是因为考研成绩其实代表了你的能力,不管是否能够全面代表,至少能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你的专业基础是否扎实,老师当然是愿意要分数高的学生,至少可以说明这个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所以如果你的初试分数比较高,老师答应你的几率比较高,等到复试时也会相对照顾你一些,到时候复试结束也会提前帮你打听一下复试各项的成绩什么的,但是如果你的初试成绩不是很高,那么老师感觉到你被录取的几率不大,就不会答应你。
4.做好自己,好老师自然来,而且找导师这事儿是需要缘分的,这一点确信无疑
对于一些初试成绩特别高的学生来说,老师都是抢着要的。我们当年有个同学本科是山东的一所二本学校毕业的,但是考试时分数很高,有一位大牛老师甚至主动给这个学生发邮件说要当她的老师。所以,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全力备考把初试分数考的高高的,这才是被录取的王道。
5.联系老师的话,邮件和电话都可以,尽量不要发短信或者微信
老师们日常工作比较忙,最稳妥的方式是发邮件,在邮件中介绍一下自己,比如你的本科学校、籍贯、专业、初试成绩、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等信息。还可以附上自己的实习作品和论文合集等材料。之所以强调写上籍贯,是因为老师对一些地方的学生还是很有好感的,比如我导师非常喜欢山东人。
如果老师长时间未回复,可以打电话给老师,简要说明自己是谁,给他发过邮件,问老师能否给你一个机会当他的学生等等。尽量不要发短信或者发微信,一来回复起来比较困难,二来显得不是很尊重别人。
考研不易,选到好导师更不易,祝愿所有考研的同学心想事成,考入好学校,选到好导师,祝福!
1、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哪些方面?
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导师招专业型硕士主要看中哪些方面?
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
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
3、在复试前,学生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这要根据学校而定,如能够联系到导师最好。
4、现在可以联系导师吗?
一般是成绩出来之后联系导师,但也要懂得分寸,别让导师烦你即可。
5、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导师的情况呢?
一是从上届师兄师姐那里了解,二是来源于学校官网的导师介绍。
6、联系导师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
7、怎么联系导师呢?
邮件是最好的联系方式,写邮件之前需要注意邮件的格式;打电话也可以,需要提前准备好谈话的提纲,注意打电话的礼节。
8、邮件联系导师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注意邮件的格式和用语;其次内容要有条理性,告诉导师读研的决心和信心,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最后,邮件要反复打草稿,搞清楚所写内容是否表达清楚,内容的结构和条理是否清晰。
9、导师不回邮件怎么办?
导师一般都是不会回邮件的,除非你之前跟他有过交流,但是不回不代表导师没有看到,发邮件还是很有必要的。
10、电话联系导师需要注意什么?
(1)对于要谈话的内容列好提纲,打好草稿;
(2)如果是通过手机号联系,提前发短信自我介绍,询问导师有没有时间接电话;得到确认之后,最好隔5分钟左右打电话;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在约定时间,下次打电话之前也要短信确认时间。如果导师没有回复短信,隔段时间再发,如果还没有回复,就放弃电话联系;
(3)办公电话,工作时间拨打。
11、与导师沟通哪些内容比较合适?
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一般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习情况,本科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和兴趣等。
12、在复试前,联系多位导师,是不是一件比较犯忌讳的事情?
不忌讳。但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群发邮件,也不会回复。
13、复试前,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
不要太频繁,如果真有事要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
14、如果想要提前见导师,能够见到吗?
有些学校明确规定,复试之前不允许导师见学生。是否面见导师,还要看导师的意愿。
15、如果导师同意复试前见我,需要带礼物吗?
尽量不要带,提前准备好交流的内容以及周全的礼仪更显诚意。
16、性格比较文静,性格外向的学生会不会更受导师喜欢?
过于外向的学生不好管理,过于内向的学生不易交流。比起踏实认真但思维一般的学生,导师更喜欢脑筋灵活的学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导师需求的最理想状态是既能踏实用功,思维又清晰活跃的学生。
17、男生在研究生面试中会不会有优势?
一般来说,大多数导师对于性别并不是非常在意,导师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当然,由于导师本身性别、性格和专业不同,对学生的偏好也各有不同。其实,性别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重要的是看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18、往届生,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对于问题理解能力强,导师面试时会有偏向吗?
往届生相对来说专业基础不够深厚,但是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往届生有工作在身,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地进行科研。而这,恰恰是应届生的优势。其实,应届生和往届生各有优势和劣势,导师对他们不会区别对待,关键看个人素质。
19、我的本科学校不是很好,会不会被歧视?
大部分教授谈到,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学生读研后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不会偏向重点院校的学生。也有些导师表示,在学生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重点院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本科能上重点院校,说明其基础是不错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20、相对于跨专业考生,导师会首选本专业的考生吗?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是跨专业考研,相对于本专业考研,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稍有不足。这也是很多导师倾向于要本专业的学生的原因。但对于专业门槛不是很高的专业来说,比如文科专业,导师更倾向于跨专业的学生,因为跨专业的学生能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研究,有利于知识的综合。
教育
2022-11-25【考研的同学看过来!实用复试、面试攻略,转给TA!】#如何低调宣布考研上岸#考研复试需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面试中怎样才能发挥自如?到底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提前准备,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为梦想,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