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考研拟录取后,是和导师联系,还是等开学后由导师选定学生?

想咨询一下关于考研拟录取后,是和导师联系,还是等开学后由导师选定学生?的问题,大家能帮助我解答一下吗

9 个回答

  • 点石成金

    #考研成绩# #复试调剂#
    考研成绩出分后,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很多同学都听说过,复试前要“联系导师”,那么究竟为什么要联系导师,给导师发邮件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会不会对复试产生影响?
    这些你想了解的,都在这↓↓↓

  • 风华依旧

    研究生拟录取以后联系导师,刚升一年的年轻副教授,与我交流了20多分钟,然后说我基础还行,甩给我一篇8页全英论文让我4天复现,并且希望搞完就马上加入实验室干活,我要run吗?他一句实验室现在比较缺人我一听就有不好的预感了#(泪),问题是,run了也是等随机分配,开盲盒,区别在于能不能过一个几个月的假期,现在怎么办?#2022考研# #研究生导师#

  • Zhang123

    #考研经验#大家都知道选择导师是双向选择,#考研#拟录取公示后,就有不少院校开始发布选择导师的通知,大家一定要在规定范围时间内进行选择![奋斗]#研究生导师#选择是开启研究生生活的第一关,导师的选择可是直接影响到你的研究生体验!

  • 秋水伊人

    虽然说研究生和导师是双向选择,入学前没有联系好的一般学校或学院一般也会安排。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学生主动联系导师。

    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非常关键,毕竟导师对研究生直接负责。相处好的亦师亦友,相处不好的矛盾重重。我曾经有一位学生,当年保送研究生到某顶尖的985高校,但是一年后他主动退学,回来重新参加考研进了中科院某所,只因为他觉得导师与导师相处的关系太糟糕,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科研,而是整天帮导师处理各种琐碎的杂事。

    所以在入校前,最好主动了解老师的相关信息,从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著作,到老师的脾气,对学生的态度等尽量做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前者通过导师的个人主页,学校的官网,老师发表的论文等都可以实现;后者这可能要想办法通过导师的学生等来了解。很多同学联系导师往往只是因为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或者只是因为导师在业界的口碑。但后者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可能会有更大影响。

    提前联系导师,选到满意的导师的几率相对会大的多。而且一般情况下,当你确定要跟某位老师后,导师可能很快就会给你布置阅读文献,参与科研的任务,即便还没入学,也有可能提前进入科研状态。

    如果等到学校或者学院分配,一般情况下,就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学生和导师的匹配性相对可能要低。你和导师相互不熟悉,将来进入科研状态就可能较慢。

    而且对绝大部分导师来说,会比较喜欢主动性强的学生。研究生阶段不再是手把手教,而真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导师给予一定的方向或课题,告知研究方法,剩下的基本就看自己了,所以不光是在导师选择这个问题上要积极主动,在今后的学习科研中,更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

  • 秋意浓情

    首先,我想说的是选导师的这件事是双方面的,你选导师可以,导师也会考虑到底要不要你。提前联系导师只不过是让导师优先考虑你,最后到学校会有最终决定的。

    如果你很优秀,本科期间有很不错的科研经历且发表过优秀的论文,学习刻苦,谦虚努力的一面让老师了解到了,那你可以考虑考虑大牛导师,因为这种导师会有很多人选择,并且他们的名额大部分已经被推免生占据,所以足够优秀可以考虑一下。不过这种导师因为已经功成名就,他们几乎没有时间管你,他们在你身上不会有太多时间。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特别优秀,但是还特别想学真东西,我觉得选择一位年轻的导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们也在事业的上升期,同时他们的学生少,在你身上的精力会很多,你有足够的时间跟老师学习。

  • 沉稳前行

    提前联系好。因为知道差不多了,自己应该对所选的导师有了大体的了解。如果不去主动联系导师,人家对你没什么印象,而其他学生可能都主动联系了,况且还有本校导师相当熟悉的一些学生选定了这位导师。这样的话,如果自己的实力不是特别突出,人家为什么非你不可?主动联系导师主要是个态度问题,而且可以看出人的处世态度。学习期间善于沟通的人肯定有优势,包括毕业后用人单位也希望有团队合作能力的人加入进来。研究生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研究室里度过,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我的一个同学,本硕都是211本校的高材生,平时理论课成绩非常好,但是写论文很费劲,他属于死读书一类的人,为人处世也比较死板。我们实验室大部分人都完成了毕业论文,只要他还差不少。如果大家不帮他,真没法毕业。人都是有感情的,好嘴养全家。就算以后工作了,办公室里没事打水扫地这样的活主动干点,跟老员工们多多沟通,都是有益无害的。

  • 陈....

    考研拟录取后如何选择心仪的研究生导师?别等到开学,现在就选!

    现在很多考生已经参加了考研复试,并获得了读研的资格。在拟录取以后,考生比较在意的就是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了。很多考生并不知道自己能够跟哪位导师读研,但又有比较心仪的导师。那么,考生应该怎么做,才能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呢?

    考研拟录取后如何选择心仪的导师?试试这些方法,开学再选就晚了!

    我们都知道在读研的时候,研究生导师基本上决定了你读研的质量度和读研的舒适度。能够跟在一位实力强且品德高尚的导师,你的研究生生涯一定很不错。而且对于你未来读博或者工作,导师都是你的一大助力。那么,拟录取之后,我们该如何选择导师呢?

    选择研究生导师的话,小水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研究生导师的选择,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考研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导师就已经划定,你之后读研的话,就直接跟着这位导师读研,无法更改。想更换导师的话,只能请求院里的决定,或者导师之间的商量决定。

    另一种是录取后并不划定某位导师,你考研报名时候选择的方向也只是一种参考,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开始导师的选择,一般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即你选择导师,导师根据你的表现选择你。这样的话,选择自由度更大,也更能深刻的了解导师。双向选择确定了,就是选择成功。其他没有选择成功的学生,导师之间自由分配。

    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大部分的院校都是师生互选,一般学校不会安排,往往都是学硕主动联系导师。每个老师都有名额限制,你联系晚了,就没有名额了,所以拟录后,如果知道老师的联系方式,请在拟录取后主动和导师联系。

    如果想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你应该如何做呢?

    有研究生导师坦言,他在参加考研复试的时候就已经选好了学生,因为在复试中学生的优劣一眼看穿,这样的话,选择学生更有针对性。一般来说,导师一年最多带2个人,这样的话,能够和自己心仪的导师一起做科研就不容易了。

    如果你的学校是在复试结束后就选定导师的话,那么,在拟录取之后,考生应该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发邮件或打电话来诉说自己的要求。如果可以的话,试着找到这位研究生导师面谈,争取获得这个名额。

    如果你的学校是在研究生入学后才开始选择导师的话,提前联系导师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时候,考生可以从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动态、生活习惯等入手,保持和导师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选择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你会处于主动地位!

    若考生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导师是随机分配的,你读研就存在了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你分配到的导师你不喜欢,他做的科研方向你不感兴趣,那么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你会过的非常痛苦。

    平心而论,小水也知道,大部分的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如果你还没有心仪的导师,可以现在就去了解,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科研方向,针对性的去联系。我想,导师们一般都会喜欢那些主动的学生,这样选择满意导师的概率就会非常大! 如果你被拟录取了,你倾向于选择男导师还是女导师呢?如果你跟了一个不喜欢的导师读研,你会申请调换吗?

  • 9527

    师生互选

    师生互选顾名思义就是导师和考生进行互相选择!一般这个阶段是由研究生自主决定是否选择导师指导其完成研究型学分,导师自主决定是否接受研究生并指导其完成研究型学分。确定谁将是你的导师,是很重要的事情哦!这几乎决定着你的研究生生活将会过的怎样。考生一定要多注意!

    具体操作

    师生互选阶段,有的高校,研究生可以在获得新生录取通知后进行预备性师生互选,(当然有的学校是在报名的时候就已选定导师)。正式互选自新生入学复查合格后到第一学年结束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拟录取名单中有你还会被刷?符合这些特点的考生将失去读研资格!

    一般来说,拟录取名单中有你的话,基本上就等于正式被录取了。不过也有例外,往年有很多人本来是拟录取状态,但是在之后的正式录取名单中却被排除在外。所以说,拟录取名单中有你并不代表一定能够读研!

    在这里说一下,拟录取之后还有被刷的可能,虽然概率很小。“拟录取”不等于正式录取,它是考生经过招生院校复试合格和政审合格,招生院校经过讨论后确定的准备录取的名单。之所以叫“拟录取”,是因为该名单尚未经过所在省(市)教育厅审核,也没有报教育部备案,只是招生院校初步录取名单。

    从拟录取到正式录取,名单也会有所改变,主要是有些考生在资格审查的过程中出现情况,导致考生失去读研的资格。符合以下4个特点的考生要注意了,就算已经拟录取了,也有可能会被刷掉。

    01、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有些大学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体检会放在第一个环节,有的却放在复试的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体检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大部分的考生都比较健康。然而考生若出现很严重的病(例如传染病),那么将会失去读研资格。无论是初试和复试的成绩有多好,你都不会被录取。

    02、考研复试成绩核算错误

    在考研复试排名中,有的考生仅仅以零点几分的缘故,导致自己排名靠后,从而被刷。但是有的大学在核算复试成绩的时候会出现失误,拟录取的名单和正式录取的名单稍有出入,这样那个本来拟录取的同学就被刷掉了。

    03、资格审查不通过

    一些大学的特殊专业需要对考生有特殊要求,达不到的话将不予录取。有时候考生的学历不符合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如应届毕业大专生),也一样会取消读研的资格。

    04、重大违纪行为或其他

    考试作弊已经入刑,考生千万不要以身试法。如果考生在考研复试中出现作弊行为的话,考研成绩将会作废,并且会禁考,读研的资格当然也会剥夺。

    以上说的4点情况,其实考生主要要担心的是第一点,另外的都是小概率事件。因为现在考生的身体状况大都不好,很少有人经常会每年体检一次检查自己的情况。万一检查到自己身体有异样,也不要担心,就算身上有疾病,只要不是重大疾病或者传染病,一般都会被录取的,这一点考生要放心。

  • 墨香

    谢邀

    我觉得这个是可以专业和你的未来发展预期来考虑的,毕竟导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你在前期与老师说好了,就类似于签订了“婚姻协议”一样,老师不会无故抛弃你,同样你也不能随机更换导师。而开学后再由导师选定学生,很有可能都是一些剩下的导师了,但是这里绝不是剩下的导师不好,还是要与自身专业特点和自身发展需求结合考虑一下。

    自己想走科研路

    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因为大导师真得十分的抢手,对于那些保研的学生可能在大三下,大四上就已经确定好了导师了。

    因为如果你想走硕士-博士这样的科研型道路,无论是哪个专业,导师对你的指导作用和未来你的科研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如下:

    (1)决定你的毕设论文

    毕竟博士的毕设思路和题目很多也是需要来自于老师的课题的,如果老师课题十分狭隘没有什么新意的话,这可能也就预示了你的毕业论文可能会缺乏心意。而如果老师课题很多,研究前沿,你在博士论文开题时就已经赢了。

    (2)带你参加多种国际会议

    如果老师名气比较大,是该领域比较前端的大牛的话,他在自己参加一些国内外高级论坛的时候也会带上自己的学生,你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眼界而且可以结交很多该领域其他优秀的人才和老师,便于与他们进行学术交流。这基本上就是大神带你飞呀。

    (3)工作好推荐

    作为博士一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大部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果导师的地位比较高的话,对于你寻找高校的工作会十分便利。

    只想工作的工科生【非计算机专业】

    这个同样建议先找老师,因为老师对你的研究生生涯的指导有重要作用,而工科老师真得是良莠不齐呀,即使是同一个学校,老师科研能力还是有蛮大的差别的。

    即使你只想工作,但是工科生在研究阶段跟上一个好的研究生导师的话,对自己的提升真得不是一星半点的。

    只想工作的工科生(计算机专业)

    这个专业如果只想工作的话,其实提前找老师和让老师选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看到的大部分计算机的学生都是在实习中度过了研究生阶段,通过接触实际问题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实习找到更好的工作。

    只想工作的经管生

    大部分经管学生,我知道的,都是没有固定办公区的,而且一个经管老师一般一年招收7-8个研究生,一个团队算上研一到研三和博士生大概有40多人,老师很多时候连人都没有认全,学生也在研究生阶段去实习。所以该类也是提前找老师和让老师选没有什么区别

    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推荐